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女大人范曉萱:做自己做得讓人驚豔

魔女大人范曉萱:做自己做得讓人驚豔

“哇,范曉萱這次的新劇,臺詞真是太野了。”

“范曉萱是誰?”

“98年春晚上蹦蹦跳跳唱《健康歌》的那位呀。”

“哦,就是她呀!不對,真的是她嗎?這風格,變化也太大了吧!”

沒錯,這就是21年前奶聲奶氣的唱著“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的那個范曉萱。

魔女大人范曉萱:做自己做得讓人驚豔

21年前的她正好21歲,青春少艾,甜美可人。

因為受邀唱了《櫻桃小丸子》、《哆啦A夢》的中文主題曲,緊接著又發行了《我愛洗澡》、《刷牙歌》等專輯,一時間她的聲音成了眾多父母的“帶娃伴侶”,這種影響力一直持續至今。

相信即使是到了2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在帶娃時一邊給娃洗澡,一邊哼唱“我愛洗澡,皮膚好好”吧。

魔女大人范曉萱:做自己做得讓人驚豔

《健康歌》更是在帶娃歌曲榜上一直擁有姓名。

看,這就是魔女大人的魅力:姐雖已遠離塵囂,但江湖上還有姐的傳說。

如今的她,再次出現在大家的視線裡,已是另一番模樣。大紅唇、深眼線,吐著菸圈。

我看著她的劇照,心裡感嘆:那個小魔女終於長大,變成了魔女大人。

那麼這些年她都經歷了什麼呢?

想當初,3歲學鋼琴,9歲學長笛,12歲就譜曲的她,在14歲那年拍廣告出道,18歲發行了首張專輯,創下銷量奇蹟。更是在21歲時因為登上春晚爆紅大江南北。

一直到這裡,她的人生被“甜美小魔女”的光環籠罩,她成了孩童們眼裡最可愛有趣的“魔女姐姐”,公司更是希望她能維持這樣的人設,教她裝乖賣萌扮元氣少女。

魔女大人范曉萱:做自己做得讓人驚豔

如果她的性格恰好符合這種人設,那該是多麼完美的組合。

然而不幸的是,這對她而言,就是上帝開了個玩笑。

就像一個人心裡住著火山,卻要在人前扮演賣火柴的小女孩。”她自己這麼形容。

她想做自己,不想去做別人認定的那個她。

人設立得有多好,轉型起來就有多難。

想想看阿嬌因為某門事件跌得有多慘,被罵得有多不堪。

再到年初翟天臨的學霸人設崩塌後遭受群嘲而沒落。

不難看出在娛樂圈裡,人設是多麼重要。

要撕掉立好的人設,就彷彿要把之前的自己揉碎,想轉型,就得把揉碎的自己再粘合起來,這其中艱難,沒有經歷過的人似乎無法體會。

但是范曉萱,她才不要當傀儡娃娃。

扔掉那些蓬蓬裙,剪短的頭髮根根分明的立在頭上,比男孩還要男孩。紋紋身,打唇釘,形象上360度大轉彎。

魔女大人范曉萱:做自己做得讓人驚豔

她的逆轉來得太過突然,畫風一下從單純、無公害的“玉女”,變成了好似街頭太妹一般,音樂風格也從軟萌可愛轉變成電子音、爵士、搖滾,以至於歌迷都覺得自己被欺騙了。

媒體和歌迷瞬間炸了鍋,開始集體聲討她。

“變壞了”、“自甘墮落”……譏諷、謾罵像潮水一樣湧來。

不理解的聲音令她不明白,做真實的自己怎麼會成了錯誤。

她只是想做純粹的,能表達自己的音樂呀!

