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楊六郎扼守的險要關塞,現如今成了一幅益津古郡嬉水賞遊圖


霸州古稱益津,北依燕京,東牽渤海,西攬太行,建縣歷史超過千載。這裡人傑地靈、物阜民豐,自古便是京畿之靈秀寶地,素有北國江南之稱。數百年間,霸州一直是京畿要地、畿輔重鎮,有“帝闕下臨通萬國,行人至此望燕山”的記載。

霸州境內共有兩大水系流經,分別是南支的大清河及其支流中亭河水系和北支的永定河水系。在大清河與永定河兩河沖積扇內,還有霸水、牤牛河、界河、夾河、沙河、拒馬河、汊河、玉帶河、洮河、高橋澱、金水窪、堂二澱、東澱及溢流窪,這些都是霸州境內的古河道,目前多數已斷流。霸州的“牤牛河”屬於永定河支系,始掘於清雍正四年,每年盛夏時節河水暴漲,水勢兇猛,聲若 “牤牛”嘶鳴,所以當地居民稱之“牤牛河”。

牤牛河是霸州穿城而過的母親河,也是霸州的重要排水體系。因此,它的綜合治理對於改善市區生態環境,挖掘和呈現歷史文化,塑造城市文化旅遊地標性景觀、為霸州市民打造了一個健康娛樂、休閒養生、嬉水漫步的綠色走廊有著積極而重大的推動作用。


再看現如今的牤牛河,將霸州歷史文化經典、傳統文化元素符號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復原並再現了展示霸州北方水鄉風貌的“益津八景”,將“苑口秋濤”、“鹽河春鳥”、“堂澱風荷”、“東廟波光”、“老堤晚渡”、“霸臺朝陽”、“北樓山色”、“環城煙柳”八個經典歷史畫面重新刻繪在世人面前,並以滄海桑田卷、奔流不息卷、風起雲湧卷、 文華璀璨卷、歸園田居卷五幅畫卷演繹了一幅堪與清明上河圖媲美的現代版益津古郡嬉水賞遊圖。

而就在牤牛河的沿岸某處,有一高大的古代建築群,這就是霸州歷史文化的地標建築---益津關。”益津關,一說又稱草橋關,據《霸州志》載“州北一里北關廂外有草橋關”,相傳“楊延郎建草橋於此,因此得名。

關於益津關的由來,要從北宋初年說起。霸州州治移至益津關,實現了州關同治,楊六郎鎮守於此,留下了許多英勇抗遼的故事和傳說。即稱為“關”、那一定指的是軍事要塞。而 “益津”的解釋則為“益”既扼;“津”為水域,意思是“險要的渡口”。

益津關位於遼統轄的永清縣南境,959年,周世宗收復益津關,使其南境從契丹手中分離出來,宋初仍沿用遼稱,為永清縣,與遼形成隔拒馬河而治,且相互對峙的兩個永清縣。此時的益津關,既是宋永清縣縣治,同時又是霸州的州治。

自唐末以來,契丹南侵主要有兩條路線,一條以固安、霸州、雄縣、鄚州、任丘、高陽為一線;一條以易縣、徐水、滿城、望都為一線。益津關與雄縣瓦橋關、信安淤口關成犄角之勢,猶如一枚楔子楔入遼境的前沿,突出的戰略位置,使益津關成為遼主意欲拔掉的一顆眼中釘。

而當時的關城皆為土牆,沿城有護城井七十二口,每值隆冬時節,楊六郎命令兵士在城牆上潑水,天寒地凍滴水成冰,益津關一夜之間變成一座冰城,遼兵無法攻城,只得收兵,楊家將乘勢掩殺,大敗遼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冰城破敵的故事,


就在箭樓與城關之下,便是甕城,也是進入關城之後的第二道防線。在甕城的西側,有一道暗門,打開暗門就進入了歷史上著名的宋朝古戰道。宋遼古棧道是古代地下運兵的重要軍事工事,位於牤牛河的東側,為連接益津關和霸臺的重要節點,是霸州邊關文化的縮影。

據說,當時的楊六郎作為鄚州刺史(後為團練使、防禦使),奉宋真宗上諭密旨在霸州、雄縣、永清一帶秘密修建邊關地下戰溝,也就是後來的古戰道。依靠這些地下軍事工事,楊家將讓遼軍吃盡苦頭,遼兵一看"楊"字大旗便會膽戰心驚。

古棧道全長 500 餘米,由甬道和洞室構成。最大的洞室長8米、寬3米、高3米,甬道最低處僅0.6米。古戰道結構獨特、地形複雜,高矮不一,寬窄有別,蜿蜒曲折,而且多為直轉角,個別為蛇形,洞內既有寬大實用的藏兵洞,又有千迴百轉的迷魂洞,還有翻板、翻眼、掩體、放燈處、議事廳、糧草處等軍事專用設施。


整個古戰道具有藏兵運兵、快速傳遞情報以及充分運用"聲學"監測敵情的作用,立體展示了霸州古代軍事文化的厚重與久遠,堪稱軍事史上奇蹟,是名副其實的"地下長城"。

古霸州的悠久歷史,鴻篇鉅製,翻開霸州宋遼古代邊關的恢弘史詩,娓娓道盡宋遼邊關文化和楊六郎鎮守邊關的歷史!而現在,全新的霸州是一幅鮮活有趣、動感十足的水墨重彩畫卷、一幅堪與清明上河圖媲美的現代版益津古郡嬉水賞遊圖。更是霸州向世人展示並精心設計的一張城市新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