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挖黃酒“金礦”?聽聽王延才怎麼說

如何深挖黃酒“金礦”?聽聽王延才怎麼說

當前,酒類市場進入消費者主權時代,酒類消費市場已達萬億規模,但黃酒產業所佔較小,僅有約200億元。可見黃酒的發展速度是遲緩的,與酒類消費市場的擴容是極不匹配的。


11月8日,在“中國黃酒之都,揚帆一帶一路”中國黃酒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在講話中表示:黃酒是集“國粹”與“液體黃金”美譽於一身的、內涵最豐富的酒種,在歷史、文化、健康、養生等方面與全世界任何酒種相比都毫不遜色,黃酒是一個極具價值和亟待開發的“金礦”。

談到如何深挖黃酒“金礦”?王延才理事長在論壇會上提出三方面的建議與希望:

一、價值迴歸

黃酒應該用什麼來體現其價值本身?是品質?是工藝?還是健康?或者是生態?我們知道,價格並不一定是產品的價值體現,但是要讓產品的價值在價格上得到體現,那麼我們就應該讓產品的價值得到歸位。對於黃酒本身來說,就是如何讓消費者明白,黃酒的物有所值,或者是物超所值。

在這一方面,產業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工藝、技術的整個流程當中,現在已經給產業奠定了基礎。相應地,產業企業在文化、市場的傳播等方面,特別是如何讓消費者重新認識黃酒,需要苦下功夫。

二、品牌聚力

說起黃酒行業,一直離不開的話題就是區域化和小、散,問題的關鍵就在於缺少龍頭品牌的引領作用。黃酒的區域化,它有這麼一種特徵,但是黃酒並不是完全限制在區域化中。在中國,除了南方的江浙滬,北方不少省份也都有黃酒產品,雖然市場規模不大,企業的發展現在都處在良性的狀態。總而言之,黃酒市場在逐漸改觀,但仍任重道遠。黃酒也有自己的龍頭品牌,但與白酒、葡萄酒、啤酒相比,黃酒龍頭的引領作用,在這方面相對較弱。黃酒行業需要打造三五個龍頭品牌,並且形成梯隊,突破產業格局的瓶頸和區域化消費格局的瓶頸。不然的話,將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消費市場不斷的被吞食。

三、文化傳播

通觀目前國內的酒類市場,白酒是市場寵兒,葡萄酒是市場新貴,啤酒是市場戰爭,只有黃酒市場仍是不溫不火。關鍵的原因之一是黃酒沒有把自身的文化價值綻放,缺少文化定位和文化傳播的有效方式。傳統文化傳播的弊端就是越有文化越不會講文化,如果說黃酒人不懂文化是非常錯誤的,但是,重點在於如何站在消費的角度,去找黃酒文化發展的突破點,嚴格說,目前黃酒的文化傳播是和時代脫節的。因此,深度挖掘黃酒歷史文化內涵,倡導時尚黃酒,與時俱進,弘揚獨具特色的中國黃酒文化,講好中國黃酒的故事。對於黃酒行業來說,尤其重要,也是黃酒產業當下發展階段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