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不僅是辯論,還有背後殘酷的真相

​容忍會導致我們不在意,不在意會使我們失去活著的滋味。

——蔡康永

四年前,一檔名為《奇葩說》的國內首檔說話達人秀橫空出世,綜藝娛樂與辯論元素的結合,用幽默調侃的語言探討人性的弱點,這檔奇葩的綜藝節目,成為了當年的爆款。

《奇葩說》不僅是辯論,還有背後殘酷的真相

如今四年過去,《奇葩說》走到了第六季,一路也遭受了不少非議。

有人說,《奇葩說》變了,變得不奇葩了,雖然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但卻讓我們不太能愛起來了。

在我看來,我只覺得這部綜藝越來越正經了,以前更多的是歡聲笑語、滿懷激情,如今更多的是內心的感動、對人性的感慨、對人生的思考。

從剛開始的輕鬆娛樂逐漸趨於嚴肅探討,似乎心情不再那麼輕鬆,但這也恰恰是《奇葩說》最吸引人的亮點:夠殘酷、夠真實、夠顛覆。

事實上,《奇葩說》裡不只有唇槍舌戰的辯論,還有我們現實中殘酷的真相。


真相一:持續成長極致踐行,你隨時有可能被超越

第一期最大的看點,莫過於“老奇葩歸零”,不管是BBKing黃執中、肖驍、邱晨,還是老奇葩顏如晶、傅首爾、大王,都必須重新開始,與從海選上來的新奇葩們平起平坐、同臺競技。

《奇葩說》不僅是辯論,還有背後殘酷的真相

無論之前有過多大的榮耀,在第六季,都要把一切打碎歸零,回到起點、重新開始。

個人而言,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肖驍,作為從第一季走過來的老奇葩,拿了第四季的奇葩之王,當了第五季的教練,可以說辯論的經驗非常豐富了。

但在他的身上,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兩個字:成長。

從一個靠“毒舌”和“耍賤”的少奶奶,逐漸成長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辯手,肖驍的成長是肉眼可見的。

《奇葩說》不僅是辯論,還有背後殘酷的真相

但即便是肖驍這樣身經百戰的老奇葩,在面對新奇葩的挑戰,他仍然會緊張、會焦慮;

依然會在壓力過大的時候,抱著朋友痛哭;

依然會把一份已經熟悉得倒背如流的稿子,再反覆打磨十幾遍。

肖驍就像一個《奇葩說》初來乍到的新人,把自己放到最低姿態,不斷地在挑戰自己、突破自己。

《奇葩說》不僅是辯論,還有背後殘酷的真相

不僅是肖驍,所有混了好幾季的人,沒有一個人敢懈怠,因為大家都知道,前有猛虎後有追兵,每季都有人才輩出,若你拼搏、不進步,就隨時有可能被超越。

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曾說:要生存就要變化,要變化就要成長,要成長就要不斷地自我創新。

真正的高手,從未停止自我創新。

比你優秀的人永遠比你還要努力,越優秀的人就越自律、越想挑戰自己,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又有什麼資格懶惰呢?


真相二:沒有人是永遠安全的,逆風翻盤每時每刻都在上演

一提起《奇葩說》裡的黃執中,可能大多數人都會豎起大拇指說:“牛!”。

確實,黃執中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在辯論場上,許多新奇葩們都很害怕自己對上黃執中,因為他實在是太強了,所有人都認為戰勝他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奇葩說》不僅是辯論,還有背後殘酷的真相

“恭喜雷哥,喜提黃執中”,還沒正式比賽,大家就開始調侃。所有人都認為黃執中贏定了,就連雷哥自己都已經準備好了離場感言。

但天意弄人,萬萬沒想到少爺黃執中居然爆冷,被新奇葩雷哥給幹掉了,而且這個雷哥在上這個舞臺之前,只是一個電臺主播,並不是專業的辯手。

《奇葩說》不僅是辯論,還有背後殘酷的真相

所以說,沒有人是永遠安全穩贏的,哪怕是身經百戰的黃執中。

還有一個讓我出乎意料的,是老奇葩楊奇函和新奇葩許吉如的比拼。

許吉如算得上是個學霸,和詹青雲的路子有點像,清華大學法學院畢業,目前在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讀研究生,還是《我是演說家》第三季亞軍。

《奇葩說》不僅是辯論,還有背後殘酷的真相

在和楊奇函的比拼中,3分鐘立論和開槓環節,許吉如可以說是絕對優勢碾壓楊奇函,但誰又能想到,楊奇函最後靠30秒結辯,完美逆襲呢?

