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牛漫兰:守好一段渠 种好责任田

未来网高校频道10月23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夏 瑞 朱雅丽)近日,教育部公布100个《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名单》,合肥工业大学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成功入选。

合肥工业大学牛漫兰:守好一段渠 种好责任田

“能获批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对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来说是荣誉,更是鞭策。感谢支部全体党员同志的齐心协力,也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和帮助。”对于支部获得的这项殊荣,资该校源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书记牛漫兰高兴又谦逊地说道。

初见牛漫兰老师时,她正埋头工作,见到记者来,忙起身招呼,笑容温暖,非常和蔼。这样一位平易近人的女书记是如何带领支部成员,突破重围,成功入选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她身上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力量?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牛漫兰老师的书记工作室,走进她的故事。

凝心聚力 支部建设呈亮点

如何从这么多的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中脱颖而出?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目前共有教工党员24名,党员人数占教职工总人数三分之二,均具有博士学历。在牛漫兰老师的带领下,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结合地质学科工作,积极在“思想引领”上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在“师生互动”上创建实干型党支部、在“示范带动”上创建服务型党支部以及在“需求导向”上创建创新型党支部。

为了强化理论抓党性,创新理念抓实效,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学党史、知党情、强党性”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教育活动。此外,每周三下午,支部都会组织集中学习,由党员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最近的时事政治,国家的政策方针或与党建和高校发展建设有关的内容。

该校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副书记李加好老师表示:“通过党员带领学习的方式,提高了党员们的活动参与度以及对组织生活的重视;同时,大家集中讨论对党建和时事的看法,有助于各种党建活动的落实,也使得党员们学到的党建知识更加扎实牢固。”

一直以来,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都视教书育人为首要任务。支部号召所有老师以传道授业为己任,全力做好教学工作,改进教学及课程考核方式;并结合学院加强一流学科建设,从本科建设和本科班级选优配强工作做起,鼓励党员主动担任班主任,以德立身,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注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时代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据了解,资源科学与工程系每学期都会开展大量的产学研合作,以及举办各类学术讲座30余场。“通过组织老教师和行业专家举办各类讲座,介绍学科前沿和行业发展,提高了老师们的教学广度,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惠及全体师生。”牛老师如是说道。

正是全支部成员的凝心聚力,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0年,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荣获合肥工业大学党支部特色活动项目三等奖;2012年,获中共安徽省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3年,获合肥工业大学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2016年和2017年,获批2项校级特色支部活动项目;支部党员朱光教授获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8年9月,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名单;2019年6月,支部书记牛漫兰获合肥工业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务实敬业 业务党建两手抓

“工作作风实,业务能力强”是全体资源科学与工程系老师对牛漫兰老师的一致评价,也是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追求和标准。

自从担任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兼系主任以来,牛漫兰老师带领系部老师一起,共同完成了2018年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评估、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工程认证、本科教学工作审核性评估、大学生地质技能大赛辅导以及2019版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国家级、地质学专业省级“双万计划”申报等工作 。

如此高强度和高密度工作的保质保量完成,得益于牛漫兰老师严格的时间观念。无论寒冬酷暑,她每天坚持早起;工作任务重的时候,每天晚上她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以至于院门口的保安都记住了她。

精益求精是牛老师不懈追求的工作原则。不论是日常的系部工作还是科研课题,她从不松懈,任劳任怨,决不放过每一个细微之处,总是力求完美。她常常会为了制作一页汇报PPT而反复思考页面内容和排版,以至于PPT完成后,上面的内容她早已烂熟于心,能够完整复述。在撰写申报材料时,她更是逐字逐句地推敲用词和表达。她说:“材料都会有字数限制,写多容易,写少就没那么简单了。用有限的文字完整详实地表达内容,精炼地表达和准确地用词就显得极其重要。”在牛老师办公室的书柜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厚厚的一大摞材料,翻开来,从文字到排版,每一页都凝聚着她的汗水与心血。

在工作上,牛老师还会尽心尽力为年轻教师提供帮助。为了让年轻教师更好地了解学院历史,尽快融入学院这个大家庭,她特地查找资料,给年轻教师进行介绍和解惑。回想起当时学习的场景,2017年入职岩土工程系的许龙老师到现在还忍不住赞叹:“通过对学院的历史和专业的了解,感受到老前辈们的家国情怀,使我们年轻教师在思想上得到了拔高,深刻认识到应该将个人事业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身处中年的牛漫兰老师,还经常与年轻老师聊天谈心,分享教学和为人处世经验,结合实际指出不足并提供指导性意见,帮助刚入职的年轻教师更好地融入集体,更好地与学生和同事相处。沈越峰老师说,牛漫兰老师不仅领导能力强,而且能够全面兼顾,把握好老教授和年轻教师间的平衡。“牛老师的辛勤付出,是年轻教师短时间融入学院的桥梁和纽带。”许龙老师说道。

除此之外,牛漫兰老师还经常用分享自己成长的经验,建议年轻老师要珍惜时间,努力做好教学和科研,并给予相关建议。在平时工作中,更是事事想着年轻教师,考虑到他们事业刚起步,生活不易的状况,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充裕的时间和机会。

正如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强所言,牛漫兰老师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有担当,是新时代年轻教师政治站位的具体体现;在做好业务的同时,关心年轻团队,关心系里年轻老师的成长,不论是业务,还是思想素质,都是“四有好老师”的集中体现。

立德树人 战斗堡垒大夯实

在新时代的高等教育中,师者,不仅应该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以身作则,立德树人。有着18年教师经历的牛漫兰老师,和朱光教授研究团队一起,坚持围绕“郯庐断裂带的起源与演化”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承担和参与了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重大研发计划项目,对防震减灾、资源勘探、工程建设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也是她一直钻研的重要课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牛漫兰老师带领支部成员制定了课程思政教育方案。借助这部细化到章节的“教育大纲”,思政教育被精准贯穿到全院120门本科生专业课的教学计划中。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建设初显成效。

理论与实践结合也是牛漫兰老师注重的教学法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在实践中近距离地接触地质、了解地质、感悟地质,初步掌握地质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方法,为培养优秀创新地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牛老师经常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与其他老师一起,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实践教学。

牛漫兰老师说:“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野外考察实践环节,我们既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释说明地质现象和规律,又通过介绍我国历史上和当前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与研究进展,在学生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还通过着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分析本学科的使命与任务,确保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与专业知识同步提升。”

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牛漫兰老师总会竭尽所能地给予学术指导。现已留校任教的2018届博士李秀财,从本科到博士阶段,一路追随牛老师,做学术、搞科研、野外实地考察。谈及自己的导师,李秀财满怀感激。作为导师,牛老师在学术上总是倡导开放性的思维方式。针对具体学术问题,她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也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

生活中,牛老师同样毫无保留地给予学生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帮助,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也都可以向她请教。有时发现学生状态不对,牛老师还会主动找他们聊天,分享自己克服困难的亲身经验,提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分析利弊,做出正确选择。

作为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牛漫兰老师在实际工作中不断锤炼自我,注重方式方法,敢于担当作为,是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而作为一名老师,她是自我要求严格、业务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好榜样,是事无巨细、认真负责、热情温暖的引路人,更是言传身教、和蔼可亲、又关爱学生的授业者。不论哪种身份,始终不变的是她做为一名老师的自豪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并甘愿为此奉献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