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20萬,包吃包住,瞭解一下?

國慶後,團建去坐郵輪了~

我是一個特別喜歡航海的人,學生時代就是《大航海時代》系列遊戲死忠粉,已經坐過5、6次郵輪,3年前在《力哥說理財》脫口秀節目裡還專門用了整整5期節目來講郵輪怎麼玩(後臺回覆“郵輪”可以get)。

這次我參加了一個付費的郵輪幕後探索之旅,參觀了駕駛艙、中控室、劇院後臺、廚房、冷庫、洗衣房、員工宿舍、員工餐廳等不對遊客開放的工作區域(禁止拍照)。

年薪20萬,包吃包住,瞭解一下?

歌詩達威尼斯

但感觸最深的還不是這些鮮為人知的郵輪奧秘,而是從帶著我們逛郵輪的客服部小姐姐那裡,瞭解到很多在郵輪上打工賺錢的心酸事,讓我大開眼界,覺得挺值得寫一寫的。

先簡單介紹下郵輪。

英語裡對不同“船”,有完全不同的單詞描述,但漢語比較模糊,直到今天,“遊輪”和“郵輪”也還在混用,一般人根本傻傻分不清楚。

內河航行的小船(舟),叫boat,“百萬雄師過大江”,坐的都是boat;

由機器推動的普通輪船,叫ship;

容量更大的能遠洋航行的超大型船隻,叫vessel,無論是今天的大型集裝箱貨輪還是當年的泰坦尼克號,都叫vessel,翻譯過來叫“郵輪”。

上面這些船的功能,都只是運輸。

但1970年代後,大型噴氣式客機技術成熟,可以進行商業化運作,普通人出遠門有了更快的選擇,飛機一小時能到,郵輪要開一天,作為交通工具,郵輪很快就out了。

為了自救,郵輪公司紛紛轉型,內飾越造越豪華,娛樂設施越造越多,服務也越來越好,郵輪不再只是運輸工具,本身就成了旅遊度假的目的地,讓那些追求休閒慢生活的遊客,在船上待很長時間也不覺得悶,這就叫cruise(巡航)。

年薪20萬,包吃包住,瞭解一下?

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譜號”

發展到今天,郵輪市場分兩大類。

一類是載客量一般不超過1000人的大型郵輪,追求的是奢華的環境和極優的服務,比如船上800+遊客,甚至能配700工作人員一路服侍左右,適合有錢人度假。

年薪20萬,包吃包住,瞭解一下?

冠達郵輪“瑪麗皇后二號”

另一類超大型郵輪,目前普遍在10萬噸以上,追求的是越來越豐富的娛樂體驗,把大劇院、購物街、溜冰場、足球場、攀巖牆、高爾夫球場、KTV、水上樂園、兒童樂園、公園全搬海上,所以郵輪越造越大,可以搭載的遊客數量也越來越多。

目前全球最大的郵輪是皇家加勒比旗下的海洋交響樂號,排水量將近23萬噸,相當於5個泰坦尼克號那麼大,滿載遊客6000+,算上船員,接近9000人,幾乎就是一座小城鎮了。

這麼多人集中在一艘船上漂那麼長時間,別說醫院、託兒所這些,甚至連停屍間都得準備好——難保不會有老人航行途中突然嗝屁,萬一正好飄在大洋中間,天氣炎熱,必須放冷庫裡遺體才能保存好……

郵輪上需要很多工作崗位,遊客能看到的有客服部、娛樂部、餐飲部、客房部等,看不到的,還有開船的、報關的、運貨的、洗衣服的、處理垃圾的。

年薪20萬,包吃包住,瞭解一下?

郵輪上的演出

以前海外郵輪上很少有中國員工,一是中國遊客非常少,會中文作用不大,二是中國人能講流利英語的往往都受過比較好的教育,能賺錢的機會多,看不上這些髒活累活。三是同樣是廉價勞動力,印度人和黑人比我們更便宜。

但隨著過去10年,國際郵輪巨頭不斷在中國市場開疆拓土,面對90%+不會說英文的中國遊客,必須配備更多的中國員工。

記得我13年第一次坐郵輪,客服、酒保、餐廳服務生、娛樂部員工等一線崗位中,中國籍員工只有三四成,這次再坐,中國籍員工增加到七八成,甚至客服、攝影師、免稅店銷售、兒童看護等前臺需要較多溝通的崗位,幾乎全換成了中國人,成了一艘非常接地氣(土氣)的郵輪。

這些工種的底薪少則大幾百美金,多則一兩千美金,按現在匯率算,能有個萬把塊,不算低,但也絕算不上高薪,所以很多中介機構在招聘時,會避重就輕——

那些有銷售提成的崗位,像攝影師、免稅店或付費餐廳銷售,會強調做得好的話,提成比底薪還高,還有很多小費(如果船上都是中國客人,這就是個笑話),所以年薪20萬不是夢。

