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堪輿,看巒頭,必須學會體認山情水意

一直以來,都沒有寫過巒頭方面的知識。因為我覺得巒頭知識用文字和圖片是難以寫出其精髓的。三年尋龍,十年點穴。古代地理賢師都是要走遍千山萬水,萬里探奇、走霧行瘴、耗盡心力,才能真正體認到山情水意和大地山川的脈搏,才能著書立說。

大地山川是有脈動的。我做過工程檢測,一幢建築、一座橋樑都有它的基頻。在空蕩的建築上面布點用儀器測大地脈動,就能測出它的基頻。建築似乎是有生命,當週邊有振動干擾時,就會完全改變它本有的頻率。

堪輿裡的看巒頭,是要通過地形、地貌來體認感受山情水意。要把靜態的山川擬人化。大地跟人一樣有生命。要辨其陰陽,觀其形態,察其隱意,推其變化。

哪種風水理論都會說到龍。龍分山龍和水龍。巍巍群山,你隨手指一條山脈說是龍,大體也不會錯。山脈本來是龍,但是龍就不僅僅是山脈那麼簡單。龍的概念範圍很廣,又可細分出門類眾多的龍。有些地師,終其一生也尋不到龍。

龍是有生命的,其宗支就如人類的家庭族譜,分枝布脈,代代下傳。龍的源流來處就是始祖山。《撼龍經》記述的是,須彌山是天下千萬山龍的始祖。而在中國大陸,大家公認的始祖山就是巍巍崑崙。

學堪輿,看巒頭,必須學會體認山情水意

龍脈開枝散葉,代代下來就有太祖山、少祖山、祖宗山,直到父母山。就如人的家族一世二世直到父母一樣。但是在具體堪察時,也不能太拘泥而不變通。一省有一省的權星,一縣有一縣的權星。所以某祖山既可能是某一山的太祖山,也有可能是另一山的父母山。

各祖山的星辰特性就不多說了,反正太祖山端正莊嚴,這區域多出正人君子,如果偏斜歪側,就多出奸邪小人。少祖山峰秀,則出貴人。少祖山肥而厚實,多發財丁。父母山最關鍵,是穴星後面最接近穴星的主山,也有叫蓋山的。

父母山的星辰,要張開兩翼才能向前結作,否則不成穴,就如父母抱護穴星這個孩子一樣。父母山,中出之脈為上,左右兩旁分出次之。父母山和穴星的關係就要好好論述一下了。

很多巒頭理論書籍都有穿帳、過峽、束氣、入首的講述,還有什麼近身龍格、定龍形勢等,說得太散了。我告訴大家,從山情水意的角度去理解,明白“胎”和“息”兩個字就行了。胎息原指胎兒在母親體內尚未出生時的那段臍帶。是胎兒在母親腹中供應養分、氣血的通道。在堪輿中,從父母山到穴星的那一段山脈、龍氣,被稱之為“胎息”。實在是非常形象。

學堪輿,看巒頭,必須學會體認山情水意

在堪輿實踐中,胎和息是要分開來理解的。胎就是父母山和穴星相連的那段山脈。胎要分陰陽之別。顯而易見的氣脈為陰脈,隱蔽難辨的氣脈為陽脈。“陰來陽受,陽來陰受“。陰脈必結窩、鉗等陽穴。陽脈必結乳、突等陰穴。

孤陰、寡陽絕難成穴。所以要細細審查,不要被花假之穴所騙。胎之脈寬不能過三米,以細而曲動為美,以粗頑死硬者為惡劣,講完胎再講講息。

息的原意是呼吸氣息。堪輿理論把胎的最未一段與穴星連接的那一截叫“息”。很明顯有降低、束小的山脈。很多理論又稱之為束咽、束氣,取象於人的脖子那一段。息就是穴星的入首處,是格龍的重點所在。先依據它來格龍向,再用些子法來推算確定穴的山向。依龍向來推定龍運的興衰更替,才能受其吉避其禍。

所以格龍立向,必須看懂胎息那一段。否則就是“楊公葬了出將軍,他人葬了出強盜。”葬得其時,山向有誤,也照樣福分大減,純粹浪費了天地靈秀之寶。

至於山龍的干支理論我不多說,大家可以看看《撼龍經》和《疑龍經》和其他大師的著作。還有五星山形,老九星等。頭條有朋友講得很好,有視頻有圖很不錯。還有辨龍格也講得很好,這些方面我就不多說了。

說完山龍,再講講水龍。水龍就是以水為龍,河、湖、溪流、渠都可為龍。平洋水龍,現在很少看到有地師在用。或者是山龍和水龍混為一談。如果有易友想研究水龍經,可以看看蔣大鴻的《秘傳水龍經》。

學堪輿,看巒頭,必須學會體認山情水意

水龍,又叫平洋龍。水龍就是以水為行龍,凡是流動的大江大河就稱為幹龍,旁分的支流如小河小溪,甚至長年不斷水的水渠,都可稱為枝龍。

水龍的穴法是取枝不取幹。跟山龍一樣,高山巍峨處是無法結穴的,一定是老龍生嫩枝才可結作。但是水龍結穴又不能只顧枝而棄幹。必須幹龍繞抱才能成局。

幹龍繞抱,再與枝龍正合交會,才能孕育成穴。比如河流分叉成支,其中一支能回顧繞抱也可結穴。對於小幹小支的河流,也可和它的支流繞抱成穴,只是氣脈不大。

再說平陽龍和平洋龍的區別。兩者雖然都在平地結穴,但一字之差,意思和作法完全不一樣。平陽龍是山龍,其宗支、剝換、龍格要完全一一按照山龍之法,才能結穴。其脈體、星辰、穴星都緊貼面,但與周遭還是有不同。平陽龍眠倒之體還是要豎起看。為什麼叫平陽龍?因為龍脈在平地隱而不見,屬陽,所以叫平陽龍。

而平洋龍完全是水龍,洋指廣大的水域。平洋龍不論宗支,不說剝換,更無穴星,看法、斷法、用法完全和山龍不同。山龍取幹,水龍就枝。平洋龍只觀水流的玄曲,不論龍虎砂與朝案。山龍福禍天定,只能依其時,乘其運,趨吉避凶。而水龍除了天生自然外,還可人工造渠,改移河道。天改、人改都一樣。

好了,巒頭的知識先寫龍,其它以後有機會再寫。最後感謝一下元哥說歷史這位朋友,提醒我申V,其實半年前就可以申請,一直忘記這事。一申請也就過了,說明文章質量還行。更多是各位易友的大力支持。一併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