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學科普」厲害了,三葉蟲化石,在野外你也可以找到


化石是留存在地層中的古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蹟。三葉蟲化石是地質歷史中明星化石之一。

三葉蟲屬於節肢動物門、三葉蟲綱,全身明顯分為頭、胸、尾三部分,背甲堅硬,背甲為兩條背溝縱向分為大致相等的三片———個軸葉和兩個肋葉,因此名為三葉蟲。

三葉蟲出現於距今5.6億年前的寒武紀,在5億~4.3億年前發展到高峰,至2.4億年前的二疊紀完全滅絕,前後在地球上生存了3.2億多年。

地球曾試圖四次殺死三葉蟲,最終在二疊紀-三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才將其徹底消滅,可見這是一類生命力及其頑強的生物,也曾是地球上最先進的生物。

在漫長的地質歷史長河中,它們演化出繁多的種類,有的長達70釐米,有的只有2毫米。

目前發現的三葉蟲化石總計有1500多個屬,1萬多個種,其中在我國發現的大約有500個屬。是不是很萌啊!

三葉蟲在早古生代是最有代表性的生物,它的發現對研究生物演化、地球古氣候、古環境等意義重大。

三葉蟲還是全國各地的科技館、地質博物館常客,是地學科普界的明星化石之一。地質工作者野外考察時對躲藏在岩石中的化石是及其敏感的,但尋找化石有時也是需要運氣的。

組織青少年參加地學科考活動,讓其身臨其境的感受尋找、從古老岩層中挖掘古生物化石的過程,培養其對地球科學的興趣,從而更加了解我們生存的家園。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在探索地球的道路上會越走越遠,但永遠不變的是我們要與地球和諧共生!

看我發現的三葉蟲化石,是不是很完整,很可愛呀!

遇到漂亮的化石一定要敲下來,拿回來收藏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