而那些沒有提成的崗位,則會強調晉升加薪空間,以及免費食宿,還能跟著郵輪免費環遊世界。

然鵝小姐姐告訴我,這些宣傳真的太誇張了……

很多年輕人被這種天花亂墜的片面宣傳忽悠到了船上,才發現真實情況完全不是這樣。

不管什麼工種,每天工作時間幾乎都在10小時以上,最多的甚至有14小時,像她這種客服部的,每天打卡上班時間要11小時,這說的還是站在一線面對遊客的實際工作時間,中間還不能躲在領導看不見的角落渾水摸魚偷個懶。剩下的時間,吃喝拉撒睡全包了,能留給你享受海風的時間真不多。

而且船上每天都有幾千遊客上上下下,壓根沒有假期,一般合同一簽就是8-10個月(第一次籤6個月),比996還慘,完全是全年無休的節奏。

你可能會說,遊客上岸玩的時候,你不也可以下船玩嗎?

理論上這麼說,實際上會遇到很多問題。

首先,靠港時,並不是所有遊客都會下船,船上還是得提供服務,游泳池得開著,餐廳還得供飯,哪怕中國特色的郵輪旅遊,幾乎所有遊客都會跟著旅行社領隊下船買買買,但船上至少也要留下一半工作人員值守。

年薪20萬,包吃包住,瞭解一下?

停靠在長崎的歌詩達郵輪

其次,就算你能下船,也得有簽證,日本還好辦,其他國家就不一定了,畢竟你拿的是免籤國含金量偏低的中國護照……

第三,下船後的交通餐飲門票等費用,都得自己掏錢,如果真是個人生地不熟,沒仔細做功課的地方,或者碼頭周邊接駁交通不給力的,你還得報個郵輪團,這都是錢啊~

第四,郵輪靠港後,一般都是上午下船,下午或晚上回來,員工必須在遊客下船後離船,在遊客回來前回船。

比如我們這次行程,晚上6點要開船離港,5點前遊客必須全部回船,下船遊玩的工作人員,就必須在4點前回到船上,遊玩時間非常緊張。

如果自己瞎溜達去了比較遠的地方,回來遲到了,怎麼辦?

小姐姐說,頭兩次領導會警告,第三次就直接辭退了。

如果你趕到碼頭時,船已經開走了,怎麼辦?

這意味著你被解僱了,自己買機票回國吧……

最後,所謂的環球航行,全球每年一共也沒幾個航次,畢竟能拿出幾個月時間,花費十幾萬人民幣在海上漂啊漂的,幾乎全是那些有錢的退休老人。

大部分郵輪在半年、一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航季中,只會停靠一個母港,因為速度慢,能跑的也就一個固定區域,比如西地中海、加勒比海、南太平洋、阿拉斯加、挪威峽灣等。

郵輪遊在中國市場還處於嚐鮮階段,大部分人還是第一次坐,加上中國人很難請出長假,大多隻能接受4-6天短途行程,這點時間,不管天津還是上海港出發,目的地只有韓國以及日本九州、沖繩和中國地方。17年薩德事件後,韓國去不了,只剩九州那幾個城市,福岡、長崎、熊本、鹿兒島……一年能去幾十次,早就膩了……

至於包吃包住,的確能省下不少錢,但基層新人住的一般是多人間,我看過一個員工四人間,兩個上下鋪,外加一個衛生間,不到10平米,不管上鋪還是下鋪,都只能平躺,沒法挺直腰坐床上,要是行李箱再一放,房間裡都沒地方走路了。

更糟的是,這麼狹小的生活空間還是個內艙房,整天要開燈,生物鐘很容易紊亂,沒鬧鐘根本不知道啥時候該起床吃飯幹活,加上每天做同樣的重複性工作,很容易日子過的昏天黑地。


年薪20萬,包吃包住,瞭解一下?

郵輪上的客房走廊

前臺崗位,還能在遊客活動區域走動,但後臺崗位(管倉庫的、洗床單的、運垃圾的……),由於工作太苦逼,穿著也不可能很光鮮,怕影響郵輪高大上的形象,不允許在遊客活動區域出現,日常工作和生活區域都在1層以下(吃水線以下),所以郵輪都會設置員工專屬甲板,下班後能出來放放風,不然這些人肯定得抑鬱症。

小姐姐還告訴我,光是食宿,船上員工就至少分成三個級別。

高管層,也就是船長大副和各種總監級別的大領導,住的房間比普通遊客還好,吃飯甚至還有專屬管家送餐;

高級員工,住的也還行,也有人打掃衛生,還有單獨的員工餐廳吃飯;

最苦逼的普通(基層)員工,住的就很逼仄,還得自己打掃房間,餐廳也是另外設置的。

海上沒有基站,通訊得靠衛星,價格死貴,所以遊客上網得另外付費,絕大部分遊客捨不得每天花幾十塊錢連個WIFI,上了郵輪就進入斷網狀態,而員工同樣沒有任何折扣,上網也得交一樣的錢。

