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剛、果敢、勇猛:張徹和他的抗戰電影

陽剛、果敢、勇猛:張徹和他的抗戰電影

陽剛、果敢、勇猛:張徹和他的抗戰電影

張徹

縱觀香港戰後的抗戰電影,尤其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有一位導演不得不被提及,那就是“陽剛美學派的倡導者”——張徹。在他輝煌的武俠導演生涯中,卻集中拍攝了五部抗戰電影,這些抗戰電影展現出一種異於香港同時期出現的抗戰喜劇、抗戰愛情及抗戰歷史片的風格和氣質。他把男性的果敢、赤裸的肌肉和勇猛的武打動作當做影片的表現重心,呈現出一種另類的陽剛風格派抗戰電影。

張徹與抗戰電影的緣起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張徹導演以《大刺客》《獨臂刀》等一系列武俠電影,奠定了其在香港一代武俠宗師的稱號。1976年,張徹執導的影片《八道樓子》,成為他拍攝抗戰影片的濫觴之作。隨後,張徹陸續拍攝了四部此類型的影片。這些影片無一例外地都表現了日軍侵華期間,中國軍隊和民眾反抗日軍暴行、保家衛國的

歷史事件。

阳刚、果敢、勇猛:张彻和他的抗战电影

《獨臂刀》

那麼,是什麼促使張徹由武俠動作片的世界轉向了對抗日題材電影的關注呢?這和張徹的政治身份密切相關。這一切疑問都要從張徹青少年時期的成長環境及人生經歷說起。

張徹,本名張易揚。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十四五歲的張徹正讀中學,受當時環境的影響,他也隨同學參加抗戰,到四川做流亡學生,完成中學學業,後憑藉家庭的軍政界背景,進入了重慶的中央大學,讀法學院政治系。

但當時的學生風氣左傾,都忙於救亡運動,張徹也受其影響,無心向學,一度熱忱搞音樂,後輟學加入社教工作隊。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張徹又回到當初讀政治系的軌道,並受到國民黨政要張道藩的提拔,被任命為文化運動委員會的專員。1949年,國民黨內戰失利, “出於對自己政治操守的考慮, 他接下了去臺灣拍《阿里山風雲》的工作,順道去了臺灣,後得蔣經國提拔,成為總政治部的專員。”張徹初入官場不久,便識盡政治權利鬥爭的內幕,於是,內心萌發脫離政治的念頭。

對於這時期的何去何從,張徹這樣描述:“搞電影吧?在臺灣搞,又怎能擺脫政治關係?故此,我從頭就沒有打算過在臺灣從影,要從影就要離開臺灣。去大陸,在當時有政治操守的問題,故只有去香港一途!於是,我以非黨員不能任職國防部為由,辭職來港。”

由張徹青少年時期的這段成長經歷可知,張徹少時便是一位懷有強烈愛國之心的熱血青年,抗日戰爭這樣重大的歷史事件,在其生命中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影響。在他後來拍攝的武俠片和抗戰片中,經常出現的血腥、廝殺、打鬥、死亡等暴戾的一面,對這些場面刻畫的真實性,足以說明戰爭時期的經歷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在國民黨內的任職經歷,使其深刻認識到自己對電影的熱愛遠勝於對政治的追求,為擺脫政治影響,張徹無奈之下選擇去香港。受早年黨派身份的影響,張徹拍攝的一系列抗戰電影中,多是站在國軍的立場,頌揚國民黨在抗日戰場上的無畏犧牲和堅強領導。

由此可見,張徹遠離臺灣香港從影是無奈之舉,而青年時代又受到抗日戰爭的深刻影響,使他在後來的電影創作中多次涉及抗日題材。

張徹對抗戰電影的表現,還源於他對電影中的“暴力”一詞的獨到領悟和特殊解讀

。他提到:“電影是表現人生的,人生中有暴力,電影中當然會有反映”。而抗戰題材又是容納暴力元素的集合體,張徹不自覺追求暴力的潛意識,在《八道樓子》、《上海灘十三太保》等抗戰電影中都有充分的體現。血腥、打鬥等暴力場面,在他絕大部分影片中都能找到影子。

