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新玉種——石林彩玉


雲南新玉種——石林彩玉


翡翠產自古代的雲南,翡翠文化誕生在雲南,翡翠又是玉中之王,是各種玉中最好的代表,所以有“玉出雲南”的美言。

上世紀末,黃龍玉的發現和開發利用,為“玉出雲南”增添了新內容。本世紀初,石林當地民眾,在尋找採集觀賞石的過程中,發現了石林彩玉,並進行開發利用,又為“玉出雲南”增添了新的光彩。

那麼,“石林彩玉”這個名字,算不算一個新的玉石品種?它究竟有多大的珠寶玉石文化魅力和經濟潛力,是開發利用這個資源,發展這個產業的先決條件。

雲南省石產業促進會,為了促進地方珠寶產業發展,2015年3月中旬至7月初,在促進會領導的組織和帶領下,專家顧問委員會專家組多次到石林,對石林彩玉進行考察(圖3)。 當我在雲南鳳雲商貿有限公司,第一眼看到了“石林彩玉”的飾品,楞住了。雖然石林彩玉是以最普通的礦物­——碧玉為主的隱晶質石英類玉石,但與以往其它地方所產出的碧玉大不相同,它絢麗多彩的顏色和神奇迷離的花紋,是其它玉石,包括翡翠所沒有的

,這種最普通的寶玉石,所具有的少見的鮮明特色,頓時使我感到它的稀有性和珍貴性,是雲南一個新的商業文化玉種。

雲南新玉種——石林彩玉


雲南新玉種——石林彩玉


雲南新玉種——石林彩玉


雲南新玉種——石林彩玉


石林彩玉與南紅瑪瑙、戰國紅、其它碧玉的區別以及相互關係

從礦物學的定義來看,單種顏色的隱晶質二氧化硅叫做玉髓,二種以上顏色具有花紋的玉髓叫做瑪瑙。但根據歷史文化習慣,單一紅色(無花紋)的玉髓也叫做瑪瑙(紅瑪瑙)。如果玉髓中含有更多鐵離子等色素和粘土礦物,使其色彩鮮豔,但透明度差的,叫做碧玉,這是礦物學名,與將綠色的其它玉簡稱為的“碧玉”不同,其它玉的“碧玉”均為綠色,但礦物學的碧玉,可呈其它任何鮮豔的顏色。

現在我們將石林彩玉、南紅瑪瑙和戰國紅在礦物組分和顏色、透明度和花紋特徵上相互比較。

1.1 南紅瑪瑙

南紅瑪瑙是以紅色為主色調的標準瑪瑙。透明度高,但因鐵離子含量多少不同,呈現的顏色、透明度和溫潤度也不同。四川涼山南紅三價鐵離子含量通常比雲南保山南紅高,顏色更豔,透明度稍差而比保山南紅更具溫潤感。

1.2 戰國紅

戰國紅往往比南紅瑪瑙含有較多的鐵離子,色比南紅深,色彩和花紋比南紅多樣。含粘土礦物常比南紅多,因此透明度比南紅差些,多屬於瑪瑙與碧玉之間的類型。如果含粘土礦物再多,花紋複雜的就接近石林彩玉(圖5左)。

雲南新玉種——石林彩玉


石林彩玉(左)與戰國紅(圖片來源於網絡)

1.3 石林彩玉

石林彩玉比戰國紅含有更多不同價位和顏色的氧化鐵離子和粘土礦物,屬於標準的碧玉。多以紅、橙、黃暖色為基調,每種顏色又有多層次的不同變化。總體上透明度比戰國紅差。但色彩鮮豔,花紋變幻無窮,層次豐富,勝過南紅和戰國紅。其中色彩花紋單調的和含粘土礦物少的接近戰國紅甚至南紅。

雲南新玉種——石林彩玉


色彩花紋單調的石林彩玉接近於戰國紅

雲南新玉種——石林彩玉


彩玉含粘土礦物少的接近戰國紅甚至南紅

上述三者,從左而右排列(圖表),南紅的右側與戰國的左側相重疊,戰國紅的右側則與石林彩玉的左側相重疊。

雲南新玉種——石林彩玉


1.4 其它碧玉

石林彩玉與廣西桂林的雞血玉和祁連山的嘉峪關紅碧玉以及南非等地紅碧玉相比,雖然礦物種類都屬於碧玉,後三種以單一的紅色為主,色彩變化和花紋類型都不如石林彩玉豐富。

以上這些瑪瑙、碧玉品種的差異常常是漸變的,有時甚至在一塊玉石上,各種成分(包括顯晶質的石英、水晶)都有,但總體特徵的區別是明顯的,這就是確定該新玉種的重要依據。

“彩玉”一詞是否可取?

