智能照明市場潛力巨大,正在告別“偽智能”

隨著智能家居火熱,智能照明成為各大互聯網企業和傳統照明企業眼中的香餑餑。但智能照明落地到實際應用種依然問題重重。此前,我國智能照明大多處於用手機APP控制燈泡開關、變換顏色或者遠程控制等初級階段。在用戶新鮮感被消耗殆盡之後,智能照明逐漸淪為雞肋產品。

然而,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表明,智能照明的潛在市場接近7000億元。智能照明市場潛力巨大,要如何突破“偽智能”?

智能照明市场潜力巨大,正在告别“伪智能”

Part.1“偽智能”階段下的智能照明

歷經了白熾燈、熒光燈等發展階段,燈具進入了LED燈時代。與傳統燈具相比,有節能、環保、顯色性與響應速度好的特點。隨著LED技術持續升級、市場不斷擴大,LED照明行業迅速發展。近幾年,智能家居成為風口,不少LED照明電工企業相繼進入智能照明領域跑馬圈地。

遺憾的是,過去幾年智能照明市場接受程度不高。這背後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智能照明技術不夠成熟;其次,智能照明市場培育不夠;再者,智能照明產品價格普遍偏高。

技術不夠成熟是智能照明產品最普遍的難題。用戶在體驗上的兩個場景相當經典。場景一:進入家門後,用戶通過手機APP控制家中的燈具。掏出手機、聯網、再控制燈光,這並沒有減輕操作開關的步驟。

場景二:不使用APP的情況下,人還在屋裡的時候,燈光就自然熄滅了,人走了之後,屋內的燈光還要等很久才會滅掉。智能照明產品僅停留在簡單調光、調色的“偽智能”階段。

智能照明市场潜力巨大,正在告别“伪智能”

億歐家居在《從智能調光到遠程遙控,誰來搶食600億美元的智能照明市場?》一文中曾對比了佛山照明、三熊極光、歐普照明三家企業在智能照明領域的佈局。從三家企業提供的不同智能照明產品可以看到,當前智能照明產品提供的智能效果大多需要藍牙、手機APP等產品來控制,仍處於較為早期階段。

這就說明廠商對智能照明技術的探索僅僅停留在燈控技術上,沒有真正從提升用戶體驗的角度去實現照明的智能化。

Part.2 跨界合作正在擊破“偽智能”

近兩年,行業跨界合作不斷。昕諾飛與華為、小米合作推廣家居智能照明;歐普照明攜手華為發佈智能照明系統;雷士照明與海爾家居涉足智能家居共建生態圈;佛山照明聯手阿里雲,打造物聯網生態.......

智能照明不僅涉及智能產品本身,還牽涉到傳感器、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等多個跨界領域。單一企業、單一業態的能力有限,難以全面兼顧。因此,多業態跨界合作勢必是推動智能照明發展的有效方式。

藍牙語音是智能照明跨界合作的方式之一。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基於天貓精靈1000多萬的龐大用戶,通過技術賦能、數據賦能、營銷賦能、渠道賦能更好的服務智能照明行業合作。截止目前,天貓精靈已服務了得邦照明、佛山照明、三雄極光、LEDVANCE等眾多國內外照明企業。

毫米科技創始人段君雷向億歐家居表示,真正的人工智能要求設備能夠學習用戶習慣,自主決策能力,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是”無感“的。目前技術未能實現真正智能化的原因是,大多數企業使用的傳感器只能感知到移動的活物體。

智能照明市场潜力巨大,正在告别“伪智能”

為了解決這個技術問題,毫米科技採用“傳感器+深度學習”的解決方案,也就是將非圖像類傳感器(比如光照傳感器、聲音傳感器、溼度傳感器)集成到家居、家電產品上,通過收集30億組家庭數據並學習數據,讓算法熟悉房間佈局,對燈光進行恰當的控制。

這類提供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的公司, 正好在一些傳統智能照明企業的不擅長之處,與之相互補充。在段君雷看來,傳統燈具廠商或其他家居廠商在本身所處的領域已經有多年技術沉澱,這是新企業難以企及之處,而毫米科技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積累正是可以賦能傳統家居企業的地方,雙方合作能夠更快地促進智能照明行業的智能化進程。

隨著智能技術的發展,全球智能照明行業迎來高速發展期。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統計,我國智能照明市場規模從2005年的19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近150億元,年增長率保持在25%左右。我國智能照明行業市場規模將加速擴大,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270億元。

在巨大的市場潛力下,智能照明亟需實現智能化以滿足消費者需求。不過,單打獨鬥顯然難以在市場上立足。智能照明本身融合了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只有產業鏈的每個環節各企業相互合作,才能真正告別“偽智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