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霸道總裁鼻祖,至今仍然相信偶像劇

他是霸道總裁鼻祖,至今仍然相信偶像劇

明道(左一)在《演員請就位》中出演《破冰行動》片段。視頻截圖

有朋友跟明道說,你可能沒有辦法再演男一號了。

39歲,戲齡15年,被稱為“偶像劇一哥”和“霸道總裁鼻祖”的明道,在綜藝《演員請就位》中出演的7分鐘《破冰行動》片段,是他今年演的第一場戲。

明道出現在一檔導演選角真人秀的現場,網友在彈幕裡刷“好久不見”。

的確,他有兩年沒有新劇播出,轉戰電影市場後,他主演了一個20分鐘的科幻短片,帶著它去國外的電影節參展。

他原本不想參加《演員請就位》。在他看來,表演是自己“吃飯的傢伙”,不可兒戲,“我不喜歡拿我吃飯的傢伙來開玩笑,我會覺得很沒有面子。”

但他還是來了,加入了自己最喜歡的導演陳凱歌戰隊,第一場競演,他輸給了小他14歲的新人男演員,走入待定席。

“待定”意味著被挑選、被懸置,甚至是某種程度上的被否定。但是坐在牌桌上,就必須遵守遊戲規則。“我並沒有那麼樂觀,我很難受。這幾年我做什麼都不太成功,我都有點看不起我自己了”。

明道

在2005年憑藉著《王子變青蛙》一炮而紅之後,明道仍然有空就陪媽媽回菜市場擺攤。那是臺灣偶像劇的黃金年代,這部集合了男強女弱、霸道總裁愛上我、失憶、車禍、豪門爭鬥元素的偶像劇,火遍了全亞洲,次年暑期檔,安徽衛視引進《王子變青蛙》,一度帶動全天的收視份額突破2%。

《王子變青蛙》讓明道一夜間成為全臺灣最紅的偶像男演員,完成了青蛙變王子的蛻變。他不再是菜市場裡賣菜的少年林朝章,也不用擔心全家人第二天沒飯吃。

他是霸道總裁鼻祖,至今仍然相信偶像劇

明道出演偶像劇一炮而紅。《王子變青蛙》劇照


明道第一次覺得自己有錢,是戶頭裡有了15萬新臺幣(約合3萬人民幣),心裡一下子踏實了,還請了7個朋友去吃了人均50塊的烤肉,加油也不用擔心了,可以加滿。

站在名利場高位的時候,他也從不迴避自己的出身,從12歲就在菜市場擺攤賣地瓜、小魚乾、蛤蜊,不停地吆喝、過秤、收錢。菜市場讓他覺得安心,蹲在地上,看著人來人往,聽旁邊攤位賣梨子的大叔叫賣“我的梨子甜到會唱歌”,心裡盤算著,只要想辦法把這些貨賣掉,一天的收入是可預期的。

明道過早告別童年,闖入成人世界。放學後和寒暑假,明道都在菜市場賣小魚乾貼補家用。他沒有固定攤位,跟媽媽和哥哥分別在相距很近的不同菜市場賣貨,爸爸負責運輸。他笑眯眯地跟來買小魚乾的阿姨互動,從不缺斤短兩。如果遇到看起來拮据的客人,他會豪爽地抓一大把小魚乾,象徵性地收點錢,感覺自己像行走江湖的俠客,扶危濟困。

曾經有人問他,一個小孩子到菜市場賣菜,會覺得不開心嗎?

在他的概念裡,在菜市場賣菜是他的生活方式,當時他覺得很快樂,因為旁邊攤位也會有小孩子在賣菜,他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特別的。現在回憶起年少時的經歷,他覺得很自豪。在菜市場的那段歲月,奠定了他日後與人相處和看待世界的基礎。

只有一次是例外。

17歲的一個週末早晨,明道騎車去菜市場,突然發現有很多摩托車出現,都是要去聯誼的少年,車上還載著羞澀的女同學。明道故意放慢速度,騎車到他們中間,想象著自己也是其中一員,也可以擁有和他們一樣的快樂時光。

到了岔路口,明道不得不轉彎,他必須要回到菜市場賣菜。他停了好久,目送這些少年一個個都走掉,“擺攤比出去玩有意義,這是我的選擇”,他迅速回歸理性。

冒險王

成為明道,是少年林朝章的一次冒險。

在22歲這一年,他面臨著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選擇,是否要進入娛樂圈。

他思考了一週,決定接下戶外旅行真人秀《冒險王》的工作,成為外景主持人。“這是我人生第一個重大決定。我不是從小熱愛表演,我入行的原因就是那時候我需要工作,我想賺錢。”