在已知玉石中,色彩最多、最豔麗的玉石首指翡翠,其次是獨山玉,將石林所產這類石英質玉稱為“彩玉”,與上二者相比,是否小巫見大巫?但翡翠突出鳥羽赤、青(綠)二色,以鳥名稱之為翡翠。獨山玉則以產地命名。

新疆有取名為克拉瑪依“五彩玉”的碧玉,色彩和花紋都不及石林彩玉,但網上的宣傳竟然將翡翠B+C和染色石英岩玉及有沁色的古玉都統統列入其中,號稱是女媧補天的五彩石餘散人間而成。

臺灣的“七彩玉”非常漂亮,是人工用蛇紋石玉浸染釉料,經高溫窯燒而成的釉彩。

其它玉種也沒有以“彩玉”命名的。由此看來,“彩玉”這個詞彙似乎是大自然和珠寶界專門留給石林的。這個“彩”字,正好突出了雲南的最大特色,是“七彩雲南”的體現。它不僅代表了 “彩雲南現”的山水風光之多彩,而且代表了雲南眾多少數民族及其豐富、獨特、多樣民族文化的多彩,代表了雲南厚重歷史文化之的多彩。

石林彩玉以紅、橙、黃為主的暖色調,以及“飄絲”、“飄帶”的氣勢 ,猶如火焰,洽好是彝族傳統火把節和彝族豔麗服飾色彩在歌舞中飄逸的象徵;又猶如七彩流雲中,火鳳凰在翱翔,給人間帶來平安吉祥。

雲南新玉種——石林彩玉


雲南新玉種——石林彩玉


“石林”一詞冠入的意義

“石林”一詞不僅代表了彩玉的產地,也代表了這個世界著名的自然遺產景觀,大大提升了彩玉的知名度。而石林彩玉,恰好填補了這個著名旅遊勝地特色旅遊紀念品的空白。

石林(大石)是灰色的,有色無彩。彩玉(小石)為大石增光添色,而大石為小石提高名氣和提供旅遊銷售渠道。

“石林彩玉”是石林民間發揚民眾智慧,以突出產地和特色,二者相結合,為這一新發現的商業文化玉種所取的名字。

通過雲南省石產業促進會專家們的長時間詳細調研和對比,大家統一了看法,核實確認了石林民眾為這一新玉種所作的商業文化命名。

石林彩玉玉種的定義

以往,有的人和很多媒體都把石林彩玉的定義定為“石林地區所產的瑪瑙、水晶、碧玉的總稱”和“是雲南石林地區所產天然珠寶玉石的一個統稱”,這就將這個新玉種的意義淡化了。因為石林地區的水晶個體很小,透明度差。瑪瑙灰色居多,塊度也不大。它們都沒有特色。這也是使一些人未深入瞭解就根據這定義反對新玉種命名的主要原因。所以,應將石林彩玉定義為“石林地區所產,具有獨特絢麗多彩顏色和神奇迷離花紋的碧玉為主體的隱晶質石英類玉石”。

珠寶工藝特點

石林彩玉雖然透明度差,但多數質地堅韌,結構緻密,玉質細膩,拋光效果特別好。色彩和花紋常形成美麗圖案和畫面,因此適宜製作光面素身的玉器,如光面方、圓牌、平安扣等各種掛件和手鐲,以及光面素身的器皿。將原石表面或切面拋光後,往往就是漂亮的天然擺件。因此,儘量保持天然畫面美,一般不宜繁雕,只有少數色彩和花紋特點能與雕工結合的,才能做雕件。

雲南新玉種——石林彩玉


雲南新玉種——石林彩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