張徹的五部抗戰電影

進入了1970年代後期,張徹導演在拍攝武俠動作片的間歇中,開始關注抗戰題材電影的製作。

從1976年的《八道樓子》開始,陸續又拍攝出《海軍突擊隊》《上海灘十三太保》《大上海1937》以及《過江龍》等四部抗戰片。其中《八道樓子》《海軍突擊隊》《上海灘十三太保》在臺港地區拍攝,後兩部在內地拍攝。這種空間地理轉向,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其對抗戰電影的表述。

阳刚、果敢、勇猛:张彻和他的抗战电影

《八道樓子》

1976年上映的《八道樓子》,是張徹導演拍攝的第一部抗戰電影。本片由他自己組創的長弓電影公司製作,邵氏負責發行,集合了姜大衛、狄龍、陳觀泰、傅聲、戚冠軍、白鷹等眾多明星。影片講述了抗戰期間,國軍七人誓死守衛軍事要點——八道樓子的故事。1933年4月,日軍攻佔北口,七位國民黨勇士以無比頑強的精神,抵抗配備飛機大炮的日軍聯隊。七人雖然負傷,但仍力戰五晝夜,終因寡不敵眾,先後壯烈犧牲。面對誓死抵抗的七位戰士,日軍將領亦為之肅然起敬,立碑“支那七勇士之墓”,紀念力戰而死的壯士。

阳刚、果敢、勇猛:张彻和他的抗战电影

影片開始便是日軍與國軍的戰役,經過一場廝殺後,與敵軍對抗的國軍只剩下七人。他們立志要憑一己之力守住八道樓子這個重要據點,七人經歷了偽蒙軍兩次偷襲和日軍的兩次大戰,殺死了成百上千的日軍和偽軍,表現出他們視死如歸、保衛國家的舉動和信念。導演對影片中人物的刻畫採取了人物群像的方式,並沒有突出表現其中某一個人。影片在表現戰役的間歇處,用穿插閃回的方式分別向觀眾介紹了七位英雄的身份、背景, 以及他們參加國軍抗戰的原因。這場堅守八道樓子的艱難任務,被七個英雄堅實的胸膛和肩膀扛住了, 影片結束時七位英雄都倒在敵軍的刺刀下,即便死了也要守住青天白日旗的決心讓觀眾潸然淚下。

在張徹拍攝的一系列抗戰電影中,一般都傾向於以群像的方式刻畫人物,他似乎絲毫不吝惜片中男主人公的死去,他們的犧牲成就了最後抗爭的勝利,這種表現在《八道樓子》中尤甚。

阳刚、果敢、勇猛:张彻和他的抗战电影

本片於臺灣的臺中取景,臺灣軍方還派出支援部隊、坦克車、大炮、飛機等協助拍攝,並邀請了一批抗日將領擔當顧問,可見影片製作的嚴謹程度。本片之所以選擇在臺灣拍攝也是出於當時兩岸三地政治因素的考慮,張徹把表現抗戰的黨派設定為國民黨,加之張徹和蔣經國的特殊關係,使得該片拍攝伊始便獲得臺灣政界、軍方和電影節等諸多方面的重視。影片上映後,於同年獲得第十三屆臺灣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項。

阳刚、果敢、勇猛:张彻和他的抗战电影

《海軍突擊隊》

或許是受金馬獎的鼓勵,張徹導演緊接著在1977年,再次拍攝了抗戰電影《海軍突擊隊》。本片依然由張徹自組的長弓電影公司出品,邵氏負責發行, 邵逸夫監製, 匯聚狄龍、傅聲、姜大衛、劉永、戚冠軍及施思六大巨星領銜主演。影片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侵佔上海為背景,講述中國海軍和日本海軍在海上的較量,儘管中國海軍力量薄弱,但最後仍取得了勝利。他們混進日軍炮艇內部,拉開手榴彈炸燬了日軍強大的艦艇,與敵人同歸於盡,以犧牲個體的方式成就了戰爭的大局。

本片是張徹乃至整個香港抗戰電影中鮮少表現海、空協力對抗日軍的影片,適時地補充了中日戰爭中除陸地以外的其他抗戰方式。我軍明知日軍裝備強大,依然勇於衝向前,而不是掉頭躲避,這種忘我的反抗精神直到現在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阳刚、果敢、勇猛:张彻和他的抗战电影

