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頁岩油資源勘探潛力巨大,主要分佈在五大地區五套層系內

2018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逼近70%,大多數油田常規油氣已進入開發中後期,增儲上產難度大,國內石油自給能力嚴重不足,尋找新的石油資源接替領域,降低石油對外依存度,已成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迫切需要。美國頁岩油的成功開發,使石油對外依存度從2005年的60%降到了2015年的20%,美國頁岩油革命改變了世界能源格局。我國頁岩油是否能夠開發、是否能夠成為接替資源,是否能夠實現頁岩油革命,這些問題一直在困擾著我們。近幾年,隨著中國石油人的不懈努力,這些問題的答案逐漸清晰。

我國頁岩油資源豐富,規模可觀,勘探潛力大。我國頁岩油主要分佈在五大地區五套層系內,包括西北地區準噶爾盆地及三塘湖盆地二疊系、中部地區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系、西南地區四川盆地侏羅系、東北地區松遼盆地白堊系及東部地區渤海灣、江漢等斷陷盆地古近系泥頁岩。我國頁岩油資源潛力大已形成共識,自然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2012年~2013年評價我國陸相頁岩油地質資源量為402億噸,可採資源量為37億噸;中石化2014年評價我國陸相頁岩油地質資源量為204億噸;中石油2017年評價我國中高成熟度頁岩油資源量為132億噸,中低成熟度頁岩油原位轉化技術可採資源量為700億噸~900億噸;美國能源信息署2012年評價我國頁岩油技術可採資源量為43.7億噸,居世界第三位。各個機構評價標準不統一,評價結果存在差異,但可以確認的一點是,我國頁岩油資源規模可觀,勘探潛力巨大。

我國頁岩油資源勘探潛力巨大,主要分佈在五大地區五套層系內

多段水平井壓裂開發頁岩油示意圖

我國頁岩油已實現工業油流突破,正在向規模化生產發展。2018年以來,國內主要石油公司對於頁岩油的認識發生轉變,將頁岩層系內的石油聚集統一認為是頁岩油,不強調泥岩層系內砂岩和碳酸鹽巖夾層的厚度及地層佔比。按照目前的實踐認識,依據頁岩油可動用難度的大小,國內頁岩油勘探類型大致可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泥頁岩層系中砂岩和碳酸鹽巖夾層比例高,厚度較大,簡單的比喻就像三明治裡夾的火腿片數多,厚度大;另一類是指泥頁岩層系中砂岩、碳酸鹽巖夾層的佔比低,厚度薄,一般小於3米,也就是像有些三明治中火腿的厚度非常薄,也可能沒有,整個三明治都是麵包組成的。目前,國內針對第一類的頁岩油資源勘探開發技術已經基本成熟,成本不斷下降,短時間內可實現具有效益的規模化開發。在準噶爾盆地,中石油新疆油田加大了對吉木薩爾凹陷蘆草溝組上下甜點段頁岩油的勘探開發力度,單井產量較高,有望建成我國首個百萬噸級頁岩油生產基地,2019年6月28日,位於新疆昌吉州吉木薩爾紅旗農場的吉木薩爾頁岩油聯合站舉行開工儀式,標誌著吉木薩爾百萬噸頁岩油產能進入了開發建設階段。在鄂爾多斯盆地,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在延長組泥頁岩層系落實儲量規模達20億噸。

第二類夾層厚度比較薄的頁岩油目前已經突破出油關,部分地區已實現穩產。在渤海灣盆地,中石化在濟陽坳陷針對古近系沙河街組泥頁岩實施了多口頁岩油評價井,部分井獲得了高產工業油流;中石油針對滄東凹陷孔店組二段開展頁岩油攻關,15口井獲得高產油流,水平井試油初期最高日產油達到61噸,2口水平井目前已穩產近一年,平均日產油22噸,官東地區已形成億噸級增量發現。在松遼盆地,中國地質調查局及中國石油大慶油田、吉林油田針對性青山口組頁岩油開展了攻關,多口直井、水平井獲得高產工業油流,開闢了松遼盆地新的勘探領域。除此之外,在四川盆地,中石化多口井在四川盆地北部侏羅系頁岩層系見到油流,其中,元頁HF-1井在千佛崖組二段最高日產12.8立方米。在南襄盆地,中石化針對核桃園組三段實施的2口頁岩油水平井均獲得了日產20多立方米的頁岩油流,目前單井累計產量均超過2000多立方米。在江漢盆地,中石化針對潛江凹陷鹽間頁岩油,實施了1口頁岩油直井,壓裂獲得油流,同時部署兩口頁岩油水平井,鑽探顯示較好,有望獲得更高產量。

總體來看,我國頁岩油資源潛力大,近年來勘探突破不斷,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但是,屬於我國頁岩油革命的到來還有一段路要走。與美國頁岩油資源條件相比,我國頁岩油資源條件較差,勘探開發存在諸多難題。我國頁岩沉積相變快,儲層非均質性強;頁岩地層粘土礦物含量高,儲層改造難度大,成本高;頁岩中原油含蠟量高、原油粘度大,流動性差,實現高產難度大;頁岩地層常壓、低壓居多,地層能量不足;大部分頁岩埋深超過3500米,鑽井、壓裂等工程實施難度大、成本高、風險大。雖然勘探開發難度大,但我國頁岩油已展現出良好的勘探前景,具備實現效益開發的潛力,相信隨著地質認識的不斷深化及工程技術的不斷創新,我國頁岩油有望實現規模開採,成為戰略接替資源。

(作者單位: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