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船隻進入印度洋不從印尼穿過去而要走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之外,印尼的巽他海峽、龍目海峽,靠近東帝汶的翁拜海峽都是溝通印度洋-太平洋的交通要道,哪條路離客戶近、具備適航條件就走哪裡,馬六甲海峽更加繁忙是因為其自身優勢。


為什麼中國船隻進入印度洋不從印尼穿過去而要走馬六甲海峽?

航路交通繁忙示意圖

之所以馬六甲海峽走的更多,部分因為這條水道更加經濟,離客戶(中日韓、蘇伊士運河、波斯灣)更近,也因為新加坡這個城市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轉口港,本身即是重要的中轉加工站。新加坡是東南亞最重要的海事中心,社會穩定、配套設施完善、服務水平高、港口效率高,很多船舶願意在這裡停留,如船舶維修保養、船員的倒換班、培訓等等都優先選擇新加坡。
為什麼巽他海峽走的相對較少呢。巽他海峽天生條件不好,海峽最窄處24千米,海峽東部最淺處僅20米深,走不了馬六甲海峽(最淺處25米)的大型船隻也不會走這裡。而巽他海峽的沙洲、強潮汐和人造的障礙物如爪哇島近岸油井,都會影響到航行安全。
地理位置上,巽他海峽比馬六甲海峽唯一更近的航路是好望角方向,但優勢極微弱,從廣州-好望角,超過一萬公里的里程,途徑巽他海峽相比馬六甲海峽,僅大約有數百公里的優勢。
對於20萬噸以上大型油輪,他們通常會選擇更遠的龍目海峽,那裡最淺水深都有250米。而來自西澳的鐵礦石也通過龍目海峽運抵亞洲客戶。

為什麼中國船隻進入印度洋不從印尼穿過去而要走馬六甲海峽?

實時船舶動態。大部分亞洲好望角航線船隻仍然會選擇馬六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