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鋪子再傳上市: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12日電(閆淑鑫)“起個大早,趕個晚集。”良品鋪子的上市之旅正是應了這句話。

  11月12日,中新經緯記者查詢證監會官網發現,IPO排隊已兩年多的良品鋪子,目前仍處於“預先披露更新”的狀態,而與此同時,鹽津鋪子、來伊份、三隻松鼠等其他零食企業已順利在A股上市。不過,有消息稱,良品鋪子近期也在積極準備上市中。

  值得一提的是,據公開報道,良品鋪子早在2014年就曾計劃赴港上市,無果後又轉戰A股。如今,良品鋪子仍徘徊在A股的門口,尚未取得“通行證”。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良品鋪子之所以“上市難”,或與該公司股權變動存疑、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等有關。

良品鋪子再傳上市: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資料圖 中新經緯攝

  IPO前股權變動頻繁,引監管部門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良品鋪子始創於2006年,主要從事休閒食品的研發、採購、銷售和運營業務。2018年6月,良品鋪子正式向證監會遞交了IPO申請材料,並於今年1月份更新了招股書。

  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此次IPO前,良品鋪子股權變動較為頻繁,今日資本、高瓴資本等知名PE也在其中,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還擔任了公司董事。

  據良品鋪子今年1月更新的招股書(下同),2010年8月,今日資本系以1000萬元受讓良品鋪子原各股東合計296.6萬元實繳出資所對應的股權,同時又投入4100萬元認購良品鋪子新增的1216.06萬元註冊資本。經過此次股權轉讓,今日資本系便成功將良品鋪子29%的股權收入囊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IPO前,今日資本又幫助良品鋪子引來了另一個重量級股東,即高瓴資本。

  招股書顯示,2017年9月,香港高瓴與達永有限(今日資本系企業)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以3.16億元受讓達永有限所持5.26%的良品鋪子股權。同時,珠海高瓴也通過股權轉讓,以1.89億元的價格取得了良品鋪子3.16%的股權。

  同年12月,良品鋪子新增1800萬元股本,其中,寧波高瓴以1.8億元認繳1026萬元,珠海高瓴以1.36元認繳774萬元。至此,高瓴資本在良品鋪子中的總股權已達13%。

  中新經緯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018年12月,楊紅春、楊銀芬、張國強、潘繼紅為良品鋪子實際控制人,合計持股46.96%;今日資本則位列第二大股東,持股33.75%;高瓴資本持股13%。

良品鋪子再傳上市: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良品鋪子股權結構。來源:良品鋪子今年1月更新的招股書

  良品鋪子較為頻繁的股權變動,曾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2018年11月,證監會對良品鋪子招股書進行了反饋,要求該公司進一步說明歷次股權轉讓、增資的原因,以及引入股東和交易結構背景情況、定價依據及合理性等。

  同時,由於今日資本所持良品鋪子股份,與該公司實際控制人合計持股比例接近,證監會還要求良品鋪子補充說明今日資本對公司控制權的影響,包括是否能實際控制發行人、在實際控制人內部發生分歧時是否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變化、發行人是否存在應對措施等。

  淨利潤增長迅速,毛利率卻不增反降

  在資本的加持下,良品鋪子近幾年發展迅速。

  據良品鋪子招股書,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該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1.49億元、42.89億元、54.24億元、30.35億元;實現淨利潤4765.23萬元、1.05億元、1.18億元、1.13億元。其中,2016年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了一倍有餘。

  不過,在淨利潤快速增長的同時,良品鋪子的毛利率有所下滑。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良品鋪子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2.93%、32.88%、29.52%,2018年上半年稍有好轉,錄得29.75%。

  對於2017年公司毛利率的大幅下滑,良品鋪子在招股書中解釋稱,主要是受加盟渠道及線上銷售收入佔比提升影響。

  據瞭解,良品鋪子的銷售渠道包括直營門店、加盟門店、電商平臺、自營APP、大客戶團購等,其中通過加盟門店銷售,是該公司主要的銷售渠道之一。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良品鋪子通過加盟模式實現的相關收入分別為8.45億元、13.29億元、19.00億元和9.99億元,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7.18%、31.41%、35.37%和33.17%。

