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卦丨美國中小銀行間併購經驗和啟示有哪些?

九卦丨美國中小銀行間併購經驗和啟示有哪些?

九卦丨美國中小銀行間併購經驗和啟示有哪些?

不久前,麥肯錫發佈《中國Top40家銀行價值創造排行榜(2018)》,報告稱,由於產品定價能力不足、存款穩定性不夠、資本未能高效配置、風險偏好過高等原因,未來3-5年將有數量巨大的城商行和農商行被併購。結合近期國內中小銀行出現的一些信用問題,不少實力弱小的農商行、城商行心中難免惴惴不安,生怕哪天自己成了被收購對象。

本文基於對美國銀行業特別是中小銀行併購歷史進程、模式案例的剖析,對標國內銀行業。認為未來3-5年甚至更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市場不可能出現美國銀行業那樣的高頻併購事件,但基於部分網點的合併收購行為會有所增加。

1美國銀行業併購歷史簡要回顧

1860年以前,美國沒有聯邦註冊銀行,只有州註冊銀行,1860年《國民銀行法》規定禁止任何銀行在任何地區以任何形式設立分行,不僅不能跨州,本州內也不可以。施行的是“單一銀行制”。

20世紀20年代美國商業銀行數目高達3萬家,到1929年大蕭條時期數量己經下降到2.5萬家左右,除少部分銀行因經營不善而倒閉外,大量的中小銀行被大銀行併購。

大蕭條時期的1930年,美國國會通過《格拉斯-斯蒂格爾法》((Glass-Steagall Act)),禁止同時提供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服務,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分類監管。

九卦丨美國中小銀行間併購經驗和啟示有哪些?

20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經濟發展的需要,政府開始逐漸放鬆了管制(允許銀行在本州設立分行,但跨州仍然禁止),銀行業也自發創造出了一些金融創新來對抗監管,這種創新掀起了美國銀行業併購浪潮。

一是,代理銀行制。各銀行之間簽訂代理協議,委託對方銀行代辦指定業務的一種組織形式。例如小銀行將存款存入大銀行,大銀行為小銀行提各種銀行服務。(一些小型儲蓄銀行可以不辦理複雜信貸業務,將多餘資金存入大行,類似於國內的同業存款)。

二是,集團銀行制。集團銀行制是指大集團或者大銀行設立股權公司,由該公司控制或收購多家獨立銀行。以集團持股形式併購,被稱為“持股併購”或“控股式收購”。(類似於國內的農商行省聯社形式)

1991年美國國會通過的《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改進法》允許所有儲蓄機構和國民銀行之間在銀行合併條例的範圍內進行併購。

九卦丨美國中小銀行間併購經驗和啟示有哪些?

圖一:美國銀行機構數量圖

1994年實施的《裡格爾尼爾州際銀行和分支銀行效率法案》為銀行業的全國範圍內的擴張提供條件,結束了1933年麥克法登法案(McFadden Act)對跨州建立分支機構的限制,開啟了銀行間通過併購成為大銀行的大門。八、九十代,美國共發生10億美元以上的大型併購500起左右,在併購總數中佔比不到5%,而併購資產卻高達3萬億美元,佔併購總資產的7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今,美國商業銀行數量從1.4萬家左右直線滑落至5000家左右,下降比例達65%。過去20多年中,美國退出市場的銀行平均有超過八成是因為併購整合,其中又以中小銀行為甚。據喬治·梅森大學不完全統計,美國資產少於100億美元的小型銀行數量從2000年的8000餘家降至2014年的不到600家。

總結

銀行間併購行為主要受監管政策影響,監管政策的調整受經濟發展需要、地方政府利益、行業整體現狀等多重因素影響。

由於前期行業過於分散,從數據指標看,美國銀行業數量逐步減少,規模逐步向頭部大型機構集中。

大量併購案例發生在中小銀行間,規模並不大,在經濟、金融危機期間併購頻率明顯提升。

2美國中小銀行併購行為特點

國內銀行界對美國同業併購行為的關注點大都集中在一些大銀行、大項目,例如2004年,摩根大通併購第一銀行公司(Bank One corporation),併購資產高達375億美元。2008年,富國銀行併購美聯銀行(Wachovia Bank),併購的資產高達706億美元,獲得存款430億美元。而數量巨大,形式更為靈活多樣的中小銀行或金融機構間併購卻鮮少被提及,下面我們就以幾家發展情況較好(多年連續入選福布斯美國銀行百強)的中小銀行為例,看看這些銀行是如何通過併購實現經營發展目標的。

福布斯2018 No.45安快銀行

安快銀行應該是國內銀行業最熟悉的美國中小銀行,常被奉為社區銀行典範,截至2018年該行總資產260億美元(1800億人民幣左右),筆者認為在併購交易方面安快同樣是國內銀行的榜樣。

根據該行交易統計,在所有的併購交易中該行共獲得169億美元資產,佔2018年總資產的65%。與其說安快是社區銀行乾的好,倒不如說安快銀行併購的好。除了主動併購銀行同業外,安快銀行也會根據政府安排併購一些無法持續經營的銀行同業,主要發生在08年金融危機期間。此外也會併購證券經紀公司,開展多元化經營。

九卦丨美國中小銀行間併購經驗和啟示有哪些?

