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能耗、提產值,新制造業要用好“工業大腦”這顆聰明的大腦

降能耗、提產值,新制造業要用好“工業大腦”這顆聰明的大腦

9月20日,杭州在“新制造業計劃”動員大會上,發佈了《關於實施“新制造業計劃”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正式推出“新制造業計劃”,形成數字經濟與製造業“雙引擎。

2002年到2005年,杭州工業產值連續邁過4個千億元大關,突破了5000億元 2006年,杭州服務業開始取代工業。2007年,杭州第三產業產值首次超過工業,宣告了杭州從1958年起工業作為第一經濟的50年曆史終結。

2019年,或許將成為杭州製造業的又一個起點。

今天(11月9日),在2019杭州國際人才交流與項目合作大會上,召開了一場關於“製造業+AI”的新制造業高峰論壇。

中國科學院院士宋振騏、以及阿里雲智能副總裁曾震宇、派登洋服董事長陳樂春、雪浪數制CEO王峰、新核雲CEO陶濱江、春風動力、老闆電器、傳化集團、富士康、雲棲製造等上市公司和創新企業高管參加。

85歲的宋振騏院士,見證了中國製造業的一路發展,到今天,他覺得以創新驅動,形成的知識經濟、認知,將成為新制造業的基礎,而創新包含了思想文化的創新、科學技術的創新、人才培養的創新。

阿里雲智能副總裁、數據智能總裁曾振宇說,當下發展新制造業,要考慮從新的途徑中做工業智能化的升級,比如說,要用好“工業大腦”這顆聰明的腦袋。

降能耗、提产值,新制造业要用好“工业大脑”这颗聪明的大脑

當下,很多企業都存在生產過剩的問題,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生產數據沒有被有效利用起來。現在生產,要麼靠裝備,要麼靠工人專家師傅的操作,沉澱下來的龐大數據被束之高閣。阿里雲有一個做法,就是把工業企業所涉及到的各種數據進行匯聚融合到工業大腦,在工業大腦進行數據的加工建模,把各類的實時生產數據融合起來,在上層接入工業的算法引擎,算法引擎把人工智能的技術算法充分融入進去。這樣,就形成一個用數據驅動工業的智能製造化水平,可以幫助工業企業把能耗、效率,提高一個百分點,這對企業來說,是至少千萬級的提升。

比如說,水泥製造是一個高能耗行業,特別是電耗佔了很大的成本。應用“工業大腦”後,可以對水泥生產過程,包括生料末和迴轉苗,在迴轉窯設備裡面產生的各種數據進行建模。建模後,可以推算出當時生產條件之下,如何讓電耗和煤耗降低。

水泥的生產過程包括生料末和迴轉苗。對在迴轉窯設備裡面產生的各種數據進行建模,水泥廠通過控制地下生產設備,很好控制分解路、比冷及(音)等,可以瞭解什麼樣的溫度,什麼樣的工藝參數可以讓電耗和煤耗最優。

“工業大腦”應用後,可以通過對生產數據、能耗數據進行建模,推斷當時生產條件之下,優化哪些參數可以讓電耗和煤耗降低,之後將相關參數推薦給APC,從而實現用水泥加工的數據,提升水泥生產過程的能耗。實踐過程中發現,對於一個迴轉窯而言,可以讓電耗和煤耗下降一個百分點,對一家水泥企業一條產線至少意味著百萬級別的成本節省。

降能耗、提产值,新制造业要用好“工业大脑”这颗聪明的大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