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了、忘不掉,願和大地一起走到老,農民的真情告白


現在的天氣已經進入深秋的時節,身上的衣服也逐漸加厚,今天讓我們一起回望一下盛夏的天氣裡那些勞動者光著脊樑勞動的身影......

伐木工人健壯的體格,是勞動者的底色,也是中原百姓勤勞、樸實、誠實本色。

歲月吞噬芳華,他們一輩子默默地守護著自己生存的土地,辛勤地耕耘,他們渾身上下撒發著土地的芬芳和泥土的香味。

農諺說:“夏季農活繁,做好收、種、管。秋收是農民朋友一年中的大忙季節。 晚秋的驕陽依然似火,而在農田裡,是農民光著脊樑勞作的身影。

清晨的陽光線將他們喚醒,這位農民大哥早早的在自己的田地裡開始重複了一天、一年、一輩子的播種與收穫。

彎腰並不代表低頭、這位農民伯伯光著膀子拉著車慢慢行走的身影是對土地的敬畏,是一家人的依靠,是農耕文明的傳承。

皮膚黝黑、身體消瘦,鄉村的鐵匠鋪裡的勞動者是農具的製造者,每天雖然在有節奏的打敲聲中度過,但是是他們延續了農耕文化,感知了農業文明的體溫。

夏日這不清閒的田地裡無閒人、無閒事。在大自然中勞作,雖然整天曬太陽,無非就是流汗,但是心裡很疏坦,一次次懷揣對土地敬重之心,孕育出下一季美好新希望。

一進入秋收,農民一來到田地間,不管是多大、多雜亂的土地,通過農民的雙手和勤勞就能把土地收拾的乾乾淨淨,一壟壟排得整整齊齊。他們就成了神奇的畫家,只是農民的畫布是土地,畫筆是鋤頭等農耕具,圖案就是農民想要種的莊稼。

舍不了、忘不掉,願和大地走到老,這是一位樸實農民的真情告白。他們春耕夏鏟汗夾背,光著脊樑去勞作, 用雙手創造幸福生活的勞動人民。

鄉村的田園牧歌,很美,是因為這些勤勞、樸實的人民而更加美。“ 對於農民,除了對自己的親人外,只有對土地是最親的了。”也只有農民才這麼的愛土地,也只有農民像照顧寶貝一樣把呵護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