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咱家的大東莞
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
無非是世界工廠啊
“廣東四小虎”之首啊什麼的
但事實上……
東莞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標籤
和不為外人道也的歷史
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小九
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下
東莞有到底有哪些……
鮮為人知的冷知識

(注意:前方高能!趕緊認真看好後去朋友面前曬曬!)
▼
01
番薯是東莞人第一個把它引進中國的
據成書於宣統年間的《東莞縣誌》物產部分詳細記載,早在萬曆八年,也就是公元1580年,一位名叫陳益的東莞海商把番薯(即紅薯)引入國內,是引進番薯到中國的第一人。

當然,關於番薯引進中國的第一人,有另外一種說法認為是福建人陳振龍(1593年引進),但據明朝史學家蘇琰在《朱薯頌》的記載,同時結合《東莞縣誌》,陳益比陳振龍從呂宋引種紅薯要早八、九年(1580年引進)。
02
古代東莞城有四座城門但現僅存西門
古代東莞城有城牆、護城河和四座城門,其中東門叫和陽門,在今天的東門廣場,附近有條和陽路。南門叫崇德門,在今天人民公園南門廣場,西門叫迎恩門。北門叫鎮海門,在今天北門橋一帶,附近有條鎮海路。
但現今僅存西門,僅存的西城樓經歷無數歷史風雨。清咸豐四年(1854)三合會何六在東莞石龍聚集一眾流民響應洪秀全太平天國作亂,進攻縣城,城內寺廟、衙署連同城樓遭到嚴重破壞,後來官府搭建了一個簡陋的城樓。
建國後計劃修繕城樓,將城中資福寺大殿上整體拆遷到城門基座上,所以今天的城樓是當年資福寺的大殿。
03
東莞第一座圖書館建立在我國最早的公園
東莞人民公園是我國最早的公園之一,在1917年,公園內八景之一的紅棉山莊更是建立了東莞第一個公共圖書館。可惜的是抗日戰爭期間,日軍駐兵東莞縣博物圖書館,公園內樹木被砍盡,連八景都被摧殘。
後在1928年—1932年,東莞建成東莞第一個博物館—博物圖書館,曾藏書兩萬,居省第六位。由於日軍破壞,部分書籍轉移到東莞中學。
04
東莞第一個火車站清朝就已經存在
東莞第一個火車站是石龍火車站,是東莞歷史最悠久的火車站,清朝的時候就有了!當時石龍火車站隨廣九鐵路通車同時啟用,並且曾一度稱為石龍中心站。
直到2014年1月8日,石龍火車站才停止客運功能,只保留貨運功能,客運工作轉移到新東莞火車站。
05
東莞2003年才有真真意義第一輛城巴
其實早在民國18年,東莞就有公共交通,至建國時期,東莞縣有客車13輛。但直至到2003年12月,嶄新的城巴第一次運行在東莞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東莞才開始擁有真正意義的城市公交。
如圖的(52廣東巴士),是那時第一批的城巴。
06
麻涌是東莞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
莞城在1949年10月17日獲得解放,東莞第一面五星紅旗於1949年11月1日在麻涌升起!
說到麻涌,其實麻涌的歷史也相對比較悠久了,它立村於宋,
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曆史。1958年成立麻涌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東莞縣麻涌區。1986年,東莞縣設市之後,麻涌也隨之改鎮。07
莞城中心小學其實是建在一座古寺舊址上
位於莞城區萬壽路的莞城中心小學,古代此地有寺名曰資福寺,建於公元962年,毀於文革,宋代大文豪蘇軾被貶嶺南曾經就寫過《廣州東莞縣資福禪寺羅漢閣記》,說的就是這裡。
寺內有供奉佛骨舍利的舍利塔,至今仍在小學校園內。資福寺裡還有一口撞鐘,由波斯商人帶來贈與佛寺,澆注其中,後來放進了博物館,但還是仿做了一個放在學校。
08
東莞人民醫院前身是德國人建的普濟醫院
東莞市人民醫院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即公元1888年。其前身為德國巴色傳道會來莞所創辦的“中華基督教禮賢會普濟醫院”,是中國建立最早的西醫院之一。
東莞人民醫院迄今已跨越三個世紀,走過100多年的風雨歷程。當年醫院建築紅牆綠瓦,一派西洋風格,被當地群眾喻為“紅樓醫院”,並傳誦至今。
09
湯顯祖《牡丹亭》的男主角原型是東莞人
與莎士比亞齊名的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大家都知道他代表作是《牡丹亭》。但你知道嗎,作為古今傳唱的崑曲《牡丹亭》男主角原形是是一個東莞人。