  與此同時,良品鋪子線上平臺的銷售收入也在逐年提升,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這部分收入在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佔比分別為26.53%、33.69%、42.21%、44.85%。

  不過,中新經緯記者梳理發現,良品鋪子加盟門店及線上平臺的毛利率要明顯低於直營門店。招股書顯示,最近三年,該公司加盟門店的毛利率長期維持在22%左右,線上平臺的毛利率也從未超過28%,而其直營門店的毛利率卻多在48%以上。

良品鋪子再傳上市: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良品鋪子近幾年毛利率變化。來源:良品鋪子招股書

  值得一提的是,除毛利率水平較低外,加盟模式也存在一定風險。

  良品鋪子在招股書中提到,儘管公司與加盟商建立了長期良好的合作關係,且在與加盟商簽訂的合作協議中約定了加盟商的權利和義務,在形象設計、人員培訓等方面對加盟商進行了統一管理。若個別加盟商未按照合作協議的約定進行產品的銷售和服務,或經營活動有悖於公司品牌的經營宗旨,將會對公司的市場形象產生負面影響。

  銷售費用高企,籤一位代言人曾花去2500萬?

  良品鋪子逐年增長的銷售費用,也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良品鋪子的銷售費用分別為7.19億元、9.52億元、10.55億元、5.69億元,分別佔當年營業收入的22.83%、22.20%、19.45%、18.75%。

  據良品鋪子介紹,公司的銷售費用主要由促銷費用、運雜及倉儲費用、直營門店的租賃費用和員工薪酬等構成,該部分費用佔當期銷售費用比例分別為88.40%、87.43%、86.81%和86.08%。

  有食品行業人士曾向中新經緯客戶端指出,如果一家企業的銷售費用連續多年都居高不下,則需要引起警惕。“在市場佈局初期,企業銷售費用高企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如果一連過了三四年,其銷售費用還維持較高比例,那就說明這家企業很可能在品牌戰略、渠道戰略等方面出現了一定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近幾年,良品鋪子在廣告營銷方面可謂是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除頻頻出現在《歡樂頌》《戀愛先生》《烈火如歌》等熱播劇的植入廣告中外,在代言人的選擇上也總是瞄準了吳亦凡、楊紫、黃曉明、迪麗熱巴等具有高人氣的流量明星。

良品鋪子再傳上市: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吳亦凡成為良品鋪子代言人。來源:良品鋪子官網截圖

  據媒體報道,今年1月份,良品鋪子推出高端零食戰略,同時以2500萬元的價格簽下吳亦凡做其產品代言人。

  良品鋪子的廣告費用問題也引起了證監會的注意。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證監會曾在反饋意見中要求良品鋪子進一步說明公司是否存在廣告費用由他人代付的情形,廣告費用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是否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一致,以及報告期內公司廣告費用的變動情況等。

  如何應對食品安全問題?

  除前述問題外,食品安全問題也是良品鋪子繞不過去的話題。

  據公開報道,2016年底,四川省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檢結果顯示,四川良品鋪子在邛崍臨邛東街店銷售的金針菇(香辣味)不合格。2017年初,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食品抽檢中發現,湖北良品鋪子分裝的一款原生腰果存在黴菌超標的情況。

  此外,良品鋪子在招股書中也曾披露,2017年3月,因子公司良品工業委託兩家供應商加工生產的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其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款64.28萬元。

  對此,良品鋪子也曾坦言,雖然公司建立了一套囊括採購、倉儲、配送、銷售等環節的全鏈路質量控制體系,但公司的產品質量仍不可避免的受限於農副產品原材料供應、供應商生產能力、運輸過程存儲條件及氣候環境等因素影響,無法完全避免一些不可預見因素導致產品質量出現問題的風險。如果公司銷售的商品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甚至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將會對公司的品牌形象和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目前市場上零食企業可歸為兩大陣營,一是採用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的企業,二是採用代工模式的企業。很明顯,良品鋪子屬於後者。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從零食行業當前的形勢來看,全產業鏈模式相對是最安全的,“至少得做到80%的產品是自己生產的,這樣企業在產品質量等各方面才更容易把控,也會在行業內具備更大的核心競爭力。”朱丹蓬表示。(中新經緯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