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農商行第三季度淨利同比增20%,存款餘額略降

10月28日,青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佈2019年度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

公司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為65.79億元,同比增加22.9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3.57億元,同比增加15.87%。具體到今年第三季度,青農商行實現營業收入22.85億元,同比增長13.59%;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41億元,同比增加20.69%。

青農商行營收、淨利雙增,但受客戶存款意願減弱、儲蓄存款轉化為理財產品等影響下,與2019年度半年報數據相比,青農商行三季度的存款餘額略下降1.09%。

青農商行第三季度淨利同比增20%,存款餘額略降

營收、淨利均增長 費用管控效果顯著

資料顯示,青農商行的經營範圍包括:吸收本外幣公眾存款;發放本外幣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外結算;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從事本外幣同業拆借;從事銀行卡業務;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提供保管箱服務;外匯匯款;買賣、代理買賣外匯;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外匯資信調查、諮詢和見證業務;基金銷售;經國家有關主管機構批准的其他業務等。

據瞭解,公司營業收入包括利息淨收入、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其他收益、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匯兌損益、其他業務收入和資產處置收益。

青農商行第三季度淨利同比增20%,存款餘額略降

報告顯示,在今年7-9月,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9.27億元,同比增長19.65%;而今年1-9月,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23.32億元,同比增長15.58%,基本每股收益為0.44元/股。

報告期內,其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48%,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48%,資本充足率為12.28%;流動性比例達66.10%,不良貸款率1.43%;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為8.19%,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為12.80%,撥備覆蓋率為309.45%。上述數據均位於指標標準內。

前三季度,非流動資產處置淨收益為1788萬元,政府補助為2537萬元,非經常性損益淨額為3939萬元。其中,影響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的非經常性損益為2524萬元,影響少數股東損益的非經常性損益為371萬元。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其一級資本淨額為239億元,調整後表內外資產餘額為3487億元,槓桿率為6.88%。另外,其合格優質流動性資產為382.63億元,未來30天現金淨流出量300.04億元,流動性覆蓋率為127.53%,符合中國銀保監會規定的不低於100%的要求。

青農商行第三季度淨利同比增20%,存款餘額略降

“貸款五級分類情況”一欄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正常類”金額為1603億元,佔比為92.99%;“關注類”金額為96.29億元,佔比5.58%;“次級類”金額為8.35億元,佔比0.48%;“可疑類”金額為14.79億元,佔比0.86%;“損失類”金額為1.53億元,佔比0.09%。

累計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達1724億元,不良貸款及不良貸款率分別為24.68億元、1.43%。與2019年度半年報中1.46%的不良貸款率相比,本季度略有下降。

在報告期末,普通股股東總數為153986戶。在十大流通股東中,徐興良、魏巍、領航投資澳洲有限公司-領航新興市場股指基金(交易所)、柯旭斌、陳正忠、黃芳、陳賽明為新進流通股東。

數據顯示,青農商行三季報中存款總額為2018.20億元,中報的存款總額為2131.36億元,下降了1.09%。

零售金融新視角分析稱,銀行存款規模出現負增長,主要原因為,一方面負利率時代下,客戶存款意願減弱,另一方面,近年來由於投資理財產品多元化,這類產品的收益普遍高於定期存款,因此對客戶有較強的吸引力,一些儲蓄存款轉化為理財產品,產生存款搬家的現象。

資產減值下降八成多

2017年,財政部先後頒佈了修訂後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企業會計準則第23號—金融資產轉移》、《企業會計準則第24號—套期會計》、《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和《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五項企業會計準則。

另外,財政部在去年12月頒佈了《關於修訂印發2018年度金融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要求已執行新金融工具準則與新收入準則的金融企業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該通知要求編制財務報表,提出在境內上市的企業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青農商行稱,“在編制本次財務報表時本行已執行上述新金融工具準則。”

數據顯示,2019年1-9月,其投資淨收益為12.6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90.21%。變動幅度之大,主要源於青農商行根據新金融工具準則有關金融資產分類和計量規定,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增加,相應投資收益增加。

其資產減值損失同比減少86.23%,與貸款減值準備計提增加有關。

青農商行第三季度淨利同比增20%,存款餘額略降

匯兌淨收益為4613萬元,同比增加185.34%,這得益於匯率變動及結售匯業務收入增加;資產處置收益為1788萬元,同比增加224.75%,與固定資產處置收益增加有關;營業外收入達205萬元,同比減少52.07%,與銀行清理久懸賬戶收入相比同期有所減少相關。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其他綜合收益的稅後淨額為323萬元,同比減少99.46%,主要與執行新金融工具準則後,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投資減少,公允價值變動下降有關。

另外,截至報告期末,因部分定期業務到期,該行存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為59.48億元,同比減少36.79%;拆出資金60.37億元,同比增長49.43%,屬正常變動;衍生金融資產為2271萬元,同比增長49.39%,由公允價值變動導致;因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規模減少,其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為11.94億元,同比減少66.05%。

截至報告期末,青農商行向中央銀行借款39.79億元,同比增加33.21%;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額達21.36億元,同比增加135.92%;拆入資金為77.07億元,同比增長158.28%;衍生金融負債額為1302萬元,同比減少51.56%;資本公積額為38.17億元,同比增長71.87%,主因是發行新股股本溢價。

其他綜合收益為5.13億元,同比減少57.65%,青農商行稱,這源於該行執行新金融工具準則後,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投資減少,公允價值變動下降。

業務賦能 助推銀行轉型

青農商行稱,2019年三季度,該行圍繞全年工作部署和階段工作重點,深入實施轉型創新“十大工程”,大力推進改革發展“二次創業”。青農商行以公開答辯等方式,明確了“二次創業”的具體實施路徑,業務發展質效持續提升。

青農商行還將持續深化金融科技應用,豐富業務發展工具,取得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核心交易商等資質,上線“匯青客”微信營銷系統。順應金融消費行為變化趨勢之下,銀行研發“跨境e家”外匯服務平臺,優化“鑫動e商”商戶服務平臺,推出“城市攻略”社區服務平臺,開辦“幸福感恩存單”等創新業務、“週期淨值型”等理財產品,銀行發展動能持續集聚。

除此之外,該行在全省金融機構中率先推出“山東自貿區綜合金融服務二十條”,開業首家專營支行,並依託煙臺分行和章丘支行形成“立足青島、服務濟煙、面向全省”的自貿區金融服務體系。同時該行融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圍繞青島“15個攻勢”,持續加大實體經濟投放力度。

公告還稱,青農商行服務水平明顯提升。該行深化運營管理“三大集中”改革,全面推廣智慧廳堂建設,建立櫃面業務“一次、一窗、限時、親情”辦理規範,推出免填單單位結算卡、微信智能預約開戶、企業網銀對賬等便利服務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