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扭轉頹勢 英國經濟“回春”?

在即將到來的“聖誕大選”面前,經濟上的任何變動都有可能成為左右英國政壇的關鍵所在。當地時間11日,英國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一系列數據,其中最受市場關注的三季度GDP雖然小幅不及預期,但相比上個季度的衰退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成功扭轉頹勢的GDP數據,也讓英國首相約翰遜接下來的路變得平坦了些。

數據顯示,英國三季度GDP季率初值為0.3%,預期為0.4%。這樣的結果已經足夠安撫市場了,畢竟英國二季度的GDP數據一度讓外界大跌眼鏡。根據當時的數據,英國二季度GDP下跌了0.2%,而這也是英國經濟遭遇的六年多以來的首次萎縮。彼時,距離約翰遜剛剛上臺不過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如今,英國GDP從三季度的負0.2%回升到了正0.3%,這樣的數據似乎可以讓約翰遜放下心中的一塊大石頭了。外界普遍認為,英國避開了經濟衰退,為約翰遜的大選提供了動力。

但如果細看這份數據,又會發現一些令人失望的東西。比如三季度GDP的增長完全歸功於7月的表現,相比起來,8月和9月的GDP都在萎縮。而英國三季度的GDP僅同比增長1%,在預期裡,這一數值為1.1%,前值則為1.3%。而1%的GDP年率已經成了英國2010年三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正因如此,在外界對數據的解讀中,悲觀的情緒早已超過了樂觀的情緒——儘管英國經濟避免了連續第二個季度出現萎縮,但這些數據還是比預期的要弱,並且顯示經濟在進入第四季度時幾乎沒有什麼增長動力。

悲觀情緒的蔓延並不是空穴來風。上週四,英國央行公佈利率決議,宣佈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75%不變,符合外界預期。但一個明顯的信號是,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會議紀要顯示,9名委員會成員中的2名委員已經要求立即降息以支撐經濟。當時的報告便提到,基於全球經濟增長疲軟及對英國“脫歐”情況的新假設,與8月份的預測相比,英國未來三年的經濟增速下降1%。英國央行預測2019年第三季度英國經濟將增長0.4%,第四季度將回落到0.2%。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英國三季度GDP增速由負轉正是個好消息,證明英國經濟沒有進一步惡化,但從長遠來看,還是處於一個低速增長的狀態,能夠看出增長動力明顯不足。事實上,整個歐洲今年的經濟情況都有些差強人意,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也已經被下調至3%,在這種背景下,“脫歐”對英國經濟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長期來看經濟前景還不明朗。

“脫歐”成了困住英國的牢籠。在原定的10月31日“大限”那天,英國意外開啟了提前大選的世紀賭局,由此英國也將迎來百年來的首次聖誕月選舉。如今,距離選舉的時間越來越近,經濟數據也已經成了黨派博弈的重點。上週日,英國財政大臣Sajid Javid還表示,科爾賓領導的工黨計劃在未來五年支出1.2萬億英鎊,這一龐大的支出會將英國拖入經濟衰退,“這個支出水平是不計後果的,將會讓英國經濟在幾個月裡出現經濟危機,不用幾年的時間,幾個月就足以”。

雖然“硬脫歐”的可能性隨著提前大選的到來而逐漸下降,但危險並沒有隨之完全消失。國際評級機構已經先一步做出了判斷,當地時間8日,穆迪將英國的主權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在聲明中,穆迪還警告未來有可能再次下調英國的主權信用評級。穆迪提到了“脫歐”以外的另一個問題,即無論工黨還是保守黨,都不太可能解決英國公共債務高企的問題,而久拖不決的“脫歐”進程無疑增加了解決問題的難度。

根據穆迪的說法,英國目前的公共債務規模高達1.8萬億英鎊,佔年經濟產出的80%以上,由於未來政府支出將繼續增加,當前的債務規模也可能增加。此外,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導致投資減少,未來英國的經濟增長率或將下滑。此前,英國央行也提到,“脫歐”仍然是英國經濟前景的主導因素,在“脫歐”不確定性的影響之下,英國商業投資已經下滑了11%。雖然英國與歐盟達成的新協議降低了“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但由此帶來的海關邊界成本將使英國經濟在未來三年內承壓。

徐洪才稱,約翰遜本人更加鷹派,提前大選就是為了搞定工黨,快刀斬亂麻。三年前的公投本身就體現了英國社會認知的分歧,這一出“鬧劇”對歐盟來說,與英國開展經貿合作肯定沒有以前那麼便利;對英國來說,資金和人才也會從倫敦撤出,削弱倫敦金融服務的競爭力,短期內可能因此讓歐洲大陸受益,但也意味著整體金融效率下降,所以負面效應是雙向的。

北京商報記者 楊月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