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杀胡口”到“杀虎口”的变化,讲一个古关和两个古堡的故事


这里曾是有着千年历史的重要关口,军事地位十分重要。这里曾是明朝在“隆庆议和”以后开放的重要马市之一,贸易地位十分重要。而到了清朝,这里又成为了当时的"第一税关",可见其经济地位的重要。同时,这里还是我国传统民歌《走西口》中的西口所在地,它见证和记录了昔日贫苦人民为了谋生流落口外的悲惨生活。它就是我今天要特别介绍的我国长城沿线上一个重要的关口—杀虎口。

杀虎口地处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卫镇约10公里处,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地形十分险峻,两山之间开阔的苍头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至今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经由此地,为晋蒙两省交接处。

杀虎口古称参合口,唐朝称白狼关,宋朝称牙狼关。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刺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据《朔平府志》记载:杀虎口"其地内拱神京,外控大漠,实三晋之要冲,北门之扃钥也","扼三关而控五原,自古倚为要塞"。上千年来,它见证了汉伐匈奴、唐战突厥、宋驱契丹、明御内蒙古、清平喀尔丹等数千年的金戈铁马、烽火狼烟。


作为边关上的一个重要关口,到了明隆庆五年,随着“隆庆议和”事件的进程,这里又成为中原与内蒙的集易中心。

嘉靖二十三年,明于长城南百余步之处,筑杀虎堡一座,城堡周长二里,高3丈5尺,只开南门,并筑瓮城。万历二年(公元1577年)砖包,城周为1公里,高11.7米。当初西城墙和南门外还分别置三门大铁炮,炮口直视关外,防守十分严密。图为开发前杀虎口堡保留下来的旧民居。

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5年)在杀虎口堡外另筑新堡1座,名"平集堡",长、宽、高、厚都与旧堡同,两堡之间又于东西筑墙相连,构成了一个目字型城堡,成为全国明长城沿线独一的古堡建筑形式。图为未经修复的平集堡堡门


图为平集堡堡门上保存完好门匾,中间“平集堡”三字清晰可见,十分珍贵。

平集堡堡墙下的民居

到了清朝,康熙在三次亲征喀尔丹部的战争中,这里又成为了清军的大本营,十多万大军从这里走向前线,而负责运送粮草的又是十几万,人来车往,络绎不绝。特别是到了康熙三十五年(1697年)十二月初三,康熙皇帝平定喀尔丹部落之后从此归来,为了缓和两个民族的关系,将长城沿线的杀胡口、阻胡堡、虐胡堡、败胡堡等与“胡”相关的堡、关、口全部更名为“虎”。

而作为中原与蒙古、新疆、俄国贸易的必经之路,在清顺治七年开始,这里设立户部抽分署,后人称税务监督公署,直属户部所辖,是当时全国38个税关之一,也是山西唯一的常关。清极盛时期,关税日进“斗金斗银”,清末年关税收入还有13万两之多。从设立到民国28年倒闭,这里曾是中国存在280年的税关,从此可见其经济地位也是同样的重要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杀虎口关城是为了旅游开发而近年重修的,它的修建也曾一度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争议,在此我们不做探讨,它在这里我们所看到的杀虎口堡和平集堡则基本上保留了原貌。


游客们在修建的关楼城墙上参观游玩

当我用无人机从空中俯看杀虎、平集这连环双堡,感觉并不大,但据资料介绍,它在最繁华时,这里曾先后设立了八大衙门,即户部抽分署衙门、中军都司衙门、协镇衙门、驿传道衙门、巡检司衙门、副将衙门、守备衙门、千总署衙门。与此同时,堡内庙宇多达50余座,住户近3600户,人口达到近4万人,可谓是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人丁兴旺。

杀虎口堡里的古戏台

除了两座古堡外,在杀虎口堡周边还保留了明清时期的两座石桥,其中广义桥明代建、通顺桥为清代建,同样珍贵。

古老的广义桥

如今,堡内原来的居民搬到了新村,而两座古堡也正处在开发阶段,就让我们共同关注它的变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