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徽縣古建築——慄川磚塔

慄川磚塔位於徽縣慄川鄉郇家莊村東側小學院內。這裡原有一座寺院,始建年代無考,唐末毀於戰火。北宋淳化年間(990 ~ 994 年)重建寺院,名白塔寺,並敕建佛塔,名白塔,寺由塔名。後白塔寺遭戰火焚燬,僅存白塔。民國十二年(1923 年)《徽縣新志》記載:“白塔寺在城西四十里紅渠鋪郇家莊,廟宇系清道光(1821 ~ 1850 年)間重建。有一塔甚古,外用磚甃,八方十二級,高約六丈,廣一丈五尺。自光緒五年(1879 年)地震後,只存九級。”慄川磚塔於1993 年被公佈為甘肅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由徽縣文化館管理。

甘肅徽縣古建築——慄川磚塔

現存白塔為磚砌八角形空心樓閣式,無塔頂,十層,通高 25 米。底部為石砌八角形塔座,條石砌築兩層。塔身第一層平面八角形,高 7 米,每面邊長 2.7 米,南面開一單磚券頂拱形門,門高 1.5 米,門道深 2.4 米,門內闢八角形塔室。一層塔身南、北塔兩面各鑲石碑一塊,北面為《補修塔序》,記載清道光十二年(1832 年)修補磚塔之事;南面碑記錄捐資者姓名。第二層以上各層均施平座、欄杆、塔簷,挑簷深度向上逐漸遞減,四個正面均磚雕雙門版門、兩個窗子,窗子雕菱形欞條;四個側面均無門,僅雕菱形窗三個;每面塔簷下施磚雕雙抄斗栱 3 攢,轉角鬥栱出雙抄斜栱,上承替木,再上雕出簷椽,椽上鋪青磚兩層,屋面鋪板瓦。塔頂為反疊砌成的攢尖頂,已坍塌。慄川磚塔設計科學,造型優美,其仿木結構磚雕精美逼真,是研究宋代建築技術和藝術的實物資料。

甘肅徽縣古建築——慄川磚塔

2014年,經報請省政府同意,省文物局《關於公佈我省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的通知》(甘文局發〔2014〕301號)公佈其保護範圍為:“以磚塔底部條石為基準向外延伸50米。” 2018年,省文物局、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公佈部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的通知》(甘文局聯發〔2018〕3號)公佈其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範圍外向東、南、西、北各延伸50米。”

目的及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目的只為信息共享,無其他目的;

備註:如有異議,請聯繫我們處理,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