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的第一|鄭商所:我國首家期貨市場試點單位

鄭州的第一|鄭商所:我國首家期貨市場試點單位

  1990年10月問世的鄭州商品交易所作為我國首家期貨市場試點單位,如今是全國4家期貨交易所之一,也是中西部地區唯一的交易所。

  2018年,鄭商所累計成交量為8.18億手,成交金額為38.23萬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39.55%和78.88%,在全球衍生品交易所中排名第13位。

鄭州的第一|鄭商所:我國首家期貨市場試點單位

  今天的鄭商所,品種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日益提升,“鄭州價格”國內外影響力日益增強、國際化邁出堅實步伐,成為推動“中國製造”加速向“中國價格”轉變的重要力量,成為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獨特品牌。

  改革開放之後,我國農業生產有了很大發展,進入市場流通的農副產品不斷增多,範圍不斷擴大,但也出現了價格暴漲暴跌、買難賣難交替等問題。為了尋求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中央要求研究探索開展期貨交易,鄭州商品交易所由此孕育。

  1988年,鄭州糧油期貨市場研究課題組成立。1990年7月27日,國務院同意試辦鄭州糧食批發市場;同年10月12日,作為改革新探索、中國第一家中央糧食批發市場——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成立。1993年3月1日,在鄭州糧食批發市場成功運行基礎上,河南省政府決定成立鄭州商品交易所;當年5月28日,鄭商所順利推出小麥、玉米、大豆、綠豆、芝麻5個品種的期貨交易。

  鄭商所理事長陳華平說,自成立以來,鄭商所從中國實際出發,學習借鑑國際先進經驗,推動期貨市場不斷髮展。鄭商所推出了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規則——中國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交易規則,首家實行電子化交易等。

  鄭商所推出了多個有中國特色的期貨品種,為產業提供發現價格、管理風險的工具,為宏觀部門提供價格信號參考。小麥、綠豆等期貨品種的掛牌,拉開了新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序幕;棉花期貨上市,標誌著我國期貨市場進入規範發展新階段;PTA期貨掛牌,實現了鄭商所向綜合性期貨交易所的轉型;甲醇期貨上市,填補了我國危化品期貨的空白。PTA、甲醇等6個世界獨有期貨品種相繼推出,標誌著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鄭州的第一|鄭商所:我國首家期貨市場試點單位

  邁開大步走向更廣闊國際大舞臺

  2018年11月30日,對鄭商所而言是個特殊的時刻。這一天,該所PTA期貨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鄭商所國際化邁出堅實步伐。

  截至2019年3月底,PTA期貨境外客戶賬戶總數99個,客戶總數93個,其中,自然人客戶12個,法人客戶81個。通過轉委託方式開戶的客戶有75個。客戶地域包括中國香港、新加坡、中國臺灣、阿聯酋、新西蘭、英國和澳大利亞。

  已完成備案的境外經紀機構22家,境外客戶成交量佔比逐步提高,達到10%。

  以此為起點,鄭商所已定好國際化進程的計劃表。

  推動甲醇成為特定品種,向全球交易者開放。

  加快建設新加坡代表處。證監會已批准同意鄭商所在新加坡設立首個境外代表處。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積極推進。

  建設國際定價中心。制定了建設大宗商品國際定價中心工作方案,繪製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提升國際話語權、影響力。國際期貨業協會(FIA)是期貨及衍生品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組織。2019年3月,鄭商所正式加入FIA,這將加速鄭商所深化與境外市場間的國際交流合作,提升自身的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

鄭州的第一|鄭商所:我國首家期貨市場試點單位

  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目前鄭商所與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墨西哥衍生品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集團等14家境外交易所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今年計劃與“一帶一路”的莫斯科交易所簽署。

  由鄭商所主辦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已連續舉辦三年,今年將舉辦第四屆。伴隨著論壇規模和影響力越來越大,無疑將成為鄭商所加快走出去、實現國際化的新橋樑、新紐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