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老闆手中的“礦”賣不出去了

礦老闆手中的“礦”賣不出去了

一、礦老闆手中的“礦”賣不出去了

最近兩年多來,每天都有很多礦老闆都在加礦業界的好友,原因很簡單:想把自己手中的“礦”轉讓出去,或者拉人投錢。但情況並不樂觀,叫賣的很多,成交的沒幾個,曾經那些價值連城的“礦”,現在怎麼就不行了呢?

在礦業形勢好的時候,搞幾個所謂的礦,可能會讓礦老闆都能大賺一筆,但那時候很多的礦老闆根本不懂礦!把礦權當成了“礦”,以為買了一個探礦權,就買了一座“礦”。殊不知500個探礦權中,最後只有1個才是真正有價值開發的礦。

雖然礦業形勢現在不好了,但搞礦還是可以賺錢的,只不過要搞真正有價值的礦。所以投資方對礦的品質以及各個方面的要求就變高了,那些所謂的“礦”自然就很難出手了。

以前想出手一個礦靠嘴就行了,現在不光嘴不好用了,就連一些報告都靠不住,如果礦老闆手中的“礦”投產價值不大,那很大可能會砸自己手裡了。

看點

二、曾經的“礦”,怎麼就成了燙手的山芋?

有些礦老闆可能還是不明白,曾經價值練成了“礦”,怎麼就成了燙手的山芋?

1、礦業形勢好的時候,很多買礦的人不懂礦。如果礦業形勢不好還想買礦的人,可能沒有人比這部分人更懂礦了。

2、很多礦權是在保護區旁,或生態紅線以內,這些礦是基本不具備開發條件的。

3、現在礦業公司要的是大礦、富礦,一些中小型礦他們根本看不上。

4、勘查一個礦需要數年,礦山建設又需要幾年,這樣拖幾年後,誰知道以後的大形勢會怎樣?

5、很多礦種的市場價值並不高,不信你看國內外大型礦業公司哪有主要搞螢石、重晶石等礦物的?

6、礦業已經恢復理性,不賺錢的事礦業公司肯定不會去幹,找礦需要一大筆錢,但礦山建設需要的錢可能是前期投入的數倍之多。

其實原因還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三、你手裡的“礦”真的能成為礦麼

那麼現在到底什麼樣的礦才有價值?

首先,不管你手中的礦規模如何,這個礦必須易採、易選、易運輸,對於中小型來說尤為重要。

第二,礦種的市場價值必須要大,銅、黃金等都是現在礦業公司追逐的熱門礦種,如果需求量達不到,再好的礦價值也不會大。

第三,你的礦必須遠離保護區和有可能成為保護區的地方,減少被取締的風險。

第四,可採週期長,有深部找礦及外圍找礦的潛力。

最後,你必須要全面瞭解你的礦,比如:鉛主要用於製造鉛蓄電池,這個是可以回收的,一旦我國鉛的回收率迅速提高,對於某些鉛鋅礦的打擊可能是致命的。

說白了,能賺錢的石頭才是礦,看一個礦有沒有價值無非就是看它夠不夠大,夠不夠富,是不是好採、好選......只要你的礦成本比別人的低,那麼它就肯定是一個有價值的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