《上海灘十三太保》

進入1980年代,張徹編導了《上海灘十三太保》。該片是根據歷史上真實的“高陶事件”為原型創作而成,由長河電影公司出品,演員陣容異常強大,雲集了王羽、陳觀泰、姜大衛、狄龍、李修賢、劉德華、戚冠軍等大牌明星。該片講述了以國民政府外交部亞洲司長高宗武為原型的高先生和以上海大亨杜月笙為原型的沈剛夫、萬墨林等上海十三太保護送密件前往香港而與日軍進行的抗爭故事。影片的時間集中在一夜之間,隨著高先生躲避地點的不斷轉移,敵我雙方的追逐和對抗場面接連出現。影片從頭至尾,一直處於兩派人物的血腥搏鬥中,對抗情節絲毫未停,十三太保們輪番上場,一個死去,另一個及時出現,節奏控制的恰到好處,不失為一部較好的抗戰動作片。

阳刚、果敢、勇猛:张彻和他的抗战电影

1986年,張徹首次來中國大陸拍片,連續拍攝了《大上海1937》和《過江龍》兩部影片。在演員方面,選用內地一批京劇武生擔綱主演,有徐小健、董志華、王響偉、穆立新等,都是筋強骨壯的年輕人,腰腿功夫紮實,功架瀟灑漂亮,頗為新穎。

阳刚、果敢、勇猛:张彻和他的抗战电影

《大上海1937》

《大上海1937》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和香港三羊影業公司出品,演員大都是內地影星,影片根據歷史上的真實事件改編。1937年, 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國,同年8月佔領上海。19

30年代的上海,由於租界的影響,黑社會頗具勢力。在這民族危難的關頭,幾個黑社會頭子,所謂的“上海三大亨”各自有著不同的表現:年紀較大的黃金榮閉門謝客,稱病不出;舉足輕重的杜月笙出走香港;杜月笙的結拜兄弟張嘯林則當上了經濟漢奸,大發國難財。他們對待日軍的三種態度影射了當時很多中國人的心態,有人革命,有人投敵,部分人保持中庸,赤裸裸地描繪出了戰爭時期不同人們對待戰爭的不同立場。

該片在香港上映後,票房慘淡,觀眾的反響也一般;相反,該片在內地上映後,卻取得了異常火爆的反映,票房飄紅。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年輕一代的香港觀眾生活在遠離內地的港島,並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也無法和戰爭時期的人們感同身受,因而無法形成認同;另一方面,由於這批演員全部都是張徹選自內地的武生新人,他們在香港鮮為人知,影響和號召力不足,致使這部影片在香港票房萎靡。

阳刚、果敢、勇猛:张彻和他的抗战电影

《過江龍》

1987年,張徹製作了影片《過江龍》。該片由香港的長河和內地的峨眉電影製片廠出品,依然沿用《大上海1937》的原班主演。影片講述了1936年的四川地區,成都川軍師長劉紹基與日本侵略者暗中勾結,欲納川劇名旦花雲舫為妾。同劇團的穆小樓和曹玉昆皆心儀花雲舫,玉昆為保護雲舫慘遭殺害,小樓刺殺劉紹基為國除害,並協助雲舫成功逃到重慶,自己則犧牲了寶貴的生命。在張徹拍攝的抗戰電影中,第一次出現了女性主角,男人們為保護女主角花雲舫免遭賣國賊軍官的侮辱而大打出手,最終殺死漢奸劉紹基。影片借拯救女主人公的機會,除掉了賣國者劉紹基,在某種意義上保護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達到了反抗日軍的目的。此外,影片開頭羅文演唱的歌曲氣勢豪邁、曲調優美,如同江水一般綿延不絕,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張徹導演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中後期攝製的五部抗戰影片,穿插在他的武俠動作片的拍攝之中。縱觀這些抗戰影片,或多或少受其武俠片的影響,與之呈現出一些相似的特徵。

