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集合信託市場月度分析(10月)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月度分析(10月)

主要觀點:

1.截至11月8日,10月集合信託產品發行規模和成立規模走低。

2.房地產類信託短暫回暖後大幅下挫。國慶長假前的集中成立以及監管的持續趨嚴是房地產信託先回升後驟降的重要原因。

3.基礎產業類信託10月表現相對穩健。與去年同期相比,基礎產業類信託的增幅明顯,增長近五成,但未來受地方債置換及財政部規範地方政府融資因素影響,政信信託業務開展亦受到較大限制。

4. 消費金融類產品依舊是部分信託公司業務轉型的重要發力點,消費金融產品的規模佔比上升。

5.信託業對資本市場的積極性陡然增高,部分信託公司與量化投資私募機構等積極接觸,證券投資類產品在10月中的發行量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一、 信託市場月度回顧

1、宏觀經濟及大資管市場簡述

2019年10月份,製造業投資仍然低迷;受減稅政策、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加強等多方面限制,基建投資處於低速增長區間;汽車消費出現回升趨勢但仍處於負增長區間;目前經濟仍然承受下行壓力。

2019年下半年通道業務開展受限,監管對通道業務實行限額管理,要求不得新增;受地方債置換及財政部規範地方政府融資因素影響,政信信託業務開展亦受到較大限制;從今年5月的23號文,到7月初的定向約談,再到64號文等,房地產信託業務遭遇強監管。

10月份,銀行理財產品在發行量和收益率方面均下降。往年間銀行競相出現的“攬存大戰”目前並未明顯出現。今年底的理財產品數量出現“不升反降”的局面,而且理財產品的收益也持續走低。尤其是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其收益率在今年全年連續下降,且這一趨勢已經延續了20個月。

理財子公司發展勢頭強勁。目前,已有30多家銀行公告稱要成立理財子公司,其中12家獲批籌建,6家已正式開業迎客。但理財子公司的內在機制、資產管理與投研能力、人才儲備、市場化激勵機制、產品豐富度、權益類客戶的適當性管理等方面,依然還有很多短板要補足,這恰恰是信託、券商、基金等資管競爭主體可以與理財子公司展開合作的重要契機。

10月份券商資管業務方面表現相對穩定,資管子公司業績表現依舊呈現分化。據統計,2019年10月份新成立券商資管產品364只,環比下降14.35%,新產品發行份額55.17億元,環比上升31.36%。預計整體資管業務規模繼續調整,資管正從‘逐量’到‘提質’轉變,主動調結構的龍頭券商資管利潤維持上升態勢。

2、10月監管政策和處罰回顧

(1)10月重要監管政策回顧

10月12日,央行發佈《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徵求意見稿)》。《認定規則》作為“資管新規”的配套措施,明確了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範圍、應符合的條件。《認定規則》比預期嚴格,其中之一是將部分“非非標”資產認定為非標資產。《認定規則》將適用於信託,只是現在監管層還尚未明確信託產品投資非標的限額。《認定規則》目前是在徵求意見中,尚未實行。如果標債和非標的認定標準明確,對信託的影響可能會比較大。此外,還做出了過渡期安排,以保證政策的平穩推行。

2019年10月25日,發改委等多部門發佈《關於進一步明確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產品投資創業投資基金和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有關事項的通知》,存量基金募資不再受限,FOF多層嵌套也完全放開。已出臺一年半時間的資管新規,迎來了最大的一次政策鬆綁。

(2)10月信託業的監管處罰

表1 2019年信託業的監管處罰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月度分析(10月)

嚴監管下,不少信託公司的合規短板也逐漸暴露。10月份以來,監管機構披露的信託罰單驟增,目前已先後有5家信託公司接到6張罰單。在案由上,涉事信託公司以業務違規為主,受罰原因不一,涉及房地產業務、銀信業務、信保業務等。房地產業務仍是信託受到行政處罰的最集中區域。針對相關規範較為零散的現狀,信託公司須加強對自身合規審查能力的培養和建設,以應對越發嚴峻的監管環境。

3、10月信託公司的創新業務重點回顧

“深水區”的信託公司青睞慈善信託

處於“嚴監管”環境,進入行業轉型“深水區”的信託公司,以高漲的熱情和動力,積極投身慈善事業。雲南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田澤望介紹說,多年來,信託業一直在積極轉型。慈善信託是信託公司轉型探索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在稅收優惠操作細則的出臺和社會公眾對慈善信託的瞭解日益增加後,慈善信託未來將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大有可為。

中融信託發行國內首單快消品行業動產融資區塊鏈項目

日前,怡亞通聯合螞蟻金服、中融信託發行國內首單快消品行業動產融資區塊鏈項目,此項目總額度2.5億,本次落地金額5千萬,基於螞蟻區塊鏈技術,為此次存貨融資提供保障,提升押品透明度,保證押品的唯一性、安全性及可追溯性,大幅提升整個項目的安全性及運作效率。