除併購買入外,安快銀行並不是只進不出,也會進行賣出交易,例如將一些網點出售給別的銀行。從網均存款看可能是一些經營不善,業績沒有起色的網點,但對別的同業而言可能是營銷價值被低估或有助於降低新進者市場開發難度。此外,安快也會與金融科技公司、保險經紀公司等非銀同業進行交易,出售業務、服務等。

福布斯2018 No.24紐約社區銀行

NYCB社區銀行集團由八家銀行機構聯合(Queens County 儲蓄銀行、 Roslyn 儲蓄銀行、Richmond County儲蓄銀行, Roosevelt 儲蓄銀行, Atlantic 銀行, Garden State社區銀行, Ohio 儲蓄銀行, AmTrust銀行)組成。2018年11月,紐約社區銀行的姐妹銀行紐約商業銀行正式併入集團。集團有240家網點,分別在紐約、新澤西、俄亥俄、佛羅里達、亞利桑那。與西聯相比 社區銀行系統(CBS)相比,NYCB的分支機構在地理上並不相接,有的還距離較遠,該行併購策略中並不僅僅考慮了客戶辦理業務便利的協同效應

2018年NYCB總資產480億美元(約3350億人民幣),400億美元貸款其中300億是多住戶住宅貸款。存款308億美元年均增長6%。除聯合其他儲蓄銀行組成銀行集團外,該行還通過歷次併購交易,共獲得了348億美元的資產和256.7億美元的存款。併購資產佔2018年總資產的70%以上。可以說NYCB也是一家通過併購而來的銀行。

九卦丨美國中小銀行間併購經驗和啟示有哪些?

福布斯2018 No.6社區銀行系統

社區銀行系統CBS(Community Bank System)總資產110億美元,有超過230家客戶服務機構,在紐約、賓夕法尼亞北部、佛蒙特州、馬薩諸塞州西部。雖然是一家人民幣規模不到800億的小銀行,但該行也涉足多元化經營,成立了財富管理、退休保障、保險諮詢等金融行業子公司。

考慮到自身規模、品牌實力,CBS雖然是紐約州的一家銀行,但並沒有選擇在競爭激烈的紐約市核心區佈局,而是

選擇核心區之外以及與紐約州臨近各州在併購過程中該行業併購了多家小型保險經紀和證券經紀類公司,可以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通過多次併購,CBS共獲得近53.6億美元的資產,以及28.7億美元的存款。併購獲得資產佔該行2018年資產總額一半。

九卦丨美國中小銀行間併購經驗和啟示有哪些?

福布斯2018 No.2西聯銀行

西聯銀行是由美國西部地區幾個州的地方性中小銀行聯盟,截至2018年該行總資產231億美元,存款182億美元,貸款177億美元。經查,西聯銀(Western Alliance)與西聯匯款(West Union)只是翻譯名字相近,並無任何關聯。西聯銀行由6家美國西部地理相連地區小型銀行聯合而成,屬於典型的集團銀行。

九卦丨美國中小銀行間併購經驗和啟示有哪些?

限於篇幅,本文不一一列舉美國中小銀行併購活動,但可以肯定的是

併購活動對於處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大環境下,自主業務擴張能力有限的中小型銀行機構而言,確實是一種快速做大做強的有益嘗試

總結

銀行不僅可以靠自己做大業務資產規模還可以通過併購、合縱連橫擴大資產、業務規模,同時也能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即便安快銀行在社區銀行經營上確有獨到之處,從其自身規模和併購情況看社區銀行業務並沒有幫助該行實現快速做大做強。

美國銀行業併購時間段分佈較密集,受監管政策、經濟週期影響明顯,金融危機後、監管政策開放窗口期併購數量、頻率明顯增多。

美國中小銀行多元化經營併購行為偏好特徵明顯,更傾向於併購保險經紀、證券經紀、資產管理等對負債和中收業務有幫助的業態。而在國內監管政策大環境下,開放給中小銀行的主要是信貸類業態,如消費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

3為什麼說國內不會出現中小銀行大規模併購現象

首先,我的銀行機構數量並不多, 人均銀行數量與美國相比就更低。除全國性、政策性大型銀行外,截至2019年1季度,共有城商行134家、村鎮銀行1619家、農商行1403家、農信社800家農合行30家、民營銀行17家。與美國同業相比,我們的銀行數量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再考慮到我國以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格局,這些現實條件從源頭上減少了國內中小銀行間高頻併購的可能性。

其次,當前佔國內銀行大多數的城商行、農商行,本身就是在97年前後,在地方政府主導下,由大量小、微型銀行機構(少則七、八家多則十幾、二十家城市或農村信用社)合併而來,我國與美國一樣剛剛經歷了一個銀行機構數量大整合、大調整階段,只是人們淡忘了那段歲月。

九卦丨美國中小銀行間併購經驗和啟示有哪些?