壓力大的時候,抑鬱症也找上門來。有幾次她都衝動得想從高樓上跳下去,還好,都被男友救了下來。

不知道這樣的人生算不算得幸運,有天賦,爆紅過,失意時有貼心人在身邊,一直有幾個老朋友長情陪伴,終於找到自己最想做的事,那就是搖滾,她還可以拼上全副身家去組樂隊。

魔女大人范曉萱:做自己做得讓人驚豔

普通人一定會說,我們哪有那樣的幸運,能活著就已經耗掉所有氣力。

可是難道娛樂圈的明星就不是普通人,就不是過關斬將一路攀爬上去的嗎?能站在山頂看風景的人,沒有人不需要經歷過程的艱辛。

小時候,我聽過老的版本《哪吒鬧海》,裡面的太乙真人說:

神仙也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心不堅。

說得真好。

范曉萱能憑藉新劇上熱搜,你真的以為只是造型和臺詞的功勞嗎?難道不是因為這個名字就足以意味著夠多的回憶?

那些青春的、難忘的童真。

那些在逆境中的忍耐,逆風飛翔的姿態。

那些我們做不到的,她卻還在努力的那一份堅持。

熱搜上說“范曉萱A爆了”,其實她何止是現在“A爆了”,她一直都很“A”的好不好!

魔女大人范曉萱:做自己做得讓人驚豔

不止是憑著《我要我們在一起》獲得臺灣歌曲中的最高榮譽蔣金曲獎,還是憑藉《赤子》再次入圍金曲獎最佳樂團。

以及出新專輯每賣一張都將捐出一部分來做公益。

她把自己堅持到底,也終於找到了自己最舒服的狀態。

魔女大人范曉萱:做自己做得讓人驚豔

而她在堅持到掙扎的時候,很多人卻在自己的人生裡不停的妥協、退讓,直到自己內心的聲音逐漸模糊,最後消失。

“做自己”的人生對我們而言,像個奢侈的願望,可遇而不可求。

有多少人連掙扎都不敢便棄甲投降。

因此,范曉萱的A最重要的,就在於她對自己選擇的無悔。

公司曾以為她轉型失敗,便會回頭,可以帶上假髮繼續賣少女人設。

可是,范曉萱說:“不!”

大不了唱片自己出,音樂自己做。

魔女大人范曉萱:做自己做得讓人驚豔

她的清醒,尤為可貴。這世上有幾人能明白,人活一世,不做自己便是浪費生命。

無獨有偶,早年林青霞曾經被黃霑詢問:如果有機會去做別人,你想做誰?

林青霞不假思索的說,當然還是做自己,別人是做不來的。

只是如果哦,假設一下呢?

那還是做自己。

沒有懷疑,如此篤定。那是對自己人生所有努力的肯定。

魔女大人范曉萱:做自己做得讓人驚豔

所以,林美人即便息影多年,還是不忘處處提升自己,學畫畫、練書法,參加各種文化藝術展。2011年,她出版了人生第一本散文集《窗裡窗外》。2014年,六十歲之際,她又出版了第二本散文集《雲去雲來》。

她說:我喜歡自己有進步。做一個只知享受的闊太太,我覺得很沒意思,精神上會空虛。我喜歡有一點長進的生活、加分的生活。

林青霞有多美,這無需解釋,連亦舒都形容她“美而不自知”。然而也正是這種不自知,讓她的生活態度變得謙遜而好學。

反觀我們自己,可曾問過自己“我是誰”?

你可還記得給自己立下過的“人設”嗎?

人生就像是個賽場,我們的生活就像是比賽。上半場的胡亂妥協,會造成下半場的迷亂;上半場的清醒,會帶來下半場的安逸。

簡言之,用前半生的苦換後半生的甜,而前半生的退讓,必會帶來後半生的哀傷。

《我的前半生》裡的羅子君便是這句話最好的代言人。

魔女大人范曉萱:做自己做得讓人驚豔

人生總有艱難歲月,但是隻要你找到了你自己,全世界都會給你讓路。也只有找到了你自己,全世界才會給你讓路。

這就是范曉萱教會我們的:

做自己,愛自己,面對自己,然後,昇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