出國錄節目之前,前經紀人匆匆給他取了一個新名字——“明道”。這位曾經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偶像藝人的經紀人認為,他的原名林朝章這個名字太菜市場了,一聽就不會紅。明道的意思是光明的道路,寓意好,叫起來也響亮。

第一次對著鏡頭講話,他需要跟觀眾介紹自己,“大家好,我是明道,我現在的位置是在泰國的曼谷!”。

當時,明道很難找到比“尷尬”更準確的詞彙來形容自己的窘迫和慌張,連眨眼都會覺得自己是做錯事,從頭到腳都不協調,這段話錄了12次,其中1次還說成了“大家好,我是泰國的曼谷!”

錄製《冒險王》的兩年,明道去了30多個國家,他收集了所有的登機證,從第一站泰國曼谷到最後一站新西蘭,他跟國王吃過飯,也跟難民吃過飯,住過六星級的飯店,也住過野外的寺廟,

最險的一次,在阿拉斯加,明道坐在運輸冰塊的車上,車突然剎車,3噸半的冰塊滑下來,差一點就把明道壓在了冰塊下。

“我永遠無法忘記這趟旅程,因為他將從此改變我的命運。”這是明道在《冒險王》裡的臺詞,也是他真實人生的寫照。“《冒險王》是我整個人的根,是我所有想法、經歷、感受、能力的源頭。”明道說,“因為成長環境的關係,我習慣用低的角度來看世界,站在底層往上看,每往下站一站,看到的世界就大一點,這裡面的人就多一點,有貴族,有平民,有住別墅的,也有住草屋的,他們讓我看到本來看不到的,瞭解本來不瞭解的,透過每一雙和我相遇的眼睛,我看到了無數的世界。”

單均昊

在明道的人生棋局中,《王子變青蛙》是繞不過去的一部劇,明道演的單均昊時至今日都被網友認為是最經典的霸道總裁形象之一。這部劇2005年6月在臺灣首播,以平均7.09%、最高8.05%的收視率,打破《流星花園》保持的最高收視率紀錄6.43%。

最讓粉絲津津樂道的一段戲,是單均昊第一次出場的長鏡頭,他一身黑西裝,戴墨鏡,從車上走下來,穿過酒店門口,大步走到前臺,員工站成一排鞠躬問好。

有網友說,其他霸道總裁在明道面前,頂多算是部門經理。

他是霸道總裁鼻祖,至今仍然相信偶像劇

《王子變青蛙》劇照

回憶起拍這段戲,明道仍然印象深刻,單均昊的出場對塑造這個人的形象非常重要,走路必須要非常有氣場,他大步走了一整個下午,終於有了現在觀眾看到的畫面。

這部讓他大紅的戲,其實原本並不打算用他當男一號,《王子變青蛙》大獲成功之後,導演跟他講,因為他皮膚太黑,演有錢人很沒有說服力,“在那個年代,你見過哪個貴公子是皮膚黑黑的?”

《王子變青蛙》成了一代觀眾心中的青春記憶,尤其是單均昊和女主角葉天瑜掉入深坑裡,等待救援,單均昊對葉天瑜說,緊要關頭不放棄,絕望就會變成希望。明道後來聽很多粉絲說過,這句話給了自己力量。

當時明道並沒有多少表演經驗,“當你什麼都不會的時候,你就會拿真的東西出來給人家看。”他認為演員是否真誠,觀眾是能感受得到的。

但是觀眾的審美疲勞總是比電視劇的題材革新來得更快,由2001年《流星花園》熱播開創的臺灣偶像劇的輝煌時刻,並沒有維持很長時間,2008年以後,越來越多的臺灣藝人選擇北上,到內地尋找更多的發展機會。

2007年,明道轉戰內地,民國劇《夢幻天堂》是他跟內地劇組合作的第一部電視劇,跟《金粉世家》是同一套班底,但卻沒能複製《金粉世家》的好成績。之後他也嘗試演過3部古裝劇,同樣反響寥寥。

《王子變青蛙》的導演陳銘章曾對媒體說,“當年(大家)覺得偶像劇很洋氣,現在偶像劇是貶義詞啦。(大家)感覺(偶像劇裡頭是)一群不會演戲的人。”明道坦言,

“有很多東西不是東西不好,而是很多人把它做得不好,所以這個東西變不好了,我也承認。”