抗戰電影和武俠電影的內在聯繫

武俠片導演張徹拍攝的抗戰電影,儘管在他一生執導的近百部作品中所佔寥寥,但對20世紀七八十年代拍攝的香港抗戰電影來說卻意義非凡。

張徹的武俠片和抗戰片表面上看毫不相干,實則聯繫緊密,單從二者在影片內涵、人物形象、動作設計中就可窺得一二。

首先,在影片內涵方面,張徹的抗戰電影和武俠動作片有著很深的內在聯繫。抗戰電影本身飽含了創作者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懷,尤其在張徹的抗戰電影中,這種情感借男性陽剛身軀和勇猛的行動表現得淋漓盡致。

如《八道樓子》中七位愛國志士面對強敵進攻,為力保軍事據點與日軍廝殺到最後一刻。其中一位戰士,在被日軍用槍掃射後,拼盡最後一絲力氣扶起那杆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人倒旗幟不倒。反觀張徹的武俠動作片,雖然未曾涉及國與國、族與族之間的紛爭,但片中表現的江湖恩義,一樣讓俠士們不惜性命,捨身維護。如《獨臂刀》中的方剛 (王羽飾) 大俠便是一個例子。

阳刚、果敢、勇猛:张彻和他的抗战电影

香港,作為一個曾經的殖民地,從一個漁村演變成一座大都市,無論政治、經濟還是社會風俗方面都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它始終生存在一個沒有歸屬感的狀態下,這種沒有歸屬感帶來的不安和焦慮又讓他們試圖去尋找一種精神家園。所以, 香港的武俠文化為什麼如此發達,實際上就是在殖民文化中尋找一種愛國自尊的心理平衡”。這很好的解釋了張徹早期的武俠動作片和後期抗戰電影的淵源。因為,在本質內涵上,兩者都有著對傳統國族文化的共同追求——

俠義和愛國

其次,在人物刻畫上,張徹的抗戰電影和武俠動作片的主角多為男性,他們為報國恨、家仇和強敵展開激烈對決,最終拯救家、國於危難之間。相反,女性形象卻鮮少出現。

張徹曾說:“女性電影自有價值,但動作片必屬男性電影,之所以有這樣的偏見,是因為自古以來皆由男性負責戰鬥任務,現代雖有女兵,也只是輔助任務,並非從事戰鬥,也未有帶兵打仗的女軍官,從總司令、軍長到連長、排長都沒有”。張徹導演在自己的影片中,嚴格遵守了這一創作上的“偏見”。

阳刚、果敢、勇猛:张彻和他的抗战电影

《大刺客》

無論是在《大刺客》《獨臂刀》,還是在《八道樓子》《上海灘十三太保》中,兩類電影都是以硬朗、陽剛的男性作為主要表現對象。電影“畫面中充斥著各種武打招式、袒胸露肉, 並且動輒見血:噴的,射的,湧的,淌的,血肉紛呈,令人眩暈,而女性被排擠到邊緣和配角的地位”。即便部分影片中出現了一兩個女性角色,她們也僅僅只是作為交待情節的配角人物出現,絕不會成為影片重點表現的對象。在這些影片中,女性的存在,甚至給男性帶來了危機,像《獨臂刀》中的齊佩兒一氣之下砍掉師哥方剛的右臂;《過江龍》裡,花雲舫的存在對片中男性來講本身就是一個難逃的厄運,男主角曹玉昆為保護花雲舫而慘死在敵人手下等。

所以,這兩類電影中多由男性揹負大至國家,小到幫派、個人的危難和責任,他們為解決各自的困境和強敵展開激烈打鬥,最終逃脫困境,取得勝利。

另外, 張徹影片中的男性英雄大都具備一種悲壯感。無論是戰場上的英雄,還是江湖中的英雄,都時刻流露著對生、死的表現和討論,他打破了影片中英雄不死的神話。

像影片《大刺客》《八道樓子》等,英雄雖然以一己之力殺死了眾多敵人,但是,影片最後依然難逃被對手殘暴殺死的下場。鏡頭下的英雄情感熾熱,男性性格強猛而少轉折,面對強敵時多以悲劇收場。

