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薩沙在柬埔寨呆了好幾天,因文章篇幅所限,我寫在3天內。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對於暹粒這種古文化城市,細細的玩可以玩上一個月。

可惜薩胖是勞碌命,哪裡有這種時間。

在柬埔寨的第二天,下了一場大雨。

同其他東南亞國家一樣,這裡有雨季,旱季的時候雨水則很少。

大家看看,暹粒有類似我國雲南的紅色泥土。

紅土是一種亞熱帶森林中的土。它由碳酸鹽類或含其他富鐵鋁氧化物的岩石,在溼熱氣候條件下風化形成。

這裡的森林非常多,下雨以後立即變得很潮溼。

這種天氣,中國北方人很難適應。

也許這就是,中國大軍從沒有攻打過柬埔寨的原因。

其實,兩國距離的並不是很遠。

尤其是高棉王國鼎盛時期,老撾也是它的領土,幾乎同中國接壤了。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今天的第一站,就是大名鼎鼎的吳哥窟了。

吳哥窟又叫做小吳哥,吳哥寺,是一棟規模非常大的寺廟。

高棉王國時期,柬埔寨人興建城市總是以神廟為核心。

在他們看來,人只是神的子民,必須充分神明才能獲得保佑。

當時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將暹粒定為首都,修建了這個吳哥寺。

這是印度教的神廟,也叫作“毗溼奴的神殿”。

為了修建吳哥寺,柬埔寨人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僅僅民夫有用了數萬人,建設工作用了30多年時間。

至今,這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寺廟。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很美吧!

很高的幾座都是神廟的塔,一共有五座。

這裡完全用石頭製成,使用了500萬塊以上的石頭,大的石頭重達8噸。

然而暹粒附近沒有什麼多石料,推測是通過洞裡薩湖水運過來的

石料的開採地點,距離暹粒有幾百公里距離。

單單水運的費用,就是天文數字。

既然神廟是柬埔寨人對神表示敬意,那麼再多的錢也應該承受。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路遇一隻小黑貓。

大家注意,它是基本沒有尾巴的,是短尾貓。

開始薩胖以為貓尾巴被汽車壓斷了,然而後來我連續看到幾隻類似的貓。

這應該就是類似於馬恩島貓的短尾貓,生來就沒有尾巴。

這也能說得通。

以往的貓需要爬樹躲避大型動物的追殺,還要在樹上來回走動,長尾巴就是必須的。

然而,柬埔寨的森林灌木非常多,貓只要及時鑽入灌木叢,就可以躲避敵人的追擊,無需爬樹。

柬埔寨的動物很多,也許印度教和佛教國家都是這樣嗎。

這裡街上滿街的貓狗,牛馬,鳥類,猴子甚至大象。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在高棉王國時期,國王每年都要親自來小吳哥拜神,這裡每年都要修繕。

15世紀強悍的暹羅人攻破暹粒,殺人放火,掠人為奴隸,柬埔寨人被迫放棄了這裡。

這也不是暹羅人第一次進攻,14世紀後期就有好幾次。

為什麼柬埔寨人打不過暹羅人?

其實扶南王朝時代,柬埔寨人經常學習暹羅人。

不過,到了14世紀,情況就逆轉了。

柬埔寨最大問題是人口比較少。

當時的王國心腹地區暹粒平原,雖富饒,畢竟可以用土地面積有限。

鼎盛時期,這裡只能養活80萬人口。

相反,暹羅因為國內土地很多,糧食產量很大,人口保持數百萬的規模。

今天泰國7000萬人口,柬埔寨才1500萬。

民族人口相差很大,戰爭當然一邊倒了。

暹粒距離暹羅太近,直線距離只有100多公里,對防禦很不利。

柬埔寨人最終只能遷都高數百公里外的金邊。

小吳哥由此廢棄,成為一片廢墟。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這裡的阿普沙拉女神壁畫栩栩如生,在今天仍然保存完好。

這種壁畫浮雕,在小吳哥大約有2千多個,還有刻有描述古代印度神話故事的浮雕。

阿普沙拉女神,是神中的舞蹈者。

傳說在修羅和阿修羅攪拌乳海時,從海中升起了阿普莎拉女神。

她們光彩照人,婀娜多姿,髮型各異,臉上帶著淺淺的微笑,是天生的舞蹈者。

在吳哥的很多角落,都能看見她們美麗的身影。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整個小吳哥都有這種大幅的壁畫,非常精美。

