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東西方建築之美,西安五星街天主教堂,沉澱303年春秋


它是西安現存最悠久的天主教堂,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已走過303個春秋;它融和東西方建築之美,兩種完全不同的建築風格和諧共生。它是位於西安五星街的天主教堂,當地人更多稱它為:南堂。不同於西安那些知名景區,外地遊客對南堂知之甚少,更多來這裡的遊客是西安本地市民,也正因如此,南堂絕大多數時間是寧靜的。

南堂始建於清朝,但天主教來到中國則在更久遠以前。在南堂庭院的一腳佇立著一塊《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它是西安碑林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之一,也是國寶級文物。上面記載了唐代景教在中國的傳播情況。在1400年前的唐朝,執政者能夠允許國外宗教在中國傳播,足以看出唐代的開放包容與文化自信。

佇立在這裡的碑石是仿照碑林博物館的原碑等比例複製。石碑上的盤龍、蓓蕾、蓮花、祥雲等有著濃濃的中國元素,東西方的文化碰撞交融在1400年前的盛唐已經開始。

1716年,意大利籍傳教士馬戴弟主持西安教務時,在城內購地築院建堂,成後即為天主教陝西總堂。從二十世紀起,這裡曾先後創辦玫瑰女子中小學、若瑟男子小學、安多尼醫院和瑪利診所。看過電視劇《白鹿原》的朋友可能還記得,電視劇中講到的1926年西安圍城時候的傷兵醫院就是這裡。

南堂的修建延續了中西式兩種建築元素共存的思想,第一眼看去你會感覺南堂與很多常見的教堂一樣有著濃濃的羅馬建築風格,但當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傳統中式元素無處不在。

漢字“天主教”三字剛勁有力,四周的圖案紋飾精雕細琢。花瓶、牡丹、石榴、蝙蝠、金色的雲紋更是中國自古就有的祥瑞紋飾。

下方的歐式鐘錶四角各有一隻蝙蝠,因為蝙蝠睡覺大多是倒掛,刻在這裡寓意“福到”。興於西方的天主教到了東方被人們賦予了自己的美好願望。

教堂正面兩側的照壁是典型的中式傳統建築風格,瓦片頂,簷下以掛落裝飾,壁畫精美,梅蘭竹菊四君子的紋飾佔據了絕大部分空間。

如果說教堂的正面還能看到西方元素 ,那麼到了側面以及屋頂則完全看不到任何西方建築的痕跡。桶瓦覆頂,博風和屋脊都有著精美的磚雕。教堂的磚木混合構造,屋架是中國傳統的抬梁式。藍天白雲之下,如果只看屋頂的精美磚雕,恐怕我們很難將這裡與教堂聯繫在一起。

沒有任何的矯揉造作和格格不入之感,將巴洛克建築與中國傳統建築在平面佈局、造型風格上到到極高的融入與相得益彰。南堂是西方文化融入東方智慧的一個縮影。

如此精緻的建築是誰設計建造的呢?翻閱資料並沒有找到答案。經詢問教堂工作人員得知:南堂的設計者並不是什麼名家,只是普通的建築工人,他們不懂中西方建築的思想,只是憑藉著自己的經驗與想象創造出了這座與眾不同的建築。

303年的風霜雨雪,花開花謝,南堂已經成為西安人最為熟知的教堂。拋去宗教信仰,只需要在南堂小坐一會,你便會感覺身心安寧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