企業ABS江湖格局再生變 1.5萬億市場望再迎擴容時分

備案制實施即將滿5週年的企業資產支持證券(ABS)格局正在迎來新的變化。據央行10月15日公告,自今年9月起將交易所的企業ABS納入社融規模總盤,並計入企業債券項下,這意味著企業ABS的融資影響正在受到監管部門的進一步重視。

信託公司在資產證券化的藍海里加速轉型

在通道業務逐漸萎縮的當下,資產證券化業務成為信託公司謀求業務轉型的新出口。業內人士認為,通道業務的收縮倒逼信託業轉型,資產證券化這片藍海成為很多信託公司謀求轉型的一個抓手,未來信託公司參與資產證券化業務的途徑和模式會更加多樣化。

信託ABS規模攀至7000億 受託人權責待強化

資產證券化業務(ABS)正在成為信託公司轉型的新領地。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17日,年內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貸資產證券化(CLO)項目加交易商協會主管的資產支持票據(ABN)項目規模已達7171.0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約30%,較2016年同期1798.43億元增長2.98倍。資產證券化業務規模攀升的同時,其風險也開始凸顯。由於國內ABS業務起步較晚,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如對ABS錯誤理解、對資產證券化基本原理缺乏反思等問題,導致信託公司身份、職責定位模糊,風險控制方面的經驗和能力欠缺。

有信託公司存續消金業務規模已達2600億

2019 年前三季消費金融信託與家族信託業務規模仍在創出節節新高。近年來,在我國居民收入快速穩定增長和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的大背景下,多家信託公司紛紛發力消費金融信託業務。

消金再遭嚴監管:嚴查信託通道業務,鼓勵底層資產帶場景

由於政策變化快、合作機構風險難以把控,因此對信託機構自建系統的要求較高,底層資產的真實逾期率和信託公司的風控能力就成了關鍵所在。近期已有信託公司接到監管口頭指導,嚴查底層資產為個人消費貸款的通道業務。

投向多元 模式創新 三季度多單慈善信託項目落地

今年第三季度的慈善信託目的呈現出精準和多元的特點,並且保持了一定延續性。根據慈善中國的備案數據粗略統計,截至2019年9月末,共有222單慈善信託項目,財產總規模達23.28億元。僅從2019年第三季度的慈善信託情況來看,2019年7月至9月,新增備案和實施的慈善信託共21單,分別來自15家信託公司,這3個月中,數量以7月和9月居多。

二、信託市場發行及成立情況

■ 發行規模及成立規模環比下滑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月度分析(10月)

截至11月8日,10月共有62家信託公司參與集合信託產品發行,共發行1788款集合產品,較上月同時點相比,環比減少20.85%;本月集合信託產品發行規模為1693.75億元,較上月同時點相比,環比減少16.26%。10月集合信託市場的發行稍顯冷清,一方面受到國慶長假的影響,工作日的減少使得集合信託產品的發行數量和發行規模有所下滑;另一方面,監管趨嚴依舊是影響集合信託市場的重要因素。國慶長假之後的多張罰單接踵而至,合規問題是信託公司展業面臨的最大障礙。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月度分析(10月)

從成立市場來看,截至11月8日,10月共有58家信託公司成立1314款集合信託產品,與上月同時點相比,環比減少27.12%;本月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為956.67億元,較上月同時點相比,環比減少47.03%。集合信託產品的成立規模在9月短暫回升之後,10月再度掉頭下行,成立規模不足千億。從季節性因素的角度來看,國慶長假使得9月末出現一波產品集中成立的高潮,而10月份的成立規模在9月的基數上大幅下滑。房地產信託再度收緊,監管政策依舊是影響信託產品資金募集的重要因素。

■ 外貿信託成立規模居首

從成立情況來看,本月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居首位的機構是外貿信託,共計成立集合產品116款,募集資金88.45億元。從募集情況來看,10月成立規模前十的信託公司中,各信託公司的募集資金規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月度分析(10月)

三、產品收益及期限分佈情況

■ 平均預期收益率下行 “寬鬆”潮和監管齊施壓

截至11月8日,10月成立的集合信託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7.87%,環比減少0.28個百分點。由圖3可知,10月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繼續下行。本月產品的平均期限為1.79年,較上月同期相比縮短0.05年。由圖3可知,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期限下滑,最有可能原因是超短期產品數量佔比的上升,尤其是現金管理類產品數量的增加。從收集的產品數據來看,在房地產信託收緊,集合信託募集規模下滑的壓力下,短期的現金管理類的集合信託產品有大行其道的跡象。現金管理類的集合信託產品門檻低、期限靈活、收益可觀,有較好補充作用。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月度分析(10月)

