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從下架到工藝品都經歷了哪些

打皮


葫蘆從下架到工藝品都經歷了哪些

大多數葫蘆工藝都是從去除了外皮、露出堅硬、光滑外殼的葫蘆開始的。我國打皮多采取在葫蘆剛採摘後的幾天內完成,手工打皮採用的是用竹坯子沿著葫蘆上下刮掉葫蘆上的外皮,現在一些農戶為了提高打皮效率,用砂機打皮,速度非常快,如果是手工打皮的葫蘆最好在鹼水中攢一下,鹼水中要放一些鹽,不管用哪種方法,都會有葫蘆漏氣,乾燥後葫蘆變形的情況發生,這是正常現象。

晾曬葫蘆要找通風的地方,這裡所說的通風不是用風抽乾,而是陰乾,不要暴曬,可吊掛在屋頂或是長繩上,也可以按順序排列擺放在屋頂或院內。還有一些葫蘆種植戶為了使葫蘆晾乾後色澤好看,通常在打皮時用鹽酸等化學試劑氧化,雖然幹後很漂亮,但在晾曬時不容易幹,幹後用手撫摸有沾手的感覺,由於鹽酸等腐蝕劑不會均勻地附著在葫蘆上,使幹後的葫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由淺變深,葫蘆表皮變花,把一個原本不錯的葫蘆變成了一個垃圾葫蘆。而國外的工藝師更喜歡把外部清洗看做是一隻醜小鴨變成天鵝的過程。


葫蘆從下架到工藝品都經歷了哪些



國外葫蘆打皮都是用幹葫蘆打皮,成功率高,不足之處是老葫蘆外皮大多都會陰皮。這種葫蘆的打皮方法是將外皮用水浸溼,有很多將葫蘆浸溼的方法。用流動的水,或者放到桶或浴缸裡浸溼。如果表皮很頑固,則需要將葫蘆在水中浸泡15分鐘或更長時間。可以在水中加上清潔劑或漂白劑,但不是必須這麼做。如果沒有足夠大的浴盆,可以使用塑料垃圾袋代替。也可以用溼毛巾將葫蘆包裹起來放一會兒。然後用百潔布(就是用來刷盤子的那種)將其擦除。

一旦浸溼,只需刮掉表皮,沖洗乾淨。不要試圖用砂紙來清除外表皮,因為會擦傷外殼。外皮清理乾淨後,需要將葫蘆晾乾後才能開始加工。

如果發現表皮上的圖案很吸引人,你也可以原樣保留它。刷一層透明漆或其它保護劑來防止不讓表皮鬆散脫落。

挑選葫蘆


葫蘆從下架到工藝品都經歷了哪些


為加工工藝品,挑選葫蘆的過程是讓你發怵的事情,因為有太多品種、外形和尺寸可供挑選。首選你要清楚用葫蘆來做什麼。如果你心裡有了做一件特殊作品的主意,那麼尺寸和外形可能是你的首要考慮條件。如果作品需要能夠立著的,那麼請挑選平底的葫蘆。如果要懸掛,則選一個有柄的葫蘆品種。如果準備雕刻或烙畫,那麼選擇一件儘量表皮乾淨和光滑的葫蘆。不管你準備用葫蘆來做什麼,在做出選擇之前都應該對所需的條件心中有數。

大多數自然乾燥的葫蘆在外表皮上都會有黴斑,黴斑在加工之前已比較簡單的去除。表皮下面是一層光滑的外殼。在清除掉表皮之前,幾乎沒法知道外殼的樣子。很多賣家出售去皮的葫蘆,因此,如果你正尋找一些特殊的葫蘆,最好買去皮的葫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素葫蘆。


