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首爾隨《奇葩說》迴歸,未必就打了董靖的臉

我過得挺好”這是一句謊話,我承認。

二十幾年前,它就是一句謊話,那個女孩覺得自己很可憐

十幾年前,它就是一句謊話,那個少女自卑到塵埃裡

可是到了現在,它是一句真話。

——傅首爾

傅首爾隨《奇葩說》迴歸,未必就打了董靖的臉

傅首爾先是一名作家,之後才是一位段子爆棚的女辯手,2017年參加了《奇葩大會》之後參與了《奇葩說》的錄製一路走紅。

第五季與另一位選手公開對撕後,又因廣電總局對公眾號平臺的管控,她的公眾號也被封禁,之後消失了一段時間。

最近《奇葩說》第六季播出,傅首爾經歷爭端之後,重新迴歸。昨天的第一期“隊長選拔賽”可以看出她的哽咽和緊張,在我的印象裡她很少提到以前的生活經歷,每次都被各種金句和段子笑出眼淚。

卻不曾想過能站在這個舞臺上的人,哪一個不是經歷過人情冷暖。

在第五季她其實有提到過自己的童年。

小時候跟隨母親住在糧站的米倉裡住到三歲,後來媽媽再婚,她跟著外婆生活。在她的記憶裡媽媽很少笑,總是哭。每天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好難”“你一定要爭氣”“你自己要懂事”。

她知道媽媽有多難,又多不開心,那不是她的錯,但她一直很愧疚,可能沒有她這個拖油瓶,媽媽的人生可能很幸福。

自己在事業沒有起色之前,媽媽沒穿過一件好的衣服,所以她從來不撒嬌。

參加《奇葩大會》的那件西裝420塊錢,是當時自己最貴的一件衣服。白天上班,晚上孩子睡覺之後,就在寫字檯旁邊寫作。

她總是笑著在臺上講她的段子,她的金句

這就跟豬肉蓋章一樣,不是同一個時候出場,生活在我們身上烙下的印記也不相同。

所有的不依不饒,都是畫地為牢。

不要看破紅塵,因為紅塵本來就是破的

因為你,我變成了更好的我,而你肯定還是那個特別好的你。

追求完美是人生至苦,因因為人生總有求而不得,只有放馬去追你真正想要的,才能放下那些你得 不到。

生而為人,沒有低到塵埃裡的那一刻,又怎知愛為何物。

我心裡的那些遺憾,我那些想幹沒幹的事,我被偷走的快樂,除了我自己,誰有真的在乎呢?

像她自己說的,現在的自己在臺上閃著光,那是因為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那幾年獻給了那張“冷板凳”

她總是在節目裡說自己的老公不帥、不體貼、沒錢,羨慕袁弘,可其實她很幸福,人到中年,事業有成,丈夫愛護。她那些話是笑著講的,她知道什麼樣的人適合自己,知道他們的婚姻裡怎麼樣才是最舒服的。

傅首爾隨《奇葩說》迴歸,未必就打了董靖的臉

最近播出的《做家務的男人》,老劉終於出場了

袁弘在廚房問老劉:“家裡有個辯手是不是……?你跟她辯嗎?”

“我在家裡基本上不說話,關鍵也說不過她啊。所以,我就提前放棄。這樣他就有成就感,從這個層面上來講,我也是贏了。”

傅首爾隨《奇葩說》迴歸,未必就打了董靖的臉


總是幻想努力就會成功會阻礙你真的進步

我們害怕的不是努力,而是努力過卻失敗的現實

這個世界上不是隻有結果是否成功這一套衡量體系,我們都不喜歡唯結果論。正視努力,才是和唯結果論對抗的方式

——董靖

傅首爾隨《奇葩說》迴歸,未必就打了董靖的臉

曾是一名民生調解記者, 因見到過形形色色的人,親身體驗過許許多多的事而增添了多倍的閱歷,並擁有了更多樣的人生,憑藉“市民王先生”的故事,在《奇葩說》第三季中嶄露頭角,深受觀眾喜愛。

同時董靖也是米未傳媒旗下的導演,第二季《奇葩大會》的人物總導演之一。

董靖在大家的印象中屬於,樸實、善良的鄰家小姐姐類型,標誌性的笑容,辯論時邏輯清晰,從來不主動攻擊別人,哪怕被人故意翻白眼(某梅)也能幹淨利落的回應,落落大方。

董靖在《奇葩說》的具有肉眼可見的成長,從單純的“市民王先生”的故事到邏輯清晰,故事有理有據還充滿活力的個人風格;第五季的變現絕不亞於傅首爾。

離開《奇葩說》舞臺之後的董小姐,並沒有出現在過多的舞臺上,從微博上能夠看出,現在的她還在從事著傳媒事業,迴歸幕後的她,依然可以看出輕鬆和快樂。

去年的風波已經過去很久了,如果另一位主人公的迴歸,又一次讓這件事不斷的翻出,彈幕裡依然能看到嘲諷,文章裡也能夠看出拜高踩低的思想;仔細想想真的沒必要。

她自己也在微博裡說了,很幸運曾經有一段陪伴,給你講故事,逗你笑惹你哭,如今她離開了,可她的生活依然在,只是換了一種方式而已。

傅首爾隨《奇葩說》迴歸,未必就打了董靖的臉

從此岸到彼岸,我會陪在你身邊,無論何種形式,你們也陪在我身邊,以這樣想到就慰藉的形式。


“風波”過去了就讓它過去吧!有心人翻來覆去的提出觀眾也未必會喜歡。

對於《奇葩說》的忠實粉絲而言,她們能夠帶給我們歡笑,帶給我們思考,這就行了,實在沒有必要一次次衝進“風波”之中不斷的彰顯自己的存在感。

事情過去了這麼久,當事人未必都能在說清楚緣由,更何況是被牽著鼻子走的觀眾,所以想告訴那些為了流量瞎蹭熱度的賬號說一聲“放了她倆吧!也放了我們這些忠實的粉絲吧!”

真相對我來說沒有那麼重要,我也不想知道誰跟誰是一個陣營,合起夥來又排擠另外一個人。我們享受的應該是這個節目,是這個舞臺帶給我們的歸屬感,而不是你們張嘴就有各種爆料。

對於《奇葩說》這個節目和粉絲,無論誰的離開都是一種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