集合信託產品的收益率繼續走低,其原因有二:一是受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在全球貨幣寬鬆的浪潮下,國內的“降準降息”預期有所增強,集合信託產品等類固收產品的收益隨之下行的預期隨之增加;二是監管強化促信託業轉型,房地產類信託持續收緊,基礎產業類雖有所增長但增幅有限,集合信託產品的內在結構有所變化。長期來看,經濟下行壓力仍在,貨幣環境相對寬鬆,隨著國內金融供給側改革的推進,集合信託產品的收益或進一步下行。

■ 7%以下收益區間的集合信託產品數量佔比上升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月度分析(10月)

據統計顯示,本月共有48家信託公司披露了產品預期收益率,其中,有14家信託公司的平均收益率超過8.5%,有12家信託公司的平均收益率在8%-8.5%之間,有20家信託公司平均收益率7%-8%之間,有3家平均收益率在7%以下。預期收益率處於8%以上的集合信託產品數量佔比61.40%,環比下滑7.21個百分點,本月份額下滑最為顯著,而預期收益處於6%以下產品數量佔比10.19%,環比上升6.02%。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月度分析(10月)

如圖5所示,1年以內、1-1.5年期和2-2.5年期的集合產品數量佔比有所上升,環比分別增加0.26、0.65和0.70個百分點,1.5-2年期和2.5年期以上產品數量佔比下滑,環比下滑0.63和0.98個百分點。中短期限的產品比重上升,長期類產品比重下滑。

■ 吉林信託產品收益率居首位

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10月吉林信託的集合信託產品預期平均收益率最高,本月共發行1款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10.0%。目前多數信託公司的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在7%-8.5%之間,平均收益率在9%以上的信託公司僅有吉林信託、華澳信託和山西信託三家。

中小信託公司面臨的資金募集壓力更大。從近期的消息來看,信託公司在產品銷售深,直銷佔比已超過50%。直銷渠道的建設由於資金實力、品牌形象以及風險事件處置能力等因素的影響,信託公司之間預計會出現較為顯著的分化。中小信託公司資金實力上略弱,財富中心的建設和人員配置方面相對落後,更多地需要依賴第三方的代銷渠道,需要承擔更高的成本。另外,投資者在選擇信託產品方面,信託公司的資金實力,品牌形象以及風險事件的處置等方面同樣會有影響。中小型信託公司募集資金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月度分析(10月)

四、不同投資領域的產品變動情況

■ 基礎產業類和金融類信託佔比上升 房地產類信託下滑明顯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月度分析(10月)

本月房地產類信託募集規模大幅下滑,其他各投向領域的信託資金規模均有不同幅度下滑。具體來看,10月金融類信託募集資金規模319.06億元,環比減少32.71%;工商企業類信託募集資金61.67億元,環比減少62.56%;房地產信託成立規模大幅下滑,10月共募集資金281.72億元,環比下滑60.47%;基礎產業信託10月成立規模257.91億元,環比減少34.92%。

與去年同期相比,基礎產業類信託的增幅明顯,同比增長近五成;而房地產類和工商企業類信託的募集規模下滑明顯,同比減少了33.50%和56.76%。房地產信託業務受到監管收縮的影響,預計募集規模下滑的可能性依舊存在。根據信託業協會最新報告,信託公司業務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主要涉及消費金融信託業務、房地產信託業務、資本市場信託業務和慈善信託及家族信託業務。傳統類信託業務規模可能會面臨一個逐漸萎縮的過程,信託公司在創新業務方面的壓力不小。

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也是影響信託公司展業的重要因素。與信託業整體資金投向作對比,工商企業領域是最為重要的資金投向之一,而集合信託產品中工商企業類信託的產品數量和成立規模相形見絀。究其原因,在“剛兌”光環逐漸褪去後,在經濟下行預期增加疊加金融去槓桿的大環境下,信託公司在風險控制上顯得更加的保守。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月度分析(10月)

本月房地產類信託規模佔比下滑至第三位,金融類信託和房地產類信託產品分列第一、二位。具體來看,10月投向金融領域信託資金規模佔比達到33.35%,較上月增加7.09個百分點;其次是房地產類信託規模佔比排第二位,為29.45%,較上月減少10.02個百分點;基礎產業類信託規模佔比為26.96%,環比增加5.02個百分點;工商企業類規模佔比6.45%,較上月減少2.67個百分點。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月度分析(10月)

除工商企業類信託的平均收益率有所上行外,其他各投向領域產品收益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具體來看,房地產類信託收益率為7.98%,較上月下滑0.06個百分點;基礎產業類產品的收益率8.42%,較上月減少0.01個百分點;工商企業類產品的收益率8.33%,較上月增加0.11個百分點;金融類產品收益率6.92%,較上月減少0.90個百分點。

