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不再奇葩:感謝李誕,讓我又變回一個綜藝節目

昨天晚上李誕貢獻了在《奇葩說》的第一次辯論

被網友稱為“脫口秀形式的辯論”

“隊員選拔賽”需要導師與隊長出戰

傅首爾跟李誕的風格完全區分於其他三組

李誕一直都很拒絕下場辯論,這就跟剛考試結束的學霸一樣

他一貫強調的人生哲學就是“不努力”,結果是書一個一個的出,節目不停的做

他是整個舞臺上少有的“當代年輕人價值觀”的人

因為很多人都有著“知識分子的宏大理想”

所以完全不用驚訝他的辯論會引燃全場

他的第一個論點

“畫最好的歸宿就是被燒掉”

“比蒙娜麗莎更美的是正在燃燒的蒙娜麗莎”

“還有什麼比燒掉更好的故事,還是因為一隻貓”

短短几句話就拆掉了黃執中對於藝術價值的構建

第二個論點

“這是我養在家的道德之眼”

“貓的每一腳都踩在我的良心上”

“你們誰管過我難不難受”

他開始構建自己對於“救貓”的價值

《奇葩說》不再奇葩:感謝李誕,讓我又變回一個綜藝節目

第三個論點

“社交網絡”的人遺忘的速度非常快

“你能記住得都是你感興趣的”

“近處的哭聲你都管不了,你管的了遠方嗎?”

“正是因為這些宏大事業想要犧牲‘小貓’的人,頻頻讓我們的世界陷入大火”

很多人在彈幕裡說這些觀點沒有任何價值

我們不去討論這個,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爭論不出輸贏。

但是李誕的這一段發言,有一種讓我回到了第一集奇葩說的感覺

笑個不停,但笑完之後還需要細品一下。

《奇葩說》不再奇葩:感謝李誕,讓我又變回一個綜藝節目


2014年11月《奇葩說》正式上線

你還記得穿蘇格蘭裙的“馬曉康”嗎?

《奇葩說》不再奇葩:感謝李誕,讓我又變回一個綜藝節目

你還記得“請在90後陪同下觀看的”口播嗎?

你還記得“馬薇薇搬起凳子往對方立場跑”的樣子嗎?

你還記得“只要不服,就直接站起來開槓”的現場嗎?

那是《奇葩說》最“野蠻”的樣子

有最奇葩的選手組合“馬肖湉”

有最奇葩的觀點就是“沒有任何觀點,你們隨意”

有最奇葩的金句“你需要陪伴,養條狗啊”

《奇葩說》不再奇葩:感謝李誕,讓我又變回一個綜藝節目

那時候的肖驍在北京混不下去,買了會成都的火車票

那時候馬薇薇剛離婚、父親查出重病、參加演說家被“寒門貴子”淘汰

那時候範湉湉好不容易從前臺做到部門總監又一次重回娛樂圈

那時候顏如晶不敢聊除了辯論以外的話題

那時候思達還沒有畢業,很快也就被淘汰

那時候因為“野蠻”他們這一群“奇葩”瘋狂生長,豆瓣評分9.1分

也正是因為節目的“大火”吸引來的更多的新奇葩

第二季的“邱晨、詠開、陳銘、柏邦尼、周玄毅”,這一季豆瓣評分8.5分

第三季的“歐陽超、史航、李林、董靖、大王”,這一季豆瓣評分8.7分

第四季的“傅首爾、卡姆、馬劍越、臧鴻飛、劉凱瑞”這一季只有7.8分

第五季的“李思恆、熊浩、馬劍越、高慶一 、龐瑩、詹青雲”這一季歷史最低“7.4”分

我們能很容易發現,《奇葩說》慢慢的有了“選秀”味道,選手為了效果、名次拼盡全力、對方超時兩分鐘,我們也一定要超時;“抱團”取暖、“手撕對手”“律師函警告”,完全可以看出奇葩說這個舞臺流量有多大。

當然選手的想法都是節目組無法控制的,但更沒法控制的是更多資本的入駐讓《奇葩說》越來越變成了一個嚴肅的辯論節目。

所以我們再也沒有辦法看到蔡康永任性的說我要倒戈、看到馬老師說今天我們不淘汰選手。

觀眾越來越來多、節目的體量也越來越多大、賽制也就越嚴謹、越公平、也就越來越不敢表達犀利的觀點、探討更加尖銳的話題,畢竟廣電已經出手過一次了。

我們不能說這樣不好,但只是覺得有點可惜。

而“嚴肅”對於一個綜藝節目就是“致命”的弱點。


楊超越作為第6季第一位女神,在彈幕區、評論裡飽受爭議的點就是因為她“聽不懂”,彈幕裡吵的更是不可開交。

《奇葩說》不再奇葩:感謝李誕,讓我又變回一個綜藝節目

可問題是“聽不懂”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詹青雲借了100萬去哈佛讀書,打過n多次辯論所得到的成果,怎麼可能讓人所有人輕輕鬆鬆就明白!

“詹青雲跟陳銘”的神仙打架,“詹青雲跟許吉如”的哈佛才女之爭,他們的每一句話都有大量的信息增量,很多人開0.5倍速都不一定能跟上他們的邏輯分析。

彈幕裡一個比一個厲害生怕把自己跟“楊超越的率真”劃為一類人,而且很多人還會表現出莫須有的優越感,這就很奇怪。

沒必要啊朋友們

辯論的本身就是想告訴觀眾學會從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問題,而不是讓你像個“槓精”一樣所以人都得認同你的說法。

更何況《奇葩說》的本質是一個綜藝。

所以感謝李誕沒有讓這一期節目變成嚴肅辯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