明道反對用簡單的標籤來定義人,“但是大眾喜歡被歸類啊,我不太喜歡。”他在演單均昊的時候,腦子裡根本沒有霸道總裁的概念,只是在演一個人的很多層面,“有一陣子我也挺煩的,我霸道在哪?沒有,我雖然樂意使用這樣的方式讓大家更容易理解,但我還是希望能傳達給大家更細部的想法。”

在錄《冒險王》的時候,明道曾經採訪過印度的國王,那時候他站在印度城堡的瞭望臺,國王對他說,雖然我現在沒有權力,但我還是很有錢,你現在眼睛看得到、太陽照得到的地方都是我的。“我只要把那個人的樣子copy下來就是霸道總裁,我們演的霸道總裁還比這個小呢,就只是在一個公司裡。”明道對中國新聞週刊說。

變化

我們在明道為雜誌拍攝照片的現場見到他,他身穿西裝,配合攝影師擺出不同的造型。時至今日,他的身份多元,既當演員,也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陸陸續續簽了幾個年輕演員,新增了老闆身份,他旗下的男藝人徐開騁,已經演了很多部偶像劇,逐漸走紅。

徐開騁對中國新聞週刊形容,他眼中的明道,有三個關鍵詞:“認真、很man、老幹部”,之前拍戲的時候,只要明道有時間,就會教徐開騁如何表演,到現在他開始慢慢放手。明道記得有一次開媒體見面會,他和同公司的男演員站在一起,自己是最矮的,“我就用老闆的心態面對這件事,很好,非常好。”

在訪談節目中,明道透露他的手機裡只有10個電話號碼,“坦白講,我跟大部分人的頻率都搭不上。”他嚮往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是武俠劇裡的樣子,患難之交分別,十幾年後老友突然有困難,我立馬衝過去救你,“我心裡面就是有那種情懷,可是我發現這個世界上,好像只有我一個人有這種情懷。”

黃志瑋和明道因為拍攝《櫻野3+1》成為好友,但是他們並不是經常見面,在他眼中,明道始終是“on schedule的,不是衝動型,而是想好了知道自己在幹嘛”。

他的多年好友安以軒說,明道的內心住著一個60歲的老人家。明道聽了笑笑說,如果非要這麼講,“我的靈魂可能一千歲。”陳喬恩也覺得,明道是一個可以放心說話的人,他非常能傾聽,記憶力也特別好。

他的記憶力好導演劉國權也深有同感,明道在現場從來不看劇本,來之前他已經把臺詞背得非常熟。

“你相信偶像劇嗎?”這是我心裡的好奇。

“我相信,我的生活就是。我本來在菜市場買東西,隔了半年我是全臺灣最紅的偶像劇男主角,這不偶像劇嗎?”明道說。

但是娛樂圈的生存法則現實又殘酷,接連幾部劇不見水花,也接不到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市場上又不斷有新鮮血液湧入,就不可避免地從觀眾的視野中消失。

明道清晰地知道自己目前的困境,行業內對他的印象大致分為兩種,一些人覺得他還是在演偶像劇,另一些人覺得明道已經老了,可是他覺得,“現在才是我作為演員最好的年齡,我提醒大家我還在這兒。”

他意識到自己必須做出改變,必須要轉型,但是“我又不確定該怎麼做、去哪裡,這件事情讓我很焦慮”。

他是霸道總裁鼻祖,至今仍然相信偶像劇

短片《程序戀人》劇照

在嘗試轉型的過程中,他帶領公司的團隊拍攝了一部20分鐘的短片《程序戀人》,他在片中飾演男一號,一位設計未來城市的設計師。他在影片中注入自己對當下社會的思考,智能人在將來是否會以合法的身份融入人類社會?人類社會的交往是以何種方式評價對方?明道希望有人能對這個故事感興趣,從而一起合作拍一部長篇電影。他補充說,“我不會獨資拍一部電影,這樣風險太大。”

這是明道團隊製作的第一部電影,此前他的團隊製作過偶像劇《勝女的代價》《如果我愛你》。演了10多部偶像劇的明道,至今仍然相信偶像劇,“我的經歷像偶像劇,我抱著偶像劇的心態在過生活。”或許明道的改變已經發生,在潛移默化、在不知不覺中,也或許什麼都沒有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