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的内外壁镶嵌佛像7000余尊——繁塔


繁塔位于河南省古城开封东南古繁台,建于北宋开宝七年,原名兴慈塔,因其建于北宋皇家寺院天清寺内,又名天清寺塔;又因其兴建于繁台之上,俗称繁塔。

繁塔是开封地区兴建的第一座佛塔,也是开封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为四角形佛塔向八角形佛塔过渡的典型。

繁塔宋代曾是一座六角九层,80余米高的巨型佛塔,极为壮观。有诗曰:“台高地迥出天半,了望皇都十里春”。

因岁月沧桑,明代仅余三层。后人在大塔之上,仿损毁的六层缩建为六级小塔,成为独特奇丽,别有风趣的造型。

繁塔的内外壁镶嵌佛像瓷砖,塔表的每块砖都是一市尺见方,为凹圆形佛龛,龛中有佛像凸起,一砖一佛,跌坐其中,佛像姿态、衣着、表情各具特色,共108种,7000余尊。

繁塔是由当时的官僚倡导,从民间募集资金修建的,所以建得时间很长。现存繁塔里面洞壁上镶嵌石刻中有建塔捐献过钱财和实物者的姓名和年月。

石刻题记表明,宋太平兴国三年,繁塔才建起一个高高的塔基,到太平兴国七年,甚至到宋淳化元年,还不断有人向建塔工程捐献钱物。

宋代艺术家赋予了佛像丰富的感情,使人们观赏时觉得亲切而生动。佛像所穿袈裟线条流畅,对面部和手脚的刻画表现得丰满、细致、圆润

纵观繁塔内外壁佛像造型,技艺堪称卓绝娴熟。菩萨宝冠上的化佛造型虽然很小,但也毫发毕现、细致入微,充分展示了宋代艺术家雕刻模制的高超技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