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日語中有句常用諺語:“井の中の蛙大海を知らず”,即《莊子·秋水》中的“井蛙不可語於海者”。沒有見識過世界的人,對世界是一無所知的。1970年,當奧寺康彥第一次在聯賽登場時,用這句諺語來描述當時的日本足球環境,是再貼切不過的。彼時,這項運動在日本民間幾無影響力,競技水平落後,所謂的聯賽也只是由一些業餘球隊組成,缺乏管理,球員通常都同時從事著另外的職業。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1977年的日本足球聯賽

時至今日,“藍武士”已經是亞洲足壇的超級強隊。他們連續六次進入了世界盃決賽圈,世界排名一度躋身前十,而當年混亂不堪的聯賽在經歷多年職業化道路後,業已能夠吸引到諸多國際球星的青睞。

而奧寺康彥,正是推動日本足球改變的先行者。他的名字現在或許只有極少數的德國資深球迷還留有印象。但可以說,他是日本足壇“第一個跳出井底的青蛙”。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少年時代的奧寺康彥

秋田縣的鹿角市,看起來並不是一個勇敢的足球之旅的起點。這座只有三萬人口的小城,由於處在十和田八幡平國家公園內,大部分地區都被森林所覆蓋。但在1970年的夏天,一個年輕學生從這個遙遠的北方農業小城出發,帶著一紙高中畢業證書和腳下的足球,踏上400英里的旅程,目的地,是燈火通明的現代都市,東京。

18歲的奧寺康彥在距離首都市中心25公里的古河電氣工業株式會社工作,對足球狂熱的他,自然地加入了公司的足球部,並參加了當時的日本JSL聯賽(譯者注:即Japan Soccer League,1993年職業化的J League成立前的日本足球聯賽)。起初,他只是球隊裡的小角色,但隨著年齡的成長,他的出場機會開始增多。在前三個賽季中,作為一名中場球員,在24場比賽中打進了8球——在上世紀70年代初的日本,這已經足以讓他得到國家隊的召喚了。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很快,奧寺康彥就成了古河電工足球部的明星球員,並在國內取得了成功。在8年的時間裡,他先後斬獲了聯賽、天皇杯和超級盃的冠軍,這也使他的國家隊地位得以鞏固。

但由於日本的聯賽依舊是缺乏職業管理的業餘水準——儘管日本在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上收穫了一枚銅牌——奧寺康彥想依靠足球謀生的願望依舊是渺茫的。他繼續在古河電工工作著,只能在週末繼續著他的足球夢想。

直到1977年,機會才姍姍來遲。時年25歲的奧寺康彥,作為日本國家隊成員,隨主教練二宮寬造訪了德國。為了讓日本球員的能力進一步提高,二宮寬將球員送至多支德甲球隊接受訓練。於是奧寺康彥收拾好行囊,帶著他的球鞋來到了科隆。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1977年的日本國家隊名單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奧寺康彥和釜本邦茂(右,日本國家隊歷史射手王)

當時執教科隆隊的是傳奇名帥亨內斯·維斯韋勒(Hennes Weisweiler),他正是以發掘有潛力的年輕球員而聞名。2005年,為了紀念他的成就,科隆市國家體育學院的教練培訓中心正式更名為“亨內斯·維斯韋勒學院”。在他40年的執教生涯中,曾培養出了約普·海因克斯(Jupp Heynckes)、君特·內策爾(Günter Netzer)、貝爾蒂·福格茨(Berti vogts)和皮埃爾·利特巴爾斯基(Pierre Littbarski)等名滿天下的國際球星。維斯韋勒於1983年去世,但對他的緬懷和思念將隨著以他名字命名的科隆隊吉祥物山羊Hennes而長存於世。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亨內斯·維斯韋勒

奧寺康彥的表現吸引了維斯韋勒敏銳的目光,在科隆參加了多次訓練後,這位日本中場展現了他的潛力與才華,維斯韋勒向他提供了一份職業合同。起初,奧寺康彥很猶豫,此前還沒有任何一名日本球員踢過職業比賽,而25歲的年紀,是否還有足夠的成長空間以達到球隊的要求,他也感到懷疑。同時,他的家人對他要辭去古河電工的工作感到不安,而公司也不願意失去他們的明星球員。