這些壁畫主要講述印度教的神話故事。

薩沙之前也說了,該國有著1000年信仰印度教的歷史,後來才改信仰佛教。

關於這些壁畫,引用官方的資料即可:每幅浮雕高二米餘,長近百米,全長達七百餘米,繞寺一週。這些浮雕手法嫻熟,場面複雜,人物姿態生動,形象逼真,且已採用重疊的層次來顯示深遠的空間,堪稱世界藝術史中的傑作。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小吳哥所在的暹粒,本來叫做吳哥。

而暹粒這個名字,就是征服了暹羅的意思。

15世紀暹羅人幾次佔領暹粒,但後來緬甸人攻打暹羅,暹羅的國王都被殺了。

柬埔寨人乘機反擊,打跑暹羅軍隊,收復暹粒,從此將吳哥改名為暹粒。

只是好景不長,很快暹羅人又殺了回來。

到二戰爆發之前,暹粒直接通過條約成為泰國領土。

暹粒的毀滅,僅僅是暹羅人的進攻?

當然不是了。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上圖是小吳哥的全貌,是個四面有水和森林的獨立寺廟。

小吳哥是寺廟,大吳哥才是城市。

柬埔寨人只是在小吳哥祭祀,但生活還是在暹粒的大吳哥城。

早在暹羅人攻打之前,高棉王國已經很衰落了。

科學家認為,高棉王國出現了嚴重的生存問題,主要是人口增長和農業發展的速度差距太遠。

本來暹粒距離洞裡薩湖很近,這裡有很多河流湖泊,柬埔寨人又修建了大量的輸水渠,農業非常發達。

然而,因為農業產量很高,柬埔寨人開始大量生育。

人口這種東西,一旦高速增長,速度是很驚人的。

而暹粒附近都是大片的原始森林,土地面積有限。結果就是,人口暴增,卻沒有足夠的糧食,導致出現大面積的饑荒和內亂。

高棉王國只得鼓勵人民開荒。

當時技術落後,依靠刀耕火種燒燬森林開荒,速度非常慢(燒燬后土地還要等上3年才能用),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暹羅人殺過來之前,高棉王國已經很衰敗了,人民向全國各地逃散以求活命。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進入小吳哥的主建築物,就是很多石頭建造的正方形的水池,叫淨身水池。

同所有宗教一樣,任何人祭祀之前必須洗乾淨身體,以表示對神的尊敬。

這個水池是專門為國王和高級官員準備的,普通老百姓是不能使用的。

有意思的是,水池很大也很高,目測至少也有1米7高度。

柬埔寨人個子矮小,下池恐怕就要沒頂,豈不是要淹死?

也許,水池只是裝水半滿而已!

普通的平民和低級官員,也有專門的水池給他們沐浴。

每年的大祭司時,有超過1萬人來到大吳哥,單單洗浴場面就很壯觀。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這就是小吳哥最高的一座塔,成金字塔形狀,據說是仿造印度教傳說的須彌山建造。

小吳哥就是印度教中理想的天堂!

寶塔位置高,距離神靈更近,是祭祀的場所。

每年高棉的國王帶著高級官員,親自爬上高塔,進行祭祀。

國王蘇耶跋摩二世時期,他花費三十多年建造小吳哥。

最終小吳哥還沒有修建完畢,國王就去世了。

他的遺骨埋在神殿中,被當做神來供奉。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看看,這座高塔的樓梯是非常陡峭的,傾斜度極高,大約是70度。

而柬埔寨國王是終身制,直到死亡才會真正退位。

即便七老八十,國王也要親自去爬上去,這是虔誠的表現。

這種攀爬很危險,據說近代一名法國外交官的夫人,就曾失足跌落,最終重傷不治而死。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為了安全起見,這裡修建了木頭樓梯,還是很陡峭,有10多米高。

如果失足,性命肯定保不住。

大家注意看,薩沙這張照片中基本都是中國遊客。

這裡也有一些白人遊客,數量有限。

寫到這裡,薩沙又想到一件搞笑的事。

薩沙站在樓梯邊拍了幾張,一時沒有下樓。

身後大叔等了10秒鐘,不耐煩了。

他用一口純正的南京話說:幹嘛絲不走啊?危不危險啊?小夥子(薩胖頓時心裡一喜)莫迪是古 !

話說,有多少南京人來這裡玩?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從高塔上往下看,俯視小吳哥了。

這裡薩沙就想到了中國和外國的區別。

大家注意,中國人修建的建築物,除了長城這種防禦工事以外,大部分都是木質的,而不是石頭。

木質建築物住起來很舒適,材料容易得到,建築費用低,很實用。

然而,木質建築物的老化很快,比如紫禁城每幾十年就要大規模修繕。同時建築物容易被火災破壞,一把火就燒光了。

相反,包括柬埔寨在內的很多外國人,主要建築往往採用石頭。

石頭建築物住起來很不爽,造價高昂,建築難度大,材料很難獲得。

總之,就是費時費力還不舒服。

然而,石質建築壽命很長。

以小吳哥為例,建築物接近千年,又沒有正兒八經的保護,仍然保存的很好。

你說小吳哥為什麼不用木頭建造?

