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德國漢諾威農機展速覽:農機科技武裝到牙齒,中國農機企業參展減半

2019德國漢諾威農機展速覽:農機科技武裝到牙齒,中國農機企業參展減半

開幕當天大量專業觀眾前來參觀

德國漢諾威當地時間2019年11月10日,被業界稱為漢諾威國際農機展的AGRITECHNICA在德國漢諾威開幕。據悉,本屆展會有來自全球52個國家的2800多家企業參展,覽面積近40萬平米,使用了漢諾威展覽中心的展館多達23個。

根據主辦方DLG給出的信息,本屆展會將持續到當地時間的11月16日,預計將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45萬多名觀眾到現場參觀。而本屆展會的主體思路是,聚焦全球農業,關注區域發展,突出創新和智慧,適應世界各地農業區域特色。

作為中國第一批專業觀眾,農機君赴前線打探第一手資料,為中國觀眾接下來的參觀提供簡單的情報。由於時間有限,農機君專業知識不足,所提供情報不全面,還請大家有更多的信息在評論區留言補充。

農機產品創新性,直指科技邊界

2019德國漢諾威農機展速覽:農機科技武裝到牙齒,中國農機企業參展減半

約翰迪爾的680馬力無駕駛室無人電動拖拉機

隨著科技進步,特別是互聯網ICT和物聯網IoT的應用,給農業機械插上了智慧的翅膀。農機君之前覺得這句話無異於天方夜譚,而且農業機械效益低下,怎能用得起高科技呢?

從最近幾年的全球性農機展會來看,ICT和IoT的應用已經超乎想象。去年的意大利博洛尼亞EIMA展會上,還有很多在使用存儲卡裝載信息,本屆漢諾威展會上更多的也應用於雲端。

將最新的科技應用於農業生產領域,使農業裝備本身加裝了很多有力武器,更好地保障生產的安全和高效性,甚至延伸至對糧食市場需求變化的控制策略。

當然,我們看到的在道路領域十分火熱的新能源和自動駕駛,在農機領域的以無人農場等更為接地氣的方式落地。如本屆展會上約翰迪爾的680馬力無駕駛室無人電動拖拉機,以及更早就成為明星的凱斯取消駕駛室設計的無人駕駛拖拉機。

還有不可忽視的零部件創新,比如特瑞堡在輪胎上的科技應用,將胎壓監測和調整在駕駛室內完成,已經遠遠超過很多道路車輛。

可以看到,科技進步帶來了科技應用成本的降低,而人口日益增多對農業生產的需求不斷提升,當兩條曲線交匯的時候,新技術自然被大量應用。而且,如果未來技術進步不能夠跟得上人類增長對糧食的需求,後果將會是災難性的。

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得出另一個結論:從事農業生產很重要,農機是農業生產中最為重要的一環,農業機械行業仍然大有可為。

全面全程還不夠,更有全能助手

2019德國漢諾威農機展速覽:農機科技武裝到牙齒,中國農機企業參展減半

特瑞堡在輪胎上的科技應用

往年來說,漢諾威農機展是以高精尖為主,畢竟在老牌工業發達國家德國舉辦,大部分高端農機制造商也都集中在德國或者歐洲境內。比如最早大批量應用於市場的無級變速CVT技術,是由芬特公司在1970年代率先普及的。

以德國區域特色來看,漢諾威農機展的畜牧機械種類和企業數量,超乎很多人的預期。就像中國農機行業經常議論的一樣,設備的創新一定是來自環境的允許。一畝三分地是容不下芬特1050這樣高達500馬力的拖拉機的。

農機君本人多次到德國的農場和牧場考察,發現我國所提出的全程和全面機械化,人家德國早就基本完成了,而且也沒提什麼口號。從全程來看,從整理土地、播種、中耕管理、植保、收穫、運輸儲藏到銷售或者飼餵以及後續的畜禽廢物處理,全部實現了機械化。

所以,很多農場雖然動輒幾千畝上萬畝的耕地,也基本都是一家人就可以經營了,充其量農忙時僱傭一兩個臨時工。

從全面來看,無論是大田作物的小麥、玉米,還是土豆、西紅柿,甚至是西藍花和雞毛菜,全部都實現了機械化生產。其實也不難理解,在德國開的出租車,奔馳、寶馬甚至特斯拉都有,什麼牌子並不重要,出租車佔用經營成本並不多,因為人工成本才是最高的。

農業生產也是一樣,德國或者說世界上大部分農業發達國家,在早早實現農業全程和全面機械化後,自然會在效率上想盡一切辦法去提升。

這個時候全能助手就出現了,類似於農業生產從3.0到4.0的革新。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不少農機企業喪心病狂地將農業裝備武裝到了牙齒,比如各種對農業生產環境的監測,對機器裝備本身的反饋和調整,因為花費在裝備上的錢,可以通過減少人工投入賺回來。

中國農機更理性,學習實效並重

2019德國漢諾威農機展速覽:農機科技武裝到牙齒,中國農機企業參展減半

凱斯取消駕駛室的無人駕駛拖拉機

那麼,在這樣一個國際大環境下,中國農機企業該怎麼辦呢?

我們曾經錯誤地以為,在漢諾威農機展上劃一個很大的展位,搭建漂亮的特裝,就能讓中國農機企業留給世界一個好的印象。然而,事實證明這並未能夠提高中國農機的國際待遇。

根據我們獲得的情報,本屆展會來的中國的農機企業大約50家,雷沃阿波斯作為歐洲有基地的中國代表,領銜參展,其餘還有沃得等少數整機企業,其餘都是零部件企業參展。

而上一屆是多少呢?當時中國一拖、常州東風等多家整機企業在列,超過100家中國農機企業亮相。

中國農機企業參展較上屆少了一半。一方面是因為很多中國農機企業陷入了經營性困難的境地,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農機企業似乎清醒了,認清了和世界的差距,將更多的經費應用在更具實際效果的學習上。

農機君估計,本屆漢諾威農機展中國觀眾將會超過3000人,較上屆增長100%都有可能。參展數量減半,而參觀人數倍增,背後意味著很多。

德國農機世界聞名,而且是名不虛傳。中國農機市場和潛力巨大,舉世無雙。兩國在農機領域應有更多的交流,也確實有不少的合作項目在開展,然而農機君從內部消息得知,形式主義的多,實質性進展的微乎其微。

從這個角度來說,對中德兩國都有巨大合作空間的農業生產和裝備製造,應有更多的交流窗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