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最大“石墨烯”為何落戶菏澤

□ 本報記者 王兆鋒

本報通訊員 趙忠宇

沒有電池,遙控器可以使用嗎?

近日,在位於菏澤高新區的恆力國際石墨烯高新技術產業園,記者見識了一款沒有電池的空調遙控器。

恆力國際中國區執行總裁錢東偉介紹:“這種空調遙控器安裝了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伏發電薄膜,無論白天還是晚上,只要有光,它就可以轉化為電能。不用電池,非常環保。目前這款遙控器已經投入使用,在國內市場還沒有同類產品。”

錢東偉介紹,為了降低石墨烯的生產成本,實現工業化量產,推進石墨烯下游產業應用技術的發展,公司通過多方考察,將產業園落戶到菏澤高新區,將極大地提升石墨烯供應量並大幅度降低石墨烯的價格,使下游產業都用得起、用得上,從而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石墨烯項目為何在菏澤落地?

“這個項目是我們爭來的,搶來的。稍一鬆懈,項目就落戶其他的城市了,這個產業就沒有了。甚至到該項目已經確定落戶菏澤後,有的城市還不放棄,仍在爭取。”菏澤高新區招商促進局局長王蒙介紹,恆力公司和安固強公司聯手在中國建立石墨烯及應用研發、生產基地項目,不少城市拋出優惠條件吸引該項目,競爭非常激烈。

“由於菏澤領導重視,行動迅速、方案周密、政策得體、信守承諾,最終贏得了恆力公司和安固強公司的青睞,使項目在短短的四個月時間內落戶菏澤高新區。”王蒙說,2017年4月20日,菏澤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在廈門參加了恆力公司單層石墨烯量產新聞發佈會,敏銳地意識到石墨烯項目發展前景廣闊,立即與石墨烯項目負責人錢東偉、技術擁有人張博增等進行了接觸和洽談。會後對項目緊盯不放,又連續2次到北京與錢東偉進行進一步交流,並現場與在美國的恆力公司董事長林楠視頻通話,進行溝通,就項目落戶菏澤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中間通過電子郵件對合作條款反覆溝通修改。

當年6月16日-21日,王蒙和項目介紹人朱金鴻、劉倩赴臺灣,對項目進行進一步考察和洽談。雙方就合作達成了共識,簽訂了投資合作框架協議。王蒙一行從臺灣返程後,改變行程,直接飛赴北京,第二天上午與項目具體負責人錢東偉見面商討具體推進事宜。

7月底,張博增帶領石墨烯專家考察團來菏澤進行專家論證,時任菏澤市委主要領導同志與考察團會見、洽談。經過論證,考察團最終同意項目落戶菏澤高新區。

目前,在菏澤高新區恆力石墨烯產業園已經建成投產的三條單層石墨烯生產線,開始穩定生產,是國內產能最大的石墨烯生產線。產業園還聚集了兩條石墨烯光伏發電薄膜生產線、白石墨烯材料、石墨烯新型牆體材料等項目。恆力天能建成國內首條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電子器件生產線,榮獲2018年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

石墨烯產業是引來的,銅箔產業是本地企業轉型升級“轉”出來的。

在菏澤廣源集團天和壓延銅箔有限公司,記者見到了厚度為6微米的壓延銅箔,摸上去十分光滑。菏澤廣源集團董事長秘書呂力剛說:“我們依託集團30年的銅帶箔加工技術積累、人才積累和生產研發平臺技術創新能力,打破了日本日礦金屬對我們壓延銅箔市場的壟斷。公司產品已供應韓國斗山、三星電子、臺灣台虹科技、廣東生益科技、寧德時代新能源等用戶。公司已經制定了2項國家標準,一項行業標準。最新產品無膠型黑化處理箔,已經和日礦金屬站在同一起點上。”

菏澤廣源集團最早生產銅帶材,有人勸董事長馮天傑搞房地產。馮天傑不為所動,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一心一意搞實業,帶領企業轉型升級,對標日本日礦金屬,研發壓延銅箔,投資9.2億元建成了國內首條高精電子壓延銅箔生產線。

我省提出支持菏澤加快轉型升級,培育現代特色產業集群。菏澤市明確要大力發展高端材料產業,打造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和電子激光器、石墨烯研發生產基地。為此,聚焦特色優勢,在新材料新裝備產業上實現新突破,成為菏澤高新區搶抓新舊動能轉換機遇的主要抓手。

對於新材料新裝備產業缺乏航母型龍頭企業等情況,菏澤高新區相關人員說,下一步,菏澤高新區瞄準國家新材料新裝備產業發展導向,突出輕量化、智能化、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依託德通高鐵製動閘片、嘉泰航空高鐵座椅、恆力石墨烯、朗峰納米晶等項目,推動新材料新裝備產業膨脹規模、釋放產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