(1)房地產類集合信託:募集規模大幅下滑 產品收益下行趨勢明顯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月度分析(10月)

房地產信託在短暫的回暖之後繼續下行。10月房地產類信託募集規模為281.72億元,環比減少60.47%。房地產集合信託在9月大幅回升,而10月再度大幅下滑。受到國慶長假的影響,集合信託產品的募集在9月末出現集中成立的情況,而10月產品募集規模大幅回落。另一方面,國慶長假之後,多張針對房地產業務的罰單出現,監管環境持續趨嚴。目前信託公司在真股權投資類、房地產投資基金以及資產證券化方面對房地產業務進行轉型升級,但尚需時間。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月度分析(10月)

房地產類信託的資金多投向以經濟發達地區。如圖9所示,在10月成立披露產品投向地區的212款房地產類集合信託中,江蘇省以37款的產品數量位居首位,其餘排名靠前的是廣東省、浙江省、四川省、上海市等。

(2)基礎產業類集合信託:規模佔比上升 產品收益穩居首位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月度分析(10月)

基礎產業類信託募集規模雖大幅下滑,但規模佔比已經位居第二位。10月基礎產業類信託募集資金規模257.91億元,環比減少34.92%;而與去年同期相比,基礎產業類信託募集規模增長了49.48%。雖有逐漸下行的趨勢,但基礎產業類信託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依舊保持在8.4%以上。自2018年以來,國內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問題被中央所重視,未來受地方債置換及財政部規範地方政府融資因素影響,政信信託業務開展亦受到較大限制。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月度分析(10月)

基礎產業類信託的地區投向高度集中於江蘇、四川和山東等少數地區。如圖11所示,江蘇省以173款產品遙遙領先;而四川省和山東省次之,分列二、三位。基礎產業類信託資金的高度集中從側面說明信託公司在開展政信業務上的限制頗大。

(3)工商企業類集合信託:募集規模偏低 宏觀因素影響較大

10月工商企業信託的募集規模61.67億元,環比減少62.56%,較去年同期減少56.76%。經濟下行壓力大導致企業的經營效益不佳,流動性資金較為緊張,外加債券市場以及大資管行業的信用風險事件頻發,信託公司在開展此類業務的態度相對保守。

(4)金融類集合信託:規模佔比躍居首位

金融類信託規模佔比躍居首位,但募集規模依舊下滑超過三成。10月金融類集合產品的成立規模319.06億元,環比減少32.71%。消費金融類產品依舊是部分信託公司業務轉型的重要發力點,消費金融產品的規模佔比上升。10月消費金融類信託產品募集規模73.10億元,規模佔比22.91%。另外,10月以來中美貿易戰局勢緩和,加上全球各國相繼開啟“寬鬆”潮,市場情緒出現顯著的回暖。信託業對資本市場的積極性陡然增高,部分信託公司與量化投資私募機構等積極接觸,證券投資類產品在10月中的發行量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五、不同資金運用方式及信託功能的變化情況

■ 權益投資類規模佔比居首位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月度分析(10月)

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五種投資方式中,除證券投資類信託外,其他四個投資方式類集合信託產品的募集規模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具體來看,10月貸款類信託成立規模350.83億元,環比減少42.75%;股權投資類信託成立規模10.38億元,環比減少88.47%;權益投資類信託成立規模499.91億元,環比減少48.82%;組合運用類信託產品成立規模26.00億元,環比減少66.43%;證券投資類信託成立規模69.55億元,環比增加42.14%。證券投資類產品的增長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結果:其一是10月市場情緒有所回暖,股債市場的表現活躍。其二是監管政策的驅動。信託轉型主動管理的需求迫切,證券投資類產品的比重或將有所上升。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月度分析(10月)

從規模佔比來看,本月權益類信託成立規模佔比居首,佔比為52.26%,較上月同時點減少1.83個百分點;貸款類信託產品的成立規模佔比次之,佔比達到36.67%,較上月同時點增加2.74個百分點;股權投資類產品規模佔比為1.09%,較上月同時點下滑3.90個百分點;證券投資類佔比為7.27%,較上月同時點增加4.56個百分點;組合運用類佔比為2.72%,較上月同時點減少為1.57個百分點。

用益-集合信託市場月度分析(10月)

從各投資方式的收益率來看,除股權投資類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有所增長,其他各投資方式類產品的收益率較上月有所下滑。具體來看,貸款類產品收益率為8.01%,較上月同期減少0.04個百分點;組合運用類產品收益率為8.56%,較上月同期減少0.17個百分點;股權投資類產品收益率為8.62%,較上月同期增加0.03個百分點;權益投資類產品收益率為8.04%,較上月同期減少0.05個百分點;證券投資類產品收益率為5.12%,較上月減少1.69個百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