阳刚、果敢、勇猛:张彻和他的抗战电影

張徹影片中的英雄正和他自己升任導演的歷程一樣, “由於懷才卻不見用於當世,空有滿腔赤誠,但受制於環境的侷促與命運的捉弄,所以在雄偉豪放中,總帶著一絲悲愴和憤慨”。雖然在他諸多的作品中,抗戰影片沒有引起人們足夠多的關注,卻仍能從側面反映出張徹作為一位武俠導演的男性英雄氣概和強烈的民族情感。

第三,在動作設計方面,與其武俠片相似,張徹的抗戰電影也傾向於冷兵器時代的刀劍對抗和赤手空拳的功夫

如影片《大刺客》中,聶政掏腹剮目的動作設計血腥悲壯;在《金燕子》片中, 金龍幫的分屍之刑、剖腹挖心等設計,更讓觀眾感到觸目驚心。影片中更有被誣偷鵝的孩童利刃切肚、其父遭刀口貫腹等場面,而這些受害者無論自殘或遇害,也往往是被剝去上衣, 裸胸露肉地展示鮮血淋漓的傷口,強調出張徹的一貫動作設計的特色。即便在抗戰電影中男性主角們使用了手榴彈和手槍、機槍等現代化武器,但英雄們在最後一刻往往都是掄起刀劍和敵人對決,英雄最終血濺全身、英勇倒下。或許只有冷兵器的動作設計才會把男性陽剛的一面發揮到極致。

阳刚、果敢、勇猛:张彻和他的抗战电影

《金燕子》

而現代化的手榴彈、手槍,會讓英雄們死的太迅速,他們還未展現勇猛陽剛的動作便已倒下, 這不符合張徹塑造英雄人物的程式, 故而傾向於刀劍和拳腳的冷兵器動作設計。張徹導演在談到“赤膊上陣”時, 說到:“這種動作設計表現了男性的豪勇, 因為英雄常不免以一敵眾,展示強壯的肌肉,可以增強其說服力”。

從整體而言, 這兩類影片的“武打動作主要是硬橋硬馬, 注重男性的雄健感, 以及血肉暴力感, 壯男裸胸露肉, 是張徹影片的招牌”。張徹在影片中,集中較大段落表現男性角色的武打動作、場面的陽剛路線,大大扭轉了以往港片的柔弱風格, “開創了此後長期以男星為首的港片主流傾向, 這方面的影響是胡金銓及其他導演不可及的”。香港影評人石琪評價張徹說:“他是香港電影的一代梟雄,大開殺戒,亦是破舊立新的造反派革命家”;香港文學家李碧華評價張徹武俠片時說:“雖然他的電影血腥、暴戾、陽剛、一切的廝殺均漠視人類的生理結構與體能, 十分神話。但張徹導演的電影肯定浪漫。”

結語

縱觀張徹近半個世紀的電影生涯,觀眾除了看到表面上的刀光劍影、血腥暴力外,也不能忽視深藏在武俠片和抗戰片背後的內在聯繫,對家國情懷的關注、對男性英雄的刻畫以及片中獨特動作的設計等。無論是在武俠動作片還是抗戰電影中,都匯聚了對男性、英雄、生死、血腥、忠義等因素的表述, 這恰恰和其武俠電影的表現如出一轍,這也很好地解釋了作為武俠片一代宗師的張徹,為何屢屢在電影中涉及抗戰題材。

正是因為張徹的抗戰電影帶有其武俠動作片的陽剛、暴力, 使得他的作品與香港同時代的其他抗戰電影呈現出迥異的特色。從他的作品裡面, 我們更能夠感受到抗戰電影中, 男性勇猛抗敵的愛國精神和誓死保家衛國、捨身取義的高尚情懷。可以說, 張徹的抗戰片擴展了香港抗戰電影的表現範圍,極大程度上渲染了影片的血腥、暴力氛圍,也把男性英雄的抗戰形象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他為

香港抗戰電影做出的貢獻不可忽視, 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姜慶麗

1989年生,山東臨沂人,電影學博士。2019年6月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現任教於天津師範大學音樂與影視學院。

E N D

商務及相關合作聯繫 ◇gangqinshi01 (添加時請註明身份)

已同步入駐以下平臺

今日頭條 | 企鵝號| 百家號 | 微博

一點資訊| 界面| 搜狐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