最終,日本足協參與斡旋並決定,完成奧寺康彥的這次“轉會”。足協認定這將有助於日本足球的的職業化發展,他們說服了奧寺康彥的家人,而古河電工也同意為奧寺康彥保留職位,以防止他無法在德甲立足。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初登陸德甲時日本國內媒體的報道,標題為“PRO奧寺”

身高1米77的奧寺康彥是科隆隊內僅有的兩位非德國籍球員之一,由於從未接受過職業足球的訓練,加上語言等問題,他在隊裡似乎是個異類,他的精神屬性也受到質疑。更多的時候,他只是把球傳給第一個向他要球的球員,而非主動影響比賽。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第一次以首發身份登場時

奧寺康彥努力觀察和學習著,並逐漸適應國外的生活。在簽下職業合同的幾周後,奧寺康彥迎來了德甲首秀,對手是杜伊斯堡。和他並肩作戰的是迪特·穆勒(Dieter Müller)、赫伯特·齊默爾曼(Herbert Zimmermann)和漢內斯·洛爾(Hannes Löhr)等德國國腳,以及未來德國國家隊的正印門將哈拉德·舒馬赫(Harald Schumacher),這位生涯滿富爭議的門神在開賽不久即撲出對手的一粒點球,科隆最終2比1戰勝杜伊斯堡。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在這個賽季中,奧寺康彥共獲得24次出場機會,並打入6球。在聯賽最後兩場比賽中,他連續進球,最終幫助科隆贏得歷史上僅有的兩次德甲冠軍之一。此後,在德國杯決賽中,奧寺康彥首發出戰並打滿全場,助科隆2比0戰勝杜塞爾多夫,加冕“雙冠王”。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1978-79賽季,科隆的成績並不如前一年那樣出色。但對奧寺康彥個人來說卻尤為關鍵。

是年,皮埃爾·利特巴爾斯基完成職業聯賽首秀,這位未來的德國傳奇球星,日後將成為奧寺康彥的親密好友及其回到日本後的工作夥伴。這一年,奧寺康彥不僅讓德國認識了日本足球,更將足印步及整個歐洲。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憑藉上賽季的優異表現,科隆成功獲得了參加1978-79賽季歐洲盃(即歐冠前身)的名額。並在連續戰勝了冰島的阿克拉內斯競技、保加利亞的索菲亞火車頭和蘇格蘭的格拉斯哥流浪者後與英格蘭傳奇教頭布萊恩·克拉夫(Brian Clough)的諾丁漢森林隊在半決賽相遇。

兩隊第一回合的比賽可以說是這屆賽事中最精彩的一場。迪特·穆勒和比利時前鋒羅傑·範古爾(Roger Van Gool,德甲歷史上第一位身價達百萬德國馬克的球員)的進球使科隆很快佔據了優勢,但隨後,諾丁漢森林的加里·博特爾斯(Gary Birtles)、伊恩·鮑耶(Ian Bowyer)和約翰·羅伯遜(John Robertson)連進三球,幫助主隊將比分反超。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羅傑·範古爾

比賽還剩10分鐘,維斯韋勒決定遣上奧寺康彥以求最後一搏。諾丁漢森林持續進攻,奧寺康彥被安排在了靠前位置,維斯韋勒希望他能幫助球隊打出快速反擊。森林隊的博特爾斯在靠近左側底線處開出任意球傳中,德國人搶到了第一點將球解圍,範古爾得球,徑直向對方球門跑去。

比賽已經進行了80分鐘,比利時人的體能幾近耗盡,他的速度沒能發揮出來,退防的諾丁漢森林後衛們迅速後撤到位。範古爾看到了左側空檔處體能充沛、還沒有過觸球的奧寺康彥。在禁區邊緣將球傳給這位替補球員,奧寺康彥得球后成功擺脫一名防守球員,將球領至右腳位置,旋即起腳低射,皮球直入球門左下死角,最終比分定格在了3比3。奧寺康彥就此成為了第一個在歐冠進球的亞洲球員。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絕平諾丁漢森林後的奧寺康彥難掩喜悅

不過,他的努力還是沒能幫助科隆殺入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決賽舉辦場地)。次回合比賽,科隆在主場0比1不敵諾丁漢森林,以總比分3比4遭到淘汰。而英格蘭人最終在決賽中戰勝了瑞典的馬爾默隊,奪得冠軍。