再次,當前中小銀行的股權結構(地方政府、地方國企持股)、業務結構(政務為主),客戶機構(本地居民和小微企業)並不支持傳統意義下的銀行併購行為(所有權轉移的全面收購)。各級地方政府與區域內銀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同一省級轄區內的各個縣域機構尚且難以整合,更何況跨省併購?即便有個別機構出現一些問題,不到萬不得已地方政府也不會假他人之手。

雖然學術界甚至業內都有專家學者疾呼,應積極推動銀行間併購,激活市場。但最核心的監管當局對銀行間併購並沒有實質的、傾向性的政策指引或表態

基於上述分析,筆者認為中國不可能在未來3-5年或可預期的時間內出現美國上萬家銀行機構變成數千家那樣大規模、高頻率的併購活動。

4對國內中小銀行的借鑑意義

併購涵蓋了合併merger與收購acquisition 兩個概念,

併購是手段,拓展業務及優勢互補是核心。對中小銀行而言,在現有市場準入審批嚴苛的條件下,在地方中小銀行與地方政府水乳交融的大背景下,期望如美國同行般進行直接的銀行間併購也許並不現實。但當前銀行業發展對經濟的支撐作用變得越來越不經濟是不爭事實,預計監管當局會嘗試通過有限度開放銀行間(部分網點收購)、金融機構間(混業經營)併購以及放鬆新設機構限制等政策來調節經濟與金融發展間的不對稱問題。

從發展質量看,絕大多數的村鎮銀行發展情況欠佳,相當數量的農商行、農信社由於歷史包袱重、經營管理能力不足,發展陷於停滯。近期暴露出一些城商行沉溺於同業業務、資金業務,脫離銀行經營本質。造成中小銀行發展困境或偏離軌道的一大原因就是經營地域的侷限。

九卦丨美國中小銀行間併購經驗和啟示有哪些?

基於當前國內銀行業發展現狀、問題以及監管預期,對中小銀行間併購提出幾點設想:

1、可考慮讓部分發展較好的農商行部分脫離省聯社直管,獨立經營,省聯社持有一定股份,這類農商行在省內區域化過程中只能通過購併其他縣域農商、農合金融機構的部分網點並接收部分人員。先進機構為了獲得區域化發展先機也願意付出一定成本,系統內其他農村金融機構也可以減輕一定包袱。

2、可考慮按照地域相連,經濟結構相近的原則,將省內部分地區發展情況一般的農商、農合金融機構分別組成幾家省內區域性金融機構,各機構間跨區域經營只能通過併購農信系統內其他金融機構網點的形式。等於互相獲得了發展機遇,也能解決部分歷史包袱。

通過上述兩點,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農村金融機構中優秀的要獨立發展,弱小的想抱團取暖,以及省聯社繼續發揮協調、指導功能,調動各方積極性化解存在問題。同時保障了金融對地方經濟支持的穩定和持續性。

九卦丨美國中小銀行間併購經驗和啟示有哪些?

3、對於城商行而言,由於大都具備了本省內區域化資格,對併購省內農村金融機構可能興趣不大,可以考慮放開除中心城市外(三線以下)各省交界地區農村金融機構併購市場,允許臨近省份城商行併購相近省份地區農村金融機構網點。

由於各省經濟資源、金融資源大都集中在中心城市,往往在省際之間容易出現經濟欠發達、金融服務不充分區域。此舉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城商行跨區域發展的願望,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各省際邊緣地區的經濟、金融問題,一舉兩得。

由於行政區域劃分需要,一些語言、風俗習慣、經濟特點相近的地區被劃在不同省份,往往還是各省的欠發達地區(例如湘西與黔東南、鄂西地區;蘇北和皖北地區;魯西、豫東地區等等),金融的開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解決經濟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讓本不經濟的經營行為變得更經濟。

九卦丨美國中小銀行間併購經驗和啟示有哪些?

4、對於民營和村鎮銀行,除了已經放開的在經營地區設立分支網點外,也可以考慮以1:1的比例在臨近非中心(三線以下)城市縣域地區跨區域經營,既新設一家網點必須同時併購一家當地農村金融機構網點,既滿足民營資本從事金融業興趣也充分調動社會資金部分解決農村金融機構歷史遺留問題。

5、此外我國還有財務公司253家、消金23家、汽車金融25家、金融租賃70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允許這些準銀行機構通過購併城商行、農村金融機構網點的形式進入全業務銀行領域。調動社會資金解決可能存在的金融風險,同時有限度的增加市場競爭者數量,激發銀行活力。

整體看,我國銀行機構數量是有限的,壞處是競爭可能不夠充分,好處是不會因為競爭過於激烈而不斷降低風控底限。國內銀行業由於承平已久,對於併購行為多少有些陌生和興奮。其實這就像是一筆複雜一點的同業批發業務,只是需要我們更小心謹慎一些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