據說湯顯祖有個好朋友叫祁衍曾,是東莞人。《牡丹亭》的男主角柳夢梅的現實原型就是湯顯祖這位東莞朋友祁衍曾。
10
香港之所以叫"香港"得名於東莞香料
香港在宋元時期行政上就隸屬廣東東莞,而從明朝開始,香港島南部的一個小港灣,是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因轉運產在廣東東莞的香料(莞香)而出名,被人們稱為“香港”。
據說那時香港轉運的香料,質量上乘,被稱為“海南珍奇”,香港當地許多人也以種香料為業,香港與其種植的香料一起,名聲大噪。
不久這種香料被列為進貢皇帝的貢品,並造就了當時鼎盛的制香、運香業。後來香料的種植和轉運逐漸式微,但香港這個名稱卻保留了下來。
11
東莞民間累計收藏的普洱可供全國人喝3個月
普洱茶在東莞風靡各地,東莞人喝普洱、藏普洱更是成為一種習慣,據東莞茶葉協會不完全統計,東莞民間普洱茶收藏的總量加起來,接近雲南普洱茶兩年的總產量,東莞已經成為全國普洱茶收藏量第一。
如果你覺得好像沒什麼的話,那麼換一種說法:東莞民間每年的普洱茶收藏佔據了雲南總產量的五分之一,累計的藏茶量已突破30萬噸,可供全中國的老百姓喝足足3個月。
12
東莞本準備有第三支CBA球隊,但是……
東莞目前是擁有CBA球隊最多的地級市(2支),但其實東莞本來準備有第三支CBA球隊——東莞柏寧,但由於CBA准入制度,籃協要考慮全國籃球水平的平均發展,地域是第一個考慮的因素,而東莞太多球隊,所以無法升級……
所以在2012年,柏寧籃球俱樂部為了完成3年打入CBA聯賽的夢想,果斷將球隊主場從廣東東莞市搬遷至中國娛樂之都湖南長沙,開啟了追求晉級中國籃球甲A聯賽(CBA聯賽)新的歷程。
13
丁俊暉不是東莞人但卻是從東莞出去的
丁俊暉,很多人都很熟悉,是中國男子檯球隊運動員,有名的斯諾克球手,1987年出生於江蘇省宜興市,1998年底,丁俊暉家人為了他的進一步發展,舉家遷往廣東東莞。
小學畢業後,檯球和學業之間,11歲的丁俊暉選擇了完全放棄學業,為東莞的一家檯球城打球。隨後沒幾年,丁俊暉先後成為最年輕的亞洲冠軍、世界青年斯諾克錦標賽冠軍,開啟了“無敵”之路……
所以說丁俊暉雖然不是東莞人,但是卻是從東莞出去的……
14
中國大陸第一所臺商子弟學校是在東莞成立的
東莞擁有中國大陸第一所臺商子弟學校——東莞臺商子弟學校。該校是一所捐資興建的集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的公益性學校。
學制、課程與臺灣接軌,招收臺籍學生,使用臺灣教材,大陸和臺灣共同承認學歷。
學生畢業後,可以返回臺灣考大學,也可以在大陸考大學。學校的建成,成為海峽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15
東莞市是全國5個不設縣的地級市之一
東莞是廣東省省轄市,是“廣東四小虎”之一,但在行政區劃說來說,東莞不設市轄區、不管縣市,直接下轄鄉、鎮、街道(即俗稱的“直筒子市”),因此東莞沒有區縣,直接下轄28個鎮和4個街道。
所以,假如有朋友說來自東莞哪個街道或者哪個鎮,千萬不要以為是鄉下,因為他所在的鎮街分分鐘可能比其他城市還繁華,比你有錢的多……
16
每百戶人家擁有汽車數量東莞排名全國第一
據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調查顯示,在2010年廣東城鎮家庭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已達到25.8輛(現在更多),是全國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汽車數量最多的城市。
所以說,東莞虎門大橋以及其他鎮街重要主幹道每逢節日、上下班高峰期必堵,不是沒有道理的……
17
"東莞"之名與當地盛產的一種水草有關
“東莞”首次成為本地的名稱是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由於東莞人大都以做菀草(織草蓆那個)為業,又在廣州之東,故名東莞。這是諸多東莞名稱由來中學界比較主流的一種說法。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因為一種香料——莞香(沒錯,就是決定香港名字的那個)而聞名,故名東莞,不過學界一般不採用這種說法。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另外一個跟這個關係比較大的東莞別名:香市,這個倒是跟莞香關係最大的。
怎麼樣
這17個東莞的小秘密
你知道幾個呢?
閱讀更多 中春堂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