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菏泽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情况专题访谈

主持人:广大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的嘉宾是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局党组书记、局长彭益芳,彭局长,您好!

彭益芳:主持人好,广大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相信很多人对我市少数民族情况不太了解,请彭益芳局长简单介绍一下吧。

彭益芳:我市是少数民族散杂居重点地区,共有回、满、苗、壮、蒙古等46个少数民族成份,8.2万人,有3个少数民族人口万人以上的县区(曹县、牡丹区、开发区),1个回族镇(曹县侯集回族镇),19个少数民族人口1000人以上的民族工作重点乡镇,41个民族村居。

主持人:听了彭局长的介绍,才发现原来我市少数民族群众有这么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水平也将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请彭局长介绍下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情况。

彭益芳: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把民族工作摆到突出的战略位置,致力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我市民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市政府连续三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市民宗局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委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并连续两次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彭益芳:民族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全市民族工作格局得到进一步优化。2015年召开了市委民族工作会议暨第四次全市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了市、县区、乡镇(办)、村(社区)四级组织网络体系,建立和完善了组织协调、宣传教育、信息预警、法制保障、应急处理和责任追究等八项长效机制。市民宗局制定下发了《关于预防和处置由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突发性群体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同周边省市的联系和沟通,在边界乡镇中开展了携手共建“和谐睦邻乡镇”活动。

彭益芳: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得到夯实和巩固。一是扎实开展了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寺庙“六进”活动。目前,全市有12个民族村居,被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和谐乡(镇)村(居)社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曹县县委等5个单位分别被省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牡丹区南华社区被国家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二是认真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完善了工作会议制度、信息交流制度、信访调解制度、联谊走访制度。在牡丹区开展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是妥善处置民族矛盾纠纷事件。近年来,涉及少数民族的矛盾纠纷案件时有发生,各级党委、政府坚持社会效果与法律权威高度统一的原则,及时妥善地进行了处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彭益芳:民生保障力度进一步提高,民族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得到繁荣发展。一是助力推动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确立了“突出特色,打造亮点,点面结合,结构优化,以外促内”的民族经济发展思路,将19个少数民族千人以上的民族工作重点乡镇作为全市民族工作的重点,实施重点突破战略。目前,我市民族经济已逐步形成了集养殖、制革、裘皮、皮毛工艺、屠宰、运输、塑料加工、餐饮、房地产开发等农工商于一体化的产业结构。二是加大对少数民族村居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7800多万元,帮助全市民族村居建设吃水和农田灌溉工程120余处,铺设输水管道220多公里,扩大灌溉面积2万余亩,修建道路350公里,41个民族村居全部通了柏油路。三是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体育事业。近年来,不断加强民族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校舍建设。积极开展了“文化创建”活动,为部分民族村居配备了健身器材,修建了文化广场,建设了文化大院。加强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加大对省命名的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四是切实保障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落实。加强清真食品生产、销售执法检查和日常监管。在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校全部设置了清真食堂或清真灶,及时落实穆斯林牛羊肉补贴资金。五是认真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完善了“一村一策”、“一户一案”扶贫规划平台。积极开展资助活动、文化扶贫活动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坚持产业扶贫。另外,我市积极以物资救助和精神提升等多种形式,努力营造“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扶贫氛围。

主持人:从刚才彭局长的介绍了解到,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请问彭局长,就目前我市实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我市民族工作如何抓住机遇推进少数民族经济迈向更高层次、推动少数民族脱贫攻坚的进程?

彭益芳:一是培植转型升级产业。推进少数民族产业结构调整和换代升级,激发民族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抓好典型示范引领。深入县区指导推动兴办少数民族牛羊养殖加工优势产业、打造休闲旅游、特色餐饮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工程等,培育形成各具特色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少数民族脱贫攻坚驱动力和内生活力。三是抓好专项资金的精准使用。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及民族宗教事业专项资金,重点投向少数民族人口较多、脱贫任务较重的县区,加强统筹整合,着力向扶贫开发重点领域倾斜,向产业引领项目倾斜,保障资金安全规范运行,以发挥资金投入的最大效应。四是抓好少数民族创业就业教育培训。协调有关部门计划开展3至5期少数民族贫困村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少数民族贫困人员创业就业培训,切实提升少数民族自我发展能力。五是拓宽社会扶贫渠道。争取有关部门对少数民族实行政策倾斜,大力支持和引导宗教团体及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扶助少数民族特困人员和吸纳就业,积极参与扶贫攻坚工作。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我市每年都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宣传月活动是如何开展的?

彭益芳:一是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捐资助学活动,为高考少数民族考生和贫困家庭送上温暖和爱心,努力营造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社会氛围。二是加快推进民族村(居)美丽乡村建设,召开全市民族村(居)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现场会,展现先进民族村(居)风采,打造更多更好亮丽的特色村(居)。三是开展“暖心·交心·连心”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联谊活动,加强与外来少数民族的联系和沟通,通过开展座谈会、慰问活动等,促进语言、文化、习俗、信仰等方面的交往和融合,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菏泽,热爱菏泽,为菏泽经济社会建设贡献力量。四是召开“树好乡村振兴新旗帜,提升民族村居新动能”工作座谈会,全力推动民族乡村振兴,组织召开“树好乡村振兴新旗帜,提升民族村居新动能”工作座谈会,总结成绩,分析形势,部署任务,挖掘民族村居潜力,推动民族村居变富变强变美。

主持人:刚才听您介绍了我市今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开展情况,可谓丰富多彩,涉及许多方面。在今后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方面,还有哪些打算?

彭益芳:一是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利用重要纪念日和民族传统节日,积极组织开展具有民族特色和我市特色的、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积极备战今年9月份将在滨州举办的全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我市确定了板鞋竞速、少数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等参赛和表演项目。二是注重学校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再提升。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祖国观、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期。我们将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到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之中。三是注重创新宣传载体和方式。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坚持大众化、人文化、实体化的原则,不断推进理念、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比如,运用微信、微博等平台,让民族团结进入更多的信息终端,到达短、平、快的宣传效果。

主持人:通过彭局长的介绍,我们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了民族宗教领域工作任务的繁重,让我们对工作在民族宗教工作一线的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

彭益芳:谢谢主持人,谢谢广大观众朋友,希望广大市民继续关心、支持我市民族宗教事业的发展。“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