明明周邊都是森林,木材要多少有多少。

還不是希望這個建築物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洋人有這個意識,我們則看不了這麼遠。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從小吳哥出來的時候,薩沙看了很多壁畫,主要是柬埔寨古代傳說和印度神話。

然而,我一眼就看到了刻在上面的中文。

誠然,這些是繁體字,應該不是中國大陸游客所為,終究是華人乾的。

之前在埃及盧克索神廟,薩沙看到過中文寫的“到此一遊”,現在柬埔寨吳哥窟又有名字。

中國的素質教育,還要持續幾十年吧。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從小吳哥出來的時候,看到了一件搞笑的事情。

小吳哥這裡有很多猴子,主要生活在周圍的樹林裡。

晚上他們把這裡當作家,白天也一樣在寺裡四處溜達。

柬埔寨人信佛不殺生,也不會活吃猴腦,猴子們絲毫不怕人,甚至會欺負人。

當時,在薩胖前面大約15米的地方,走著個韓國妹子(猜猜我怎麼知道她是韓國人的)。

妹子單身一人,穿著長裙子,個子不高,人也瘦弱。

她提著一個布包,匆匆忙忙的走。

突然之間,路邊衝出一隻很肥胖的猴子,幾乎有紅毛猩猩大小。

這猴子力氣很大,一把就將妹子的布包搶走了。

隨後開始翻找,估計是看看有沒有吃的東西。

妹子被這一嚇,臉色蒼白,連退好幾步。

也許包裡有手機、護照這些貴重物品,妹子鼓起勇氣想要去搶回來。

誰知道,胖猴兇的狠,齜牙咧嘴的做兇樣,爪子還亂揮。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就在妹子沒辦法的時候,跟著薩沙的柬埔寨小夥兩步走上去,在胖猴面前用力跺腳。

胖猴一驚就丟下包,轉而對著小夥呲牙。

妹子很機靈,趕忙撿起包跑了(跑得飛快,連句謝謝都沒說)。

見包沒了,胖猴也悻悻的走了,人猴大戰就此結束。

柬埔寨小夥這麼說“這些猴子最壞了,專門襲擊瘦小的女孩,有時候還掀裙子呢。不過,它們不敢招惹男人,更不敢招惹本地人。”

話說,猴子怎麼識別是不是本地人,就看是不是黑皮?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第二站是女王宮了。

在暹粒就是看石像,石廟。

開始第一二天,遊客們都很興奮。

然而看3天以上,審美疲勞了,看什麼石像都覺得一樣的。

女王宮距離荔枝山不遠,同其他的石窟有所不同。

據說這是女人雕刻的,浮雕和石像都非常秀麗精美。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女王宮門口看到幾隻雞!

雞媽媽帶著小雞,到處亂跑。

柬埔寨這裡養雞,同我們之前一樣,都是散養。

白天將雞放出去,到晚上才回到雞窩。

這裡都是森林,各種小蟲很多,雞不缺少食物。

所以柬埔寨的雞肉很好吃,也是純天然沒有汙染,可惜雞都很瘦。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女王宮就是看雕刻。

這裡和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石料都是一種粉紅的石頭,不知道哪裡開採的。

這裡所有的牆壁、立柱、門楣,都是連片連片的浮雕,沒有一點空隙。

這些浮雕,和暹粒其他建築有著明顯的不同。

它們的造型繁複圓潤,線條纖巧柔美,不像是男人的手筆。

一般認為,這都是柬埔寨女工匠雕刻出來的。

大家主要看,手法多麼細緻,不知道花費了多少心血,甚至是幾代女工匠合力完成。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這裡還有很多殘缺的神像。

柬埔寨的建築物,大體保存還是比較好的。

主要吳哥窟畢竟距離今天只有幾百年時間,不是非常久遠。

石頭建築物很堅固,毀壞程度有限。

當年暹羅人殺過來以後,也沒有破壞這些建築物。

因為當時柬埔寨已經流行大乘佛教,小吳哥也被作為佛教用處。

主要暹羅人也信仰佛教(小乘佛教),當然不敢破壞吳哥寺了。

要他們學習項羽那樣放一把火,燒掉三百里阿房宮,今天也沒有柬埔寨的鉅額旅遊收入了。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這些精美的浮雕,相當漂亮。