葫蘆從下架到工藝品都經歷了哪些


如果葫蘆用來做實用器皿,或切割、雕刻或烙畫,那麼它的殼應該有一定厚度和密度。不同品種的葫蘆殼的厚度和密度不同,即便是同一品種的也有這種差異。選擇外殼厚度和密度時,要考慮的一些事情包括:相比同樣尺寸和品種的葫蘆,這個葫蘆的重量;如果可以看到外殼,顏色也是一種參考,外殼顏色較深的葫蘆通常比顏色較淺的更厚一些;但最重要的對葫蘆的感覺。這種感覺不是由你用手擠壓葫蘆產生的。厚殼葫蘆的“感覺”及敲起來的聲音和薄殼的不同。不要選擇任何象紙一樣聲音或感覺的葫蘆。加工葫蘆之前,花點時間把它和已經切開過的對比感覺一下。很快你就會獲得對外殼厚度和密度的準確判斷。如果你是準備保留完整的葫蘆做彩繪,那麼密度和厚度的要求不是很高,但仍須避免選擇那些特別薄的葫蘆。

附帶一句,挑選葫蘆時,一定要完好無損的。如果葫蘆加工時不是完全乾透和完好的,參與的潮氣會影響所有的塗層,甚至葫蘆會腐爛變質。乾透的葫蘆中,種子未必脫落作響,但是種子瓤塊應該在葫蘆裡面是鬆散的狀態。通常,乾燥過程中,種子瓤塊是粘付在內殼上的,可以用手掌對應拍兩下葫蘆,種子瓤塊就會脫落下來。如果種子瓤塊沒有脫落下來,說明葫蘆可能沒有徹底乾透。

清理葫蘆內部


葫蘆從下架到工藝品都經歷了哪些


打開葫蘆後,你需要清除種子和葫蘆瓤。葫蘆瓤子裡的塵屑可以產生呼吸刺激,因此建議戴口罩,或在清理之前將葫蘆瓤打溼。

很多日常家庭用具可以用來清理瓤和種子。勺子、筷子、衣鉤、鋸片、鈍小刀都可以。也可用膠帶纏在小刀或鋸片上面以保護切割區域的表面。

用清除工具在葫蘆裡面四處刮擦,裡面所有的東西都變鬆散,碎片小到可以從切口處取出。


葫蘆從下架到工藝品都經歷了哪些


清理到什麼程度取決於葫蘆的用途。

種子可以保存下來,用於種植或作為葫蘆裝飾。種子儲存前需要乾透。瓤可以用來造紙或積肥。

一旦種子和瓤子清理出來,需要象外部處理一樣洗刷葫蘆,來使其平滑。內壁也可以用砂紙打磨。內壁上的凸起部位可以用鉗子扭掉。

如果你的葫蘆不能平穩立好,而是總朝不希望的角度傾倒,有幾種方法可以修正。如果葫蘆是完整的(裡面的種子和瓤沒有清理),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調整種子瓤塊的重心分佈。在乾燥過程中,種子瓤塊通常會粘到一側形成一個固體結塊,這會增加那側的重量。要糾正這種情況,用手掌拍打葫蘆,使得種子瓤塊脫落和碎裂。然後搖動葫蘆,讓種子瓤塊改變在內部的重力分佈,看葫蘆是否可以立起來。如果還不行,或者葫蘆種子瓤塊已經清理出來了,檢查葫蘆底,看是不是外形導致了這個問題。

如果葫蘆底相對較平,但是向一側傾斜,那麼在對應一側增加配重來修正這個問題。我常用的配重材料是沙子和石膏。如果用的是石膏,那麼首先要檢查葫蘆底是否有導致注液過程滲透的孔洞,並應明白,潮氣會影響你已經做完的任何塗層。另外,要保持好葫蘆的姿勢,直到石膏凝固。

如果配重的方法不適合你的項目,你可以切除部分區域以使葫蘆保持平衡。帶平鋸片的鋸子都可以使用。我喜歡用線鋸。也可以用砂或打磨器。取決於外殼厚度以及準備去掉多少材料,這種方式可能穿透葫蘆內壁。可以用一塊氈子粘到葫蘆底部,蓋住切割或打磨面。

另一種可選的平衡方法是給葫蘆配某種形狀的底座。底座可以用各種材料製作。葫蘆片、繩子、裝飾針、木頭、黏土都可以。它們直接附加到葫蘆上,或把葫蘆放置到上面。

外層保護


葫蘆從下架到工藝品都經歷了哪些


在葫蘆加工之前、之中或之後,你可能都希望用塗料來密封和防潮。有很多種塗料都在葫蘆上表現良好。皮革漆、傢俱蠟和鞋蠟提供很不錯的、看上去很自然的塗層。地板蠟作用很持久的,可以擦得很亮。油,如亞麻油、核桃油和桐油,可以增強自然色澤並給葫蘆增加光澤度。


