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戏曲演员生存现状:为抵挡酷暑,夫妻花900元购置空调帐篷


时代的发展是任何人和事都无法阻挡的,也因此在当今,很多职业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的各种艺术井喷式的发展,随之而来,一些过去的相对于传统的艺术形式也面临着很多求变的境地,否则就会失去它原有的生命力,从而陷入一蹶不振的境地。戏曲艺术就面临着这样尴尬的处境。

但这些不是戏剧戏曲本身造成的,而是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精神、娱乐产品和休闲方式的增多以及大量影视作品的涌现,也因此年轻人甚至老年人接触戏剧戏曲的机会日渐减少。在这里记录的是一个市豫剧团的演职人员台上台下的一些真实场景。看到这些我们能更多的了解到每个行业都有我们不了解的一幕幕。

他们在各地巡回演出,过着“江湖卖艺”般的生活,坐货车、跑夜场、住帐篷、打地铺、吃馍就菜、喝凉水……这些经历常人是想象不到的。这是其中一对夫妻演员,花900元购置了一个带空调的帐篷。这样可以缓解酷暑下的住宿条件。


河南省林州市豫剧一团成立于1956年,六十年来,上城市,下农村,走山区,趣基层踏遍了大江南北,在当时,提及林州市豫剧一团都会举大拇指称赞。但也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娱乐的增多而慢慢的退居到农村。为了保护这些地方艺术剧团,政府每年都会安排一定场次送戏下乡的演出,每次演出也会拨出费用支出,2018年就安排了六十多场送戏下乡,这样也缓解了剧团的压力。

演员的收入都是不一样的,主要演员和乐队头把弦、司鼓的工资会高点在5千元左右,一般演员、跑龙套、一般演奏员、后台音响剧务等服务人员,他们的工资两千到四千,正规剧团是每月有不多的固定工资一到两千元。其他收入是按每月演出场次另给钱,但也分等级,主次演员也是不一样的。

冬天还好,一到一天就是他们最难熬的季节,因为戏服的特殊性,最少需要三层,而这其中还有一个类似棉马甲的。还没到上场都已经汗流浃背,这样一场两个半小时下来可想而知。

这是他们化妆换衣服和睡觉的地方,一般都是教室、寺庙或者比较大的地方,这样节省开资,也方便。

依稀记得小时候和爷爷看戏的场景,类似这种的,那时候人特别多,周围也会有很多卖糖葫芦等小摊贩,想想那时候这些都是稀罕的娱乐节目。现如今依然是老人和孩子的最爱。

尽管如此,热爱戏曲的演员们依然每场都敬业的完成,为了那些热爱他们唱戏的老人和孩子。

一天结束,脱下戏服看一会手机,刷一会新闻也是他们最悠闲和自在的时候。关注微言薄语了解更多民间戏曲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