多發一張給大家欣賞欣賞。

話又說回來,這也沒什麼了不起。

大家有興趣去我們江南的烏鎮、周莊看看。

大戶人家的浮雕,比這還漂亮。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古代高棉人是使用梵文的。

扶南國時代,也就是公元68年開始,這裡官方文字都是梵文。

隨著印度影響力的逐步失去,梵文沒有人看得懂了。

到了真臘王國時代,也就是公元6世紀以後,柬埔寨碑文逐步變為古高棉文字。

古高棉文字不是梵文,仍然來自於印度某些民族的文字。

隨後1000多年,柬埔寨文字有超過10次變化,到了近代又受到法語影響,面目全非了。

今天的柬埔寨人,看不懂梵文,也看不懂古高棉文字。

這些石碑寫的是什麼,柬埔寨人也不知道。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今天的最後一站,就是洞裡薩湖了。

洞裡薩湖也叫作金邊湖,它的地位很像中國的長江、黃河,是柬埔寨的母親湖。

洞裡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長度高達500多公里。

它從西部的暹粒為起點,向東一直到首都金邊。

這個湖是柬埔寨最主要淡水來源。

沒有它,也就沒有柬埔寨。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有意思的是,洞裡薩湖時大時小。

在雨季,洞裡薩湖的面積非常大,比旱季擴大5倍之多,水深平均超過9米。

即便大型運輸船,也可以在湖上隨便航行。

然而,在旱季的洞裡薩湖,平均水深只有不到1米,不能行駛大船。

大家看,很多漁民在這裡捕魚,水只到他們的膝蓋。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洞裡薩湖雖大,寬度很窄,最寬不過100多公里。

這裡有很多魚蝦,很多漁民以此為生。

其中,還有一些當年從南越逃來的難民,順水飄到柬埔寨,用船隻建立了水上的小村。

他們沒有柬埔寨國籍,越南也不承認他們是本國公民,結果就成為了無國籍的人。

他們的生活一度很淒涼,連吃飯都有困難。

好在國際社會發現他們以後,洞裡薩湖也搞起了旅遊業,這些難民生活才有一定保障。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看看,很小的孩子也帶著蟒蛇來和遊客拍照,賺一點小費。

雖艱苦也總比做柬埔寨雛妓要好吧。

同行大姐告訴我,十多年前她來暹粒,發現不少景點都有一群12歲左右小女孩。

白人男性遊客一來(當時遊客還很少),她們就圍上去拉手拉腳。

大姐開始還以為是推銷土特產的,倒是奇怪為什麼不來拉她。

後來,大姐才知道:這些都是雛妓,將白人拉到他們村子去交易的。

他們這麼做,主要還是極度的貧窮。

柬埔寨人每家都有很多孩子,十多年前連吃飯都困難。

當時內戰還沒有徹底停止,這些小女孩為了基本的生存,只能做這行。

除了出賣身體以外,她們也沒有別的辦法。

現在柬埔寨經濟發展很快,雛妓基本不存在了。

大家注意,這個小朋友的帽子上有美國國旗,也許表示了他們內心的一種思想。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這是人工養殖的鱷魚,以往洞裡薩湖裡就有鱷魚。

只是時代不同了,今天柬埔寨野外已經沒有鱷魚了。

為啥?以往柬埔寨人口只有700多萬,今天已經高達1500萬。

就這麼一個小國來說,人口已經不少了。

這種人口密度,不太可能有野生鱷魚。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說實在的,中國北方人,包括薩沙這種江南人,對於柬埔寨的氣候是比較架不住的。

要說南京夏天也是炎熱加潮溼,相比柬埔寨就是小巫見大巫。

這裡雨季基本雨就停不下來,到處都是溼漉漉的,人非常不舒服。

旱季則是高溫酷熱,陽光強烈,出門就曬得要命。

柬埔寨人普遍的黑皮,誠然主要是基因決定,但多少也受到日照的影響。

帶你看世界最大的吳哥寺:薩沙柬埔寨之旅第2天 小吳哥、女王宮

柬埔寨的旅行,準確說應該是暹粒的旅行,就這麼結束了。

晚上,薩胖去這裡的大型免稅店買東西。

店員是個華裔女孩,一看就是柬埔寨人不同。

其實,早在宋代這裡就有華人居住。

很多華人下南洋,跟隨船隻到達越南、柬埔寨的港口,由此定居下來。

古代柬埔寨人口稀少,也歡迎華人作為移民定居。

一般華人都是男性,在當地從事農業之內,娶柬埔寨女人為妻。

華人很能吃苦耐勞,又不惹是生非,柬埔寨人對華人還是比較友好的。

今天柬埔寨1500萬人口中,華人後裔超過60萬(一說100萬),包括總理洪森也是華裔,他的父親是潮州人。

再見了柬埔寨,希望它未來發展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