在科隆又呆了一個賽季後,28歲的奧寺康彥轉會到了當時處在德乙聯賽的柏林赫塔。儘管賽季結束時首都球隊沒能如願升入德甲,但奧寺康彥的表現(當賽季25次出場打入8球)受到了時任雲達不萊梅隊主帥奧托·雷哈格爾(Otto Rehhagel)的注意。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奧托·雷哈格爾(左)

在不萊梅的日子,或許是奧寺康彥職業生涯中最好的時光。在被雷哈格爾改造成一名攻擊性邊後衛後,奧寺康彥成為了球隊的絕對主力。而不萊梅也在偉大的“奧托大帝”的率領下,於1982至86年間,三次獲得聯賽亞軍的優異成績,奠定了俱樂部德甲頂級強隊的地位。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在不萊梅效力期間

儘管奧寺康彥此後在德國再未收穫任何一項賽事冠軍,但他作為日本足球先鋒的傳奇故事已經書就。十年間,在受到兩位歷史級別的頂級主帥的悉心教導後,奧寺康彥擁有了足夠的能力以推動日本足球的職業化進程。1986年,34歲的奧寺康彥帶著家人回到了日本,回到了古河電工足球部,引領足球這項運動在自己的祖國進行積極的改革。

回到古河電工,奧寺康彥繼續征戰於JSL,這也讓他成為了日本聯賽第一位職業球員。但對這時的奧寺康彥來說,重新回到業餘聯賽,難度不亞於十年前的在科隆時所遇到的那樣。但他依舊努力著。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幫助古河電工奪得日本足球歷史上第一座亞冠獎盃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當時奧寺康彥的隊友中還有日後的國家隊主帥岡田武史(右一)

1986-87賽季,古河電工成為了日本第一支贏得亞洲俱樂部冠軍盃(即亞冠前身;另注:在當屆賽事中,中國遼寧隊獲得季軍)的球隊。一年後,35歲的奧寺康彥停下了腳步,宣佈掛靴退役。

但他的足球生涯並未終結。1996年,奧寺康彥短暫執教了已更名為市原JEF聯隊(JEF中的F,即指代Furukawa古河)的老東家。但似乎,他的野心不僅於此。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奧寺康彥和利特巴爾斯基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兩人深厚的友誼保持至今

1998年,奧寺康彥找到了他在科隆時期的隊友皮埃爾·利特巴爾斯基,這個當年初出茅廬的小個子邊鋒,此時已經貴為世界盃冠軍成員。他為科隆出場共超過400次,後轉會市原JEF聯,效力了兩個賽季。兩人聯手促成了橫濱FC隊的成立,奧寺康彥擔任球隊主席職位,利特巴爾斯基則成為球隊主教練。作為一支新成立的球隊,他們只能從業餘聯賽打起。2006年,橫濱FC終於升入J1,日本職業足球的頂級聯賽。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作為橫濱FC的臨時主教練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51歲的三浦知良現正效力於橫濱FC

兩年後,即2008年,奧寺康彥做出了一個在他漫長的足球生涯中罕見的錯誤選擇。他同意接任當時的英冠球隊普利茅斯的主席一職,但由於財政困難引致球隊降級,奧寺康彥主席職位被撤,此後重返日本國內。

在日本,有一部足球漫畫可謂家喻戶曉,甚至在全球範圍內都影響了一批懷揣足球夢想的孩子,這就是《足球小將》。包括梅西、阿圭羅、皮耶羅和伊涅斯塔在內的多位國際球星都曾提到過日本動漫的傳奇人物大空翼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漫畫第37卷,奧寺康彥作為國家隊教練實名登場,發現了大空翼的不世才華,並親自下場與他較量,而後便將大空翼招入國家隊。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奧寺康彥:日本球員旅歐的浪潮,都始於他勇敢的冒險

漫畫中奧寺康彥成功斷下大空翼腳下的足球

奧寺康彥的傳奇旅程,將亞洲足球真正劃入了世界足球版圖。現在,亞洲球員的名字不斷出現在世界頂級俱樂部的名單之中,日本和韓國共同舉辦了2002年的世界盃,而中國的超級聯賽也正在發展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足球聯盟之一。

而這一切,都源於奧寺康彥勇敢的第一步——將亞洲足球從井底,帶往無際的海洋。

本文譯自These Football Times,首發於公眾號「ECHO看臺」,歡迎各位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