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學到正宗的堪輿之學

寫易半年多,從河圖、洛書、八卦、五行、納甲、納音一路寫來,直到寫堪輿學說。舉一反三,把河洛數理、八卦象數理反覆論述。期間,很多易友一路跟隨關注,欣慰的是,很多易友取得了收穫,想通了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我也從大家評論中學到一些東西,共同進步。本文就跟大家來交交心。

一路寫來的過程中,得到大多數朋友的支持,當然也少不了一些人的詰難、謾罵、諷刺和嘲笑。想著自己悟出的一些東西,無私奉獻出來還要受到抨擊,所以有段時間,我的脾氣特別差,這裡給大家道個歉。

昨天提到專欄問題,看到大家還是希望我寫。當然,我要花一段時間精心打磨,把真才實學奉獻出來,才對得起朋友們。我不會去賺粉絲們的錢,我研究專欄規則後,會盡可能把最大的分銷佣金返還大家。讓粉絲能通過我的文章,不但能學風水知識,還能賺錢,這是我最大的目標。也是我學《道德經》和《黃帝陰符經》悟出的人生道理。

寫風水半年,應該梳理一下。風水學說,是我國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個人喜歡稱之為堪輿。堪輿有其文化源流,有其哲學基礎和科學成分。現在很多人認為,哪個方向放兩盆水生植物,安放個魚缸,擺放個水晶就叫風水。我認為不是,這只是起到美化環境和心理暗示的作用。就跟醫院給病人開些安慰劑一樣,心理作用大一些。正因為這些,導致很多人認為風水是迷信。

什麼是堪輿?有哪些內容?為什麼外國沒有這樣的文化?我說過,學風水要先學易,易學就是堪輿的源頭。易學是大道之源,群經之始。我們先來說說風水易學的源流。

早在三皇五帝的時候,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而畫八卦。應該是先有數後有卦。首先有陰陽爻,後有四象對應河圖,四象生八卦橫圖。

如何才能學到正宗的堪輿之學

在後天八卦之前,是沒有出現過先天八卦圓圖的。是後來陳摶傳邵雍才規而成圓,後來假說是伏羲所作。但是在孔子的《易傳》中是描述過先天八卦的。先天八卦就是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講的就事物一分為二的道理。

個人覺得,易經有這麼大的生命力,很有可能走的是陰陽兩條線,一條是周易後天八卦,致用於社會人事的顯性的陽線,在儒家發揚光大。另一條可能是以先天為體追求大道的隱性陰線,在道家內部傳承。

有了先天八卦橫圖就有了卦數,為洛書奠定了基礎。有了河圖有了四方和五行。伏羲教民辨陰陽。後面神農氏就利用河圖數和先天八卦,依卦象推演,教民製造器物,用卦理教化百姓。用易就開始了,這個階段很可能就是連山易。但是夏朝之前是什麼樣,考古都沒有證據。

如何才能學到正宗的堪輿之學

黃帝戰蚩尤時,命風后演奇門,自此戰無不勝。奇門被認為是歸藏易的開端。後來在姜子牙和張良手上演變實用的謀略和兵法,屢有奇驗。實際上奇門遁甲也是玄空風水的理論來源,所以說,玄空並不空。

後來,黃帝命大撓作甲子,容成制曆法。五術推年紀曆就有根有源。再到大禹治水,傳說出洛書,又演成洪範九疇,五行理論得到發展。陰陽相對和方位已確立。實際上在北宋以前,河圖洛書是相反的。宋朝之後才是現在的樣子,確實難以考證。

周文王拘而演後天八卦,為易的應用奠定了基礎。老子寫《道德經》,帶來了無極的概念,開啟時空探索的開端。孔子作《十翼》,易理致用得到了大力推廣。漢代鄒衍推五行之氣,定生剋制化,寫大衍之數,將易理又導向了易數。

如何才能學到正宗的堪輿之學

以上是易學發展的脈絡。晉朝郭璞首開堪輿立著的先河,《葬書》一出,堪輿理論有了鼻祖。加上黃石公的《青囊經》,更是把河洛數理應用於堪輿。使堪輿理論有了易學根源。

唐朝楊公寫出《撼龍經》、《天玉經》、《青囊寶照經》、《青囊奧語》。將堪輿學說帶入鼎盛時期。宋朝周敦頤又根據《易經》與《道德經》,創立了《太極圖說》,樹立了陰陽對立統一的觀念。張載提出氣為萬物本體,陰陽對立而變化始生。後來邵雍恢復先天易,著《皇極經世》,將易學帶入另一個高峰。

如何才能學到正宗的堪輿之學

從此,後學皆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為求學宗旨。養生擇葬漸漸成為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後來又有曾公安、廖金精、賴布衣等名家輩出。再到蔣大鴻得無極子傳而出《地理辨正》和《天元五歌》。慢慢堪輿之學流派眾多。有三合、三元、八宅、九星、納甲、天星、玄空等派別。

什麼是堪輿?包含些什麼內容?簡單來說,堪輿分為巒頭和理氣兩大部分。巒頭,用現代的說法,就是大地山川的自然科學。就是古人對所居住的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山川大地的觀察和體認。風水學說,更是將山川大地擬人化。比如我們講的父母山下來的入首,就是胎息

理氣就是利用易的象數理進行時空推演的應用。認為時空是交感,時間空間的並行會相應生存在其中的事物產生影響。住宅、陰墳,在使用的開始的那一刻起,就會受到周邊區域風水的影響。有了時空的推演,就可以推斷住宅或祖墳在某段時間產生什麼影響而發生什麼事。

因為堪輿之學包含範圍廣,很多理論艱澀難懂。在古代也是擇人而傳,鞏洩天機,密不外傳。所以造成各家偏執固守,比如習巒頭者和理氣者經常相互攻訐。巒頭者認為只要符合山情水意,合法大地,終久必發。卻不知道有可能是先損財傷丁後再發,或者幾代長久才發。比如王長慶的祖墳山水那麼好,也是三代六十年後在他手上才發。

習理氣者,也諷刺巒頭者愚昧無知,以為葬得其時,就可大發。更有甚者,認為只要坐到旺山,立個旺向,就萬事大吉了。但是,很可能好遠轉瞬就煙消雲散了。

只注重巒頭而不重理氣,單注重理氣而不顧巒頭,都是要不得的,陰陽要相兼。學了《黃帝陰符經》,就應該知道。陽要陰蓄,陰要陽攜。堪輿最重要的法則就是:獨陽不長,孤陰不生。

做風水肯定要巒頭理氣並重。首先要用巒頭,尋龍點穴,使砂情水意處處合法。再用理氣,格龍立向,使天時、地利二者兼收。好了,囉嗦太多,後面準備寫天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