葫蘆從下架到工藝品都經歷了哪些


對於葫蘆,先用熱亞麻油,然後用傢俱蠟保護並上光。繪畫、染色和著色完畢後,清漆和聚亞胺脂可以提供一層持久、光亮的保護層。

不過,準備在上色後的表面使用這些材料時,務必清楚,儘管是清漆,實際上,也是有一些褐色的痕跡在裡面的。如果你向用真正透明的塗層,可以使用丙烯產品。對於要處於日曬雨淋環境的葫蘆,推薦使用船用清漆,防水性和耐風化性極佳。

內壁工藝


葫蘆從下架到工藝品都經歷了哪些


內壁工藝取決於葫蘆的用途。上漆、著色、染色和植絨都是可選的裝飾工藝。噴漆因為簡單方便最常用。植絨使珠寶盒具有天鵝絨的質感。石蠟或蜂蠟可以用於葫蘆的防水。

要讓蠟深入葫蘆內表皮,加工時葫蘆需要是溫熱的。將蠟在雙耳鍋中加熱融化,注意不要過熱,因為蠟是易燃物。當融化蠟的時候,將你的葫蘆放到保溫爐上(170~180華氏度),並加留意,因為葫蘆也是易燃的。


葫蘆從下架到工藝品都經歷了哪些


蠟融化後,摸一下你的葫蘆,如果它摸起來是熱的或有些燙,說明可以上蠟了。戴上手套免得意外燙傷。仔細的將蠟澆到葫蘆裡並旋轉葫蘆,以使得蠟覆蓋整個內表面。將多餘的蠟倒出來。融化了的蠟也可以用熱的刷子進行塗抹。讓葫蘆自然冷卻,蠟就上好了。

如果你準備用葫蘆盛放食物,用菜籽油或色拉油在內壁上刷幾層亮油,每刷一層後等幾分鐘讓它被葫蘆吸收,然後將多餘的油擦乾淨(用這種方式加工的葫蘆可能需要用肥皂和水反覆洗手)。讓它自然風乾。平日裡隔一段時間就再上一次油可以延長葫蘆的使用壽命。

葫蘆修飾


葫蘆從下架到工藝品都經歷了哪些


如何修飾你的葫蘆不要受限於你的想像力。如果你缺少想像力,也不要害怕。有很多葫蘆工藝師很樂意分享他們的想法和技術。我不斷的被那些來自葫蘆的藝術創作感到驚異,創造它們的人是多麼知識淵博又胸懷寬廣!

可以在木頭或皮革上做的任何事情都可以用於葫蘆。葫蘆上的孔洞、瑕疵可以整合到你的設計中、忽視或者用木工填充劑進行彌補。疣和凸起部分通常比較軟,可以打磨掉。

葫蘆從下架到工藝品都經歷了哪些


記住葫蘆是一種天然果實因此具有非理想性。但這也是使得每個創作都很獨特的原因。

顏色可以通過繪畫、水墨、著色或浸染等方式上到葫蘆內外表面。墨水和鋼筆簡單易用。著色和浸染不會蓋住葫蘆天然的斑點和花紋。皮革顏料因其透明性和透徹的光澤是極好的浸染用料。但是皮革浸染的葫蘆需要用封底漆,並不能放在太陽底下,以免顏料滲出和褪色。丙烯和油畫顏料提供了無限的色彩選擇,在繪畫之前不需要對葫蘆上底漆。

葫蘆可以切割出各種引人入勝的形狀。可以加上金屬或織紋感的末道漆。雕刻技法可以使葫蘆成品富於紋理、更加漂亮。設計圖案可以用烙畫筆或迷你噴槍繪製上去。

編織、纏裹、圍邊和編網手法可以用來加工葫蘆邊緣或創造出特別的效果。膠粘材料,如粘貼畫也可以被使用。

葫蘆可以拼裝在一起做出不同外形。塑模或紙漿黏土可以造型並貼到葫蘆表面作為裝飾。很多自然的物體,如羽毛、珠子、種子、貝殼等,都可以用來裝飾葫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