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繪製產業地圖為經濟轉型“動態導航”

10月12日,阜新市產業地圖正式上線,成為東北地區首個編制產業地圖的城市。70餘張地圖收納近千張圖表、圖片,錄入1224個企業和項目,為阜新邁向高質量發展提供行動指引和“動態導航”。

產業地圖立足空間和產業兩個維度,繪製“兩類地圖”,標識“兩類資源”,是未來產業發展的佈局圖和作戰圖,城市轉型振興的“指南針”和“助推器”。

上線以來,產業地圖在政府、企業、市場和消費者中產生積極影響:產業和空間之間信息不對稱有效緩解,政府部門重新審視產業佈局,招商引資更有方向感,項目落地更精準,產業更集聚。與此同時,“網上阜新”“智慧城市運營中心”等正在醞釀,“煤電之城”開始向“智慧之城”轉身。

推介阜新的電子名片

阜新出產的花生質量上乘,客商李先生有意到阜新投資設廠。投資是件大事,市場調研必不可少。花生主產地在哪?物流倉儲方便不方便?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有哪些?人生地不熟,獲取這些市場信息費時又費力。聽說有產業地圖,李先生如獲至寶。產業規劃、產業分佈區域圖、各縣區企業數量柱狀圖和產值餅狀圖一目瞭然,列表中的64家龍頭企業,則將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矩陣完整展現出來。李先生興奮地說:“權威、準確的市場信息是投資的基本前提。有了產業地圖的索引,堅定了我投資興業的信心。”李先生“按圖索驥”,投資進度比預想的快了許多。

在阜新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下,產業地圖由阜新市發改委負責總體設計、統籌協調,阜新市大數據管理中心負責數據庫設計和系統研製開發。歷時兩個月,阜新市高標準、高質量繪製出產業地圖。據介紹,產業地圖繪製兩類地圖,即現狀圖和未來圖。現狀圖系統梳理重點行業產業分佈,未來圖圍繞未來產業總體佈局等。目前已形成70餘張地圖,其中六成以上是生動、直觀的動態圖,具有長久性、完整性和實效性。

產業地圖圍繞空間維度和產業維度設計,空間維度輪循展現“總體佈局”,有“三大通道”和“四個優勢產業”子目錄。產業維度輪循展現“重點區域”,即“1+1+4+6+N”,一個國家級高新區、一條現代農業示範帶、四個省級開發區、六個省級服務業集聚區和N個特色園區等。依次進入第三級和第四級界面,呈現的信息十分完整。

產業地圖突出標識“兩類資源”,即企業資源和創新資源,力促兩者相融互促。產業地圖不僅把1224家企業和項目收納其中,國家創新平臺、科研院所、孵化器等創新資源也在地圖上充分展示,成為對外推介阜新的電子名片,外界瞭解阜新的前沿窗口。

產業發展的“指南針”

產業地圖有利於加強阜新市產業佈局統籌,推動產業和區域有序發展、錯位競爭,促進各縣區和重點區域聚焦主導產業。強大的索引功能,使其成為產業發展的“指南針”。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們雖然藉助網絡能查詢到大量信息,但是有價值的信息隱身在網絡海量信息之中,很難被發現。加之有的企業沒有網站,網上查詢根本派不上用場。產業和空間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是造成招商引資打點不精準、區域同質化競爭、產業佈局重疊、家底不清的一大根源。在這一背景下,阜新市推出產業地圖,旨在綜合運用數字化、信息化手段展示產業經濟、空間佈局,對產業現狀、企業資源等全新解讀。

以產業地圖統籌全市產業發展,對各縣區、各部門來說至關重要。基於特定歷史條件形成的產業佈局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各縣區也存在錯位意識不強、同質化競爭等問題,導致有些區域產業特色優勢不明顯。產業地圖能促進各縣區和重點區域因地制宜重新審視產業佈局,推動產業和區域有序發展,錯位競爭,聚焦主導產業打造產業地標,形成品牌特色。

轉型振興的“助推器”

產業地圖有利於彌補產業和空間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更好服務企業投資,為各縣區引進重大項目提供索引,推動重大項目與產業地圖精準匹配、快速落地,引導社會資本向重點區域集聚,進一步提升城市能級和量級,成為轉型振興的“助推器”。

產業地圖的每個動態圖、每張圖表都力圖以直接、形象的方式承載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比如用熱力圖顯示產業聚焦程度,一看顏色就知道哪個區域聚集程度高,對政府產業規劃和客商項目選擇具有很強的指導性。產業地圖用圖說話,給奮戰在招商引資第一線的工作人員以指引和助力。一位招商人員表示,產業地圖是我們招商的工具書,用它給客商講解,效果出奇地好。

互聯互通是產業地圖的鮮明特徵。以產業地圖為媒,本土企業和外地客商能快速找到合作商機。將來通過跨空間、跨行業數據交換共享,阜新制造在國內哪些領域有優勢,處在什麼位次清清楚楚,對企業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加大技術改造力度等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智慧城市的切入口

產業地圖有利於營造產業集聚發展的優良環境。縱向發展,通過進一步完善三級和四級界面,不斷填充有價值的信息,使其成為信息的集大成者。橫向發展拓展到文旅、交通、城建、民生、社會管理等領域,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切入口。

阜新市推進高鐵經濟與移動互聯網經濟一體化融合發展,正在開發的“網上阜新”城市信息平臺,設計開發集智慧交通、智慧旅遊、智慧市政、餐飲住宿等服務於一體的手機應用終端,吸引高鐵客流到阜新旅遊觀光。

烏蘭木圖山是阜新第一高峰,風景區內植被豐富、怪石林立。以高鐵開通為契機,景區進行全面升級,打造以烏蘭木圖山為主體,集自然山水、遼金文化、休閒度假、養生康體為一體的綜合型旅遊風景區。景區經理白曉梅認為,有“網上阜新”這個平臺,有高鐵這條人流大通道,阜新市文旅產業會獲得長足發展。

產業地圖引發的蝴蝶效應在繼續。阜新市全面推進城市信息化向新型智慧城市發展,啟動智慧城市運營中心(IOC)建設。利用自研的地理信息系統和大數據分析展示系統,建立城市管理多維應用圖層,包含產業地圖、交通圖層、旅遊服務、網格管理等多種業務應用。屆時,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和大數據將幫助城市治理更加科學高效。

今年3月26日,中國移動阜新分公司開通第一個5G基站,8月27日在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南北校區各開通一個5G基站,為高校率先開啟5G網絡服務。在5G建設的同時,阜新市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全面啟動,未來5G技術和政務雲深度融合,企業和產業園區將充分享受雲網一體化帶來的方便與快捷。

(摘自《遼寧日報》2019年10月31日,原題為“阜新發布產業地圖 為轉型振興提供‘動態導航’”,記者 侯悅林)

阜新:繪製產業地圖為經濟轉型“動態導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