《奇葩說》不僅是辯論,還有背後殘酷的真相

有的時候不到最後,你真的不知道誰輸誰贏,因為逆風翻盤每時每刻都在上演。

正如項羽和劉邦,雖然在四年的楚漢戰爭中,劉邦屢屢戰敗,甚至數次被項羽活捉,可他從不氣餒,憑藉智慧和格局,以弱勝強,反敗為勝笑到最後。

所以請記住,我們生活的世界,很多事情都是不確定的,沒有什麼是一定的。我們的辛苦付出,有時候不一定會有回報,不管是感情還是工作,都是如此。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一個穩定不變的生活和“鐵飯碗”工作,有時候,你的優勢,反而會讓你疏忽大意輸給比自己更弱的對手。

現實就是這樣,永遠沒有絕對的穩定,不斷變化才是生活的常態。


真相三:你最該戰勝的不是對手,而是你自己

雷哥在與黃執中的比拼中不因對手強大而怯場,因此取得最後的勝利,而另外一名選手東北姑娘Shary李佳芮就沒這麼幸運了。

其實她上場的表現非常乾脆利落,充分展現了一個東北姑娘的豪爽和霸氣,但不幸的是,在“求生欲大戰”中她被挑中了,而且遇上的還是老將黃執中

《奇葩說》不僅是辯論,還有背後殘酷的真相

面對新奇葩的時候,李佳芮還是十分霸氣的,氣場強大實力碾壓,可一遇到黃執中,氣場完全弱了下來,在開槓環節連自己的觀點都立不住,敗給了黃執中,遺憾淘汰。


如果她能過像打敗其他選手那樣把黃執中“摁”著打,未必沒有勝算,因為事實上黃執中並不擅長開槓,快速思考和反應也並不是他的強項,所以李佳芮輸給黃執中的真正原因,不是實力,而是心態。

《奇葩說》不僅是辯論,還有背後殘酷的真相

她被黃執中大神的光環所困,對自己的實力產生了懷疑和否定,既然對自己都產生了懷疑,還怎麼讓別人相信自己呢?

唯有自信、勇敢,才能無論面對怎麼樣的對手,都有贏的勝算。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自信是一種吸引力,只有當一個人有自信的時候,她才會成為別人注意的焦點,她才會成功。”

所以,在面對險境和挫折的時候,請保持自信,因為此時你最應該戰勝的對手,不是強大的敵人,而是內心怯懦的自己。

真相四:比起挑戰自我,更應該懂得的是認知自我

在前兩期節目中,有一個選手受到了很多的爭議,他就是小黑。

說實話,小黑確實實力不俗,論點和槽點都有輸出,但唯有一點讓人不太舒服,就是“心氣有點高”,作為一個新奇葩,一來就大放厥詞,確實不太討喜。

《奇葩說》不僅是辯論,還有背後殘酷的真相

他在二分之一比拼中,選擇的是奇葩之王肖驍,而在“求生欲大戰”中,他又選擇了開槓能力非常強的席瑞,每次都是給自己挑非常強悍的對手。但小黑還算幸運的,瀕臨淘汰,最終還是被導師們救回。

雖然我很欣賞小黑敢於挑戰的精神,但比起挑戰自我,突破自我,我們更應該做到的是:認知自我。

在綜藝比賽裡,我們確實可以去挑戰、去突破,因為即使你失敗了,大不了就是淘汰。但是在人生的比賽裡,我們許多時候,挑戰的機會往往只有一次,而一旦失敗了,就是萬劫不復。

永遠都不要去挑戰概率,若成功便是上天恩賜,一旦失敗就是萬劫不復,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這就是現實。

《奇葩說》不僅是辯論,還有背後殘酷的真相

認清自己的實力,穩紮穩打,走好每一步,這才是成年人該有的成熟和睿智。

劉邦為何能以弱勝強,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他懂得韜光養晦、步步為營,絕不會在自己還沒強大起來的時候貿然出擊,去博一個微乎其微的勝利。

如果一個人心裡總是想著如何贏得漂亮,就容易喪失基本的判斷能力,別人有別人的優秀和光環,我們也有自己的獨一無二,盡己所能,發揮長處,彌補短板,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成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