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運河鈔關:見證一城芳華600年


鈔關,本是稅關。明朝初年,白銀不允許直接交易,包括繳稅也只能用紙鈔。所以,稅關即鈔關。

臨清鈔關也因運河而興。到明朝萬曆年間,臨清鈔關已經位居運河八大鈔關之首。其中,萬曆六年(1478年),徵稅83200兩。而當年山東一省稅收僅8860兩,僅比臨清鈔關的1/10稍多。

臨清鈔關設立400年後,大運河再次迎來轉折,只是這次是走向衰落。清朝道光、咸豐之後,政治腐敗,經濟困乏,水利失修,大運河的運力大大下降。

道光四年(1824年)冬,黃河決堤,淤積導致大運河通航阻塞。第二年,清政府開始僱用商船海運漕糧。其後,河運、海運並存70年,直至河運被取代。

到清末民初,隨著津浦鐵路和京漢鐵路建成通車,大運河進一步被邊緣化。1930年,臨清鈔關最終關閉。

臨清鈔關歷經500年風風雨雨,是大運河上開設最早、關閉最晚、徵稅數額最大、國內現存的唯一運河鈔關,見證了一座城市的興衰。

2001年,臨清鈔關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今天,我們跟著臨清鈔關,去重溫一段歷史,去追尋一個夢想,去了解一些人和故事。

漕運是我國曆史上一項重要的經濟制度,它是利用水道調運糧食的一種專業運輸。臨清北通京師,南控江淮,在軍事、交通等方面均居重要地位,因此明清時期,政府為儲存轉運漕糧,在這裡修倉儲糧。

臨清鈔關為朝廷貢獻鉅額稅收的背後,一方面是對商船的盤剝,一方面是當時經濟繁盛的標誌。唯有商賈有錢賺,方有能力納稅。經濟的繁盛,帶來社會方方面面的快速發展。這從史書的記載中便可見一斑。

臨清鈔關,也出現在多位外國人的記載中。其中,較為我們熟悉的一位是利瑪竇,意大利傳教士,明朝萬曆年間來到中國居住。1600年,利瑪竇一行人,帶著準備進獻給皇上的貢物,途經臨清,與臨清鈔關主事(主管鈔關事務的“一把手”)馬堂見了面。馬堂為他準備了豐盛的宴席。

 時至今日,因運河而興的臨清,已不復往日之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