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在深山中建寺廟,百米深澗圍繞,方便一方人


以前的農村,尤其是山區農村,大山阻礙著村民們向前發展的腳步,隨著社會發展,農村加大各項建設力度,如今,即使在偏遠的山區,水泥路亦通到村民家門口,不過,在皖西南師子峰麓,早在二十年前就通了公路,提及此事,村民們都說是山上的一座古寺幫了“忙”。

村民們所說的古寺位於大山之中,村子的盡頭。古時候,不少寺廟建造在深山裡面,這座寺廟亦不例外,不同的是,這座寺廟所處的位置地勢險要,周圍群峰對峙,極為險峻,置身其中,如步入風景優美的景區一般。俗話說,無限風光在險峰,的確,這裡有外人看不到的美景。圖為2019年9月19日,寺廟建在“天堂之上”。

這座寺廟名叫朝陽寺,據瞭解,該寺始建於初唐時期,至今已有上千年曆史,由於寺廟所處的位置“與眾不同”,鼎盛時期,僧客眾多,素有“山陰道上人如織,遠近禪林惟朝陽”之美譽,然而,到了民國時,寺廟建築大都被焚燬,十分可惜。


上世紀八十年代,當地村民為修繕古寺紛紛出工和出材料,建起3間瓦房的廟宇。到了上世紀末,有位外地師父得知此廟後,遠赴而來,在當地人的支持下,歷經數年時間,將多個山谷整為平地,並打石頭作為屋基,建起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殿等多棟建築。圖為上百步陡峭的臺階上面建起大雄寶殿。

寺廟所處的深山,曾被人稱為“地無三尺平”的地方,周圍百米深澗圍繞,雖然風景秀麗,但要在這樣的地方建造大建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得修路架橋,方便材料的運輸,就這樣,公路從沿線村民家門口經過。圖為寺廟裡的長廊建在懸崖上。

雖然山中原高低不平,但經過合理規劃,打造出一塊塊平地。如今,山上建起多座景觀亭,樹林間亦有石桌和石凳子,獨特的設計,耳目一新。走進山中,聽鳥語,看奇峰怪石,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寺廟的前面建造起巨大的停車場,從上面看,似群山之間突出一塊平地,然後在上面鋪了水泥地面,其實並非如此,這個大停車場全部是柱子“支撐”起來的。

從停車場的側下方向上看,巨大的停車場蔚為壯觀,山澗的柱子密密麻麻,梁縱橫交錯,停車場裡的汽車如停放在空中一般,許多人稱其為“空中停車場”。山谷中“撐”起這麼大一塊平地,不少人付出了財力和艱辛的勞動。

站在停車場上俯矚,群山在下方,美景盡收眼底,雖然停車場的外邊全部做起了高高的圍欄,但膽小者仍然不敢站在邊沿向下張望,稱頭髮暈。

近年,寺廟新建的建築也不一樣,許多地方是用柱子和大梁架起來的,深山中建起這麼多奇特的建築,十分吸引人眼球。

山中古寺成為山村一道美麗的風景,吸引眾多遊客前來遊覽觀光,也給一方人帶來方便,雖然山路彎多路陡,但多年前就修通了水泥路。近年來,村民們家家戶戶建起漂亮的樓房,還有村民在村道邊的山腳下做屋,辦農家樂等。圖為一戶村民建造的漂亮樓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