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街巷圖志:桃溪古北街,古祠堂與老木樓,瀕臨消失無人知


桃溪鎮,位於安徽省舒城縣,是豐樂河畔的千年古鎮。本篇“古北街”是《舒城街巷圖志》桃溪老街部分的第三篇,也是最後一篇。當地人說,古北街是桃溪鎮現存較好、古建築分佈較多的老街道。

在對古北街訪問拍攝之前,當地政府幫我們聯繫到一位在北街上生活了幾十年的老居民,他熱心地擔任此行的嚮導。當我們從十字街口走進北街以後,老人指著第一家的屋頂告訴我,這裡是一處老房子,只是外表被粉刷後看不出來了。走進屋內,老人指向牆角,原來是木製樑柱鑲嵌的一件木雕,上面有許多精美的紋飾。老人還說,原來屋內還有幾件,特殊時期被毀了……

北街西側第二家的木樓,早在幾個月前便成為舒城文史圈的“熱門話題”。這座建築坐西朝東,南北山牆由磚砌築成,臨街門面為木製結構;一層有三扇木門,二層有三扇木窗。在南側山牆上,有一塊木板寫有“出售”什麼的字樣。類似的磚木結構曾經不足為奇,而今日北街上僅剩這一座保留有大部分原貌。


這座木樓原來是做生意的門面店鋪,十字街口附近可謂是深處“黃金地段”、商圈核心。如今,木製大門緊閉。門上張貼的春聯,說明小樓的主人還掛念著故地。木板上有許多蛀蟲和風雨摧殘的的痕跡,這個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其實,老街上還有很多這樣的磚木結構建築,只是門面的木製結構後來被新磚牆、新門窗替代了,從山牆的形狀和窗戶的大小還是能看出來的。

看完木樓後,老人阻止我繼續前進。因為前一日的降雨,導致正在維修的街道泥濘不堪。綜合考慮,最終決定使用塑料袋作為鞋套,迎難而上。街道負責人告訴我們,此次將在街道上重新鋪設長石條。

同其他鄉鎮街道一樣,這裡生活的都是老人和孩子。由於降雨和道路施工,同樣給他們的出行帶來了諸多不便。桃溪老街僅北街和西街部分路段鋪設長石條,其餘均為水泥路面。

老人們在一堵牆前停了下來,從圖片上看,很明顯牆內的建築已矗立於此很多年,其中一片屋頂出現了大洞。而她的主人同其他廢棄的古建一樣,都遠走他鄉了。

在訪問北街前,曾有文物方面的專家告訴我,去桃溪一定得看祠堂!我把對桃溪祠堂的好奇傳達給了老人。老人說,有兩座,都在北街上!我們首先走進了街道中段上的這處曾經的“畜牧獸醫站”大院。

在成為單位辦公場所之前,她即是一座祠堂。門樓子是後建的,但裡面的房屋是原來的,最突出的標誌便是北側那座高高的馬頭牆。房屋外牆和上文街頭第一家一樣被粉刷了一遍,什麼也看不出來,院內還被後來的居民種了一些蔬菜。

第二家祠堂在北街的北段,門樓是三間房,中間高、寬,兩側較矮、窄。今天,中間和北側間完全被改造,牆面被粉刷一新,屋頂的瓦片全部更換。

南側一間原貌保存較為完好,而且屋簷下方隱約還有一些花紋圖案。

回來整理照片並上傳論壇以後,有人說是八寶吉祥或四藝圖之類圖案,也有人說內容是“書函與絲帶”,在這張圖案旁,還有一些人物圖案,等等。若是如此解讀,此家在古代必是書香門第,或望子孫文運亨通之寓意。

在北街的兩旁還延伸了許多狹窄的巷道。其中有一條牌坊巷,僅容兩三人並列通行。老人說巷口原有一座貞潔牌坊,至於為誰所立?有何故事?由於時間較遠,老人已記不太清。不過筆者發現一間有趣的事兒,巷子口一側房屋是紅磚牆,一側則是青磚牆,而路面是後來的長石塊,三種不同時期、不同色彩的物體,和諧相處於同一空間。


還有一個小巷叫做油坊巷,因為巷口原來有一家老油坊。一般人不太好找,從北街進小巷前還有過一座房屋,就和三河古鎮的“鹽巷”一樣。小巷向西通往龍潭河,現在那條老河道已經被廢棄,另選其他路線挖了新河道。如果非要拿出一條街道代表桃溪老街的話,古北街是十分合適的選擇,但她也代表了老街的落魄和無奈:古建仍在無人知,狀況悽慘將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