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上世纪的广州,你还认得当时的沙面和海珠桥吗?


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在两千年前的秦朝,广州港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座港口依靠着发达的珠江水系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历经2000年不衰。图为上世纪的珠江岸边,停靠着密密麻麻的船只。

广州居住着大量华侨,在外拼搏的他们心系家乡,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之中。在这期间,也将南洋的新式建筑搬了回来,例如广泛存在于东南亚的骑楼建筑也被学了回来。图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由华侨修建的爱群大厦,曾经连续30年占据“广州第一高楼”的宝座。

图为上世纪30年代拍摄的新亚酒店,新亚酒店的历史比爱群大厦更久远,在1927年就开业了,如今已有接近百年的历史,也是典型的欧陆式风格的建筑。

沙面是珠江在下游冲积形成的一片小沙洲,只有0.35平方千米。但这片小小的沙洲从宋代开始就是国外通商的商埠,是千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见证者。

清朝咸丰皇帝在位期间,迫于战争失利,沙面被英国人和法国人强行租借。正是因为这段历史,沙面存在圣母教堂、博物馆和基督教堂等大量欧式建筑,被称为露天的建筑博物馆。图为40年代的沙面,可以清晰看到岸上欧陆式风格的建筑。

发达的珠江水系使广州拥有大量的跨江大桥,包括著名的海珠桥。由美国公司在上世纪30年代修建。图为上世纪40年代的海珠桥。

珠江流域有一群特殊的水上居民——疍家人,他们以打渔为生,并常年在海上居住。关于他们由来有很多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认为他们是先秦时期百越族的后裔,因为失去土地而逐渐迁移到海上生活。图为上世纪拍摄的珠江岸边,一个小女孩望着停靠在岸边的船只。

很多人在广州的外地人可能不了解疍家人,但肯定喝过艇仔粥,这鲜美的肉粥就是聪明的疍家人创造出来的,由干贝、瘦猪肉、鱼片和粳米等材料熬制而成,由于味道鲜美,深受大伙的喜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