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烏鎮戲劇節由陳向宏、黃磊、賴聲川和孟京輝共同發起,以1300多年的歷史小鎮烏鎮為舞臺,給觀眾們帶來世界上的精品劇目和年輕戲劇人的原創作品。

第七屆烏鎮戲劇節

戲劇的舞臺向所有人敞開

今年的第七屆烏鎮戲劇節以“湧”為關鍵字,從10月25日到11月3日,歷時10天。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14場小鎮對話、5個戲劇工作坊、5個IATC青年戲劇評論工作坊、10場朗讀會,架起了舞臺與觀眾的橋樑。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同時,以烏鎮西柵景區的木屋、石橋、巷陌甚至搖櫓船為舞臺的128個古鎮嘉年華節目,街頭巷尾都成為表演的絕佳場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當然,最不能錯過的重頭戲是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28部精品劇目,總共演出141場。同時,還有參加聯演的18部青年競演劇目,以“看不見的人,鑰匙,飛機票” 三個元素進行命題創作,為青年戲劇人提供平臺。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世界範圍內的表演藝術和舞美創意在這裡碰撞,不僅有經典戲劇審美,還有還有先鋒性的腦洞大開,舞臺的定義也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被錘爛的舞臺

陳明昊《從清晨到午夜》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你見過凌晨一點半的烏鎮嗎?陳明昊的《從清晨到午夜》從午夜開場,一直演到早上六點半,被稱為“紅眼戲劇”。

觀眾在觀劇中會幾度睡去,又被突然而來的聲響吵醒。這種獨特的觀劇方式更像是導演的一個行為藝術實驗。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戲劇前面的三個小時在講述故事,一個向來規矩的出納因為英雄救美的衝動而攜鉅款潛逃。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長條形的舞臺上只有一些小小的格子間,熬夜的不適感讓觀眾們非常疲憊。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一輛汽車衝到臺上,揭開了後半場狂歡的序幕!奇裝異服的演員將整個舞臺暴力拆除,露出了後面4000平米的巨大空間!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演員們帶領觀眾離開座位,湧向狂歡之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結合劇情,假紙幣從二層飄然落下,現場變成了一個諷刺拜金主義的裝置藝術。大型蹦迪現場讓人滿血復活,進入一種熬夜後的亢奮體驗。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隨著現實中的天亮,創作者也用燈光製造出了一片人造日光,夢醒後的觀眾意猶未盡。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舞臺的定義又一次被刷新!

時空拓展的舞臺

《卡拉馬佐夫兄弟》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卡拉馬佐夫兄弟》

《卡拉馬佐夫兄弟》

改編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說,由俄羅斯著名導演康斯坦丁-勃格莫洛夫攜手莫斯科藝術劇院共同呈現。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舞臺被圍成一個盒子的形狀,由三個屏幕來播放多機位拍攝的即時影像,或錄製好的視頻,告訴觀眾盒子側面或其它地方發生的故事,帶有電影式的蒙太奇剪切效果。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攝像機有時候會模擬人物的眼睛,當它上下掃視,就像用眼神在打量對方。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遇到一些需要被強化的內心戲時,攝像畫面會被放大,具有很強的衝擊力。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即時攝影和無縫銜接的多場景畫面,讓時間、地點和空間都不再受到限制,舞臺空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水上舞臺

《精靈女王》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改編自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

烏鎮的水劇場是依水而建的戶外露天大劇場,來自波蘭的《精靈女王》就在這裡上演。為了將故事從森林帶到湖畔,劇本被重新編寫,舞臺也經過精心搭建,還創下了燈光連續調試的最長紀錄。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舞臺以自然山水為背景,巧妙地利用了小船、拱橋和水臺等景觀進行場景轉換。演員划船出場,隨後又在小橋上放歌,舞臺背後的白牆也成為了絕佳的放映屏幕,光影美不勝收。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配合劇情,唯美夢幻的水幕投影更是令人驚豔!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水幕、燈光、小船、拱橋、多媒體投影等元素的綜合運用,帶來了一個全新的多維戲劇體驗!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沒有舞臺的“舞臺”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向何處去2.0》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實驗戲劇《我們從何處來2.0》

王翀和薪傳實驗劇團的《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2.0》思考的是全球化遷徙背景下人類的生存問題。這部作品不設現場演員,只有聲音演出,配音來自演員王學兵和他的兒子。

一場僅限四位觀眾,他們同時也是演員。參與者通過抽籤分別扮演綠色老海龜、黃色母蚊子、紅色小豬和藍色英雄斯諾登等角色,在耳機的指令下踏上不同的遷徙路線。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有的人從抱枕做成的“屍體”上吸血,有的人坐上一輛來自印度的出租車,有的人在筆記本電腦上發出給記者的告密郵件。他們在烏鎮的大街上爬行、奔跑或抱作一團,迎向遊客們詫異的目光。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耳機中的故事以一種另類的姿勢解鎖舞臺,構成了一種全新的觀看角度,同時,也讓觀眾體驗了一把沉浸式的戲劇表演。這裡沒有舞臺,只有一段奇異浪漫的旅程。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這裡,舞臺的定義一次次被刷新

在戲劇大師和先鋒性創作人的不斷嘗試之下,戲劇節的舞臺融合了更多新奇元素,甚至可以沒有邊界。當條條框框被打破,眼前是一片更廣闊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