這事對外籍員工來說就很苦逼,沒有網,只能過與世隔絕的生活。中國員工好一點,到了中國母港,能連上4G,也能用中國護照通關入境,下載一堆綜藝電影音樂帶上船打發時間。

還有中介宣傳說,郵輪打工能練習英語口語,回來就是一門吃飯手藝了。

但實際上,面試時,就對你的英語口語有一定要求,想等上船後再操練起來?除非你應聘的是洗碗工這種幾乎不怎麼需要與人交流的工作。

另外就算你需要和其他工作人員用英語交流,作為基層員工,你能接觸到的大多是印度人、菲律賓人、印尼人,那口音……歐美白人也有,要麼是高管,要麼是娛樂部的,或者是駐場演出的專業演員,這些人你也接觸不到啊。

你日常工作接觸最多的,還是中國遊客,交流也是中文……

事實上,不管是賣奢侈品的,還是餐廳拖地板的,對技術要求都很低,簡單培訓下就能上手,在郵輪上就是出賣體力,除非能一路爬上去,做到管理層,一輩子就在郵輪或國際酒店圈子裡轉了,一旦出了這個圈子,你的這段工作履歷就沒太大作用。

年薪20萬,包吃包住,瞭解一下?

郵輪上的奢侈品店,看起來和陸地上的沒啥區別

還有一點,現在的郵輪公司都在國外註冊,沒法給你在中國交社保公積金,幹個一兩年問題不大,長期幹下去,你以後買房看病養老都是問題。

郵輪的工作特性,和海員一樣,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飄著,壓根沒時間找對象,更別說照顧父母孩子了,所以一般只能吸引單身青年,比如這位小姐姐,在郵輪上已經工作4、5年了,至今依然單身……

上面這些情況,中介宣傳時都不說,導致很多人上船後心理落差太大,小姐姐說,很多新人上船後只經歷了一個航次,就hold不住走人了。

能在郵輪上堅持工作3年以上的,十里挑一。

面對這種生活環境和工作壓力,還願意長期堅持的,什麼情懷使命夢想都是扯犢子,基本就是看在錢的面上。

但不管是晉升空間還是銷售提成,都不容易獲得。

郵輪就像一個小社會,分三六九等,高級崗位基本都還是白人佔著,和外企文化一樣,中國人都有透明天花板。

中國人在郵輪上當高管,我印象中,只有皇家加勒比的方立新(光頭老方)當上過娛樂總監,最開始也只是個酒保,但人家是真有本事,加上在皇家工作20多年才爬到這個位置,你個毛頭小屁孩要想短時間內晉升加薪,太難了。

至於銷售提成,歐美市場還好,但在中國市場,無論拍照、賣酒或推薦付費餐廳,都逃不掉中國大媽們的白眼,除了免稅店的銷售,其他真不好做。

年薪20萬,包吃包住,瞭解一下?

有些人發現上當了,也還是會硬著頭皮幹完第一份合同,因為中介公司已經收了幾萬元中介費和培訓費,自己總不能再偷雞不成蝕把米,多少得想辦法賺點回來再認慫。

至於這位小姐姐,應該算中層管理,一個客人的參觀費用是30美金,一個航程最多20個客人,也就是600美金。船方付出的成本,就是一個客服部小姐姐加一個菲律賓小哥(保安)2小時全程陪同,最後送一點自助小點心和一張照片,大家可以猜猜小姐姐提成大概有多少。

另外小姐姐還透露說,她自己也經常帶團下船玩,也就會有岸上觀光的收入,所以整體上看,收入應該不會低,否則也不可能堅持4、5年了。

寫到這裡,想到一句雞湯:“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生活從來都不容易。”

郵輪旅遊看似洋氣豪華高大上,各種服務非常周到,作為客人倍有面兒,但背後卻是許多人的忍辱負重。

年薪20萬,包吃包住,瞭解一下?

郵輪上的歌手

你得在精神和肉體上,承受比一般工作高得多的代價,唯一能讓你長期堅持下來的, 只有更高的薪水。

所有人都夢想找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但既想錢多,還要事少,恐怕你爸得是李剛才行。

真實生活是:要麼工作清閒賺的少,要麼賺的不少但工作苦逼,你自己選吧~

所以工作清閒的就別抱怨賺的少,賺得多的就別抱怨工作苦逼,如果工作又苦逼賺得又少,就該好好反思反思,未來的路到底該怎麼選了……

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

這話只存在童話故事,成年人的世界,只有權衡利弊,痛苦取捨,哪有“什麼都要”這種好事?

與所有為了賺錢而辛苦奮鬥在各個工作崗位上的中國人,共勉~

年薪20萬,包吃包住,瞭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