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一趟拘留所,他們卻“因禍得福”

拘留所,是一個誰也不願觸及的禁地。高牆鐵網、管理森嚴,這裡彷彿是“冷酷”的代名詞。

但在浙江省的拘留所裡,卻時常上演溫情一幕。

近日,央視《道德觀察》欄目播出系列片《拘留所的故事》,聚焦浙江拘留所工作。


永康市拘留所:讓陳某在陽光下生活

2018年8月16日,浙江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王雙全收到一封名為《我在拘留所的兩天兩夜》的感謝信。

進了一趟拘留所,他們卻“因禍得福”

寫信的人是曾被拘押在永康市拘留所的陳某,他對拘留所的管理模式大加讚賞,同時對民警感激萬分。

進了一趟拘留所,他們卻“因禍得福”

被拘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讓陳某寫下這封感謝信?

陳某是70年代的大學生,曾在鄉鎮工作,後來辭職下海辦工廠。20多年前,他向農村信用社借款十幾萬元。

因為貨款被騙100多萬元,企業資不抵債,陳某和懷孕的妻子連夜跑路,一逃就是20多年,父母過世都沒有露面,向陳某放貸的銀行找他多年無果。

2018年,信用社向法院申請執行。當年7月,陳某回鄉為考上大學的女兒遷戶口,就在快上火車的時候被警察帶走,被送到永康市拘留所,處以15天的司法拘留。

永康市拘留所實施的,是一套軍事化管理新模式,被拘人員每天早上要參加軍訓。

進了一趟拘留所,他們卻“因禍得福”

然後,他們要到思行堂學習——這是一個心理疏導基地,有30名律師長期輪流來上課,還有高校的法學專家、公安交警大隊、心理諮詢師以及社會各團體面對面地給違法人員答疑解惑。

進了一趟拘留所,他們卻“因禍得福”

他們還會集體誦讀所長程龍祥獨創的一本 “三字經”,從中更快知曉拘留所的各項制度,儘早認知自己的錯誤。

進了一趟拘留所,他們卻“因禍得福”

在這種教育感化下,陳某自我反省,轉變思想,主動向民警表示,想盡快還了這筆欠款。

於是,程龍祥來到農商行信用社,與落實銀行負責人到拘留所裡的調解中心和陳某協商問題。

進了一趟拘留所,他們卻“因禍得福”

經過反覆協商,鑑於陳某一家的實際困難,銀行最終做出讓步,同意陳某還款7萬元。

當年8月15日下午,還了款的陳某被提前解拘釋放,從此他告別東躲西藏的日子。

餘姚市拘留所:十天改變一個人

2018年5月16日晚,以出海打魚為生的沈某因強制販賣海鮮、打砸他人攤位的尋釁滋事行為被送進了餘姚市拘留所,行政拘留10天。

沈某是個“硬骨頭”——在收拘時,他渾身酒氣、劇烈抗拒,民警生拉硬拽把他抬了進去,他對拘留所的管理制度也拒不遵守;

進了一趟拘留所,他們卻“因禍得福”

在入所體檢時,民警還發現他身上有不少舊傷,體內有多處鋼板。

對於這樣一個態度偏激的“鋼鐵俠”,民警既擔心他的身體,更擔心他想不開。管教施建東和黃所長多次找沈某聊天,他都閉口不答。

十天的拘期很快就會過去,如果讓沈某就這樣出去,無疑有很大隱患。鑑於此,拘留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

施建東向處理沈某案件的臨山派出所瞭解到,沈某是派出所的常客,性格乖張孤僻,常與人起衝突。

民警到沈某家中一看,果然屋內亂七八糟:門窗玻璃全被打碎,廚房和樓梯把手被砍得七零八落,只有放著母親遺像的桌子是完好的。

原來,沈某17個月大時,母親就因和父親吵架想不開尋了短見;9歲那年,父親到鄰村當了上門女婿,奶奶帶著他長大;幾年前奶奶去世,沈某從此孤身一人。

瞭解到沈某的身世之後,民警找他談話時也有了更強的針對性。

沈某沒想到,短短兩天的時間內,民警就對自己瞭解如此透徹,不僅不像其他人一樣躲避自己,還掏心窩子地跟自己交流。他內心有了鬆動,民警很快從交談中找到了突破口——從沈某的漁網入手。

進了一趟拘留所,他們卻“因禍得福”

施建東

聯繫好當地派出所協助後,施建東等人立馬動身幫沈某收漁網。

進了一趟拘留所,他們卻“因禍得福”

當天正逢海水漲潮,波高浪急,他們好一番周折,才把漁網收了起來,又把漁網的影像帶回去給沈某看。

從此,沈某開始把施建東當成了知心大哥。施建東從勸說沈某少喝酒,到勸說他組建家庭有長遠的人生規劃,教育他如何做遵紀守法的公民到如何與鄰居相處……沈某終於敞開了心扉。

等到沈某離開拘留所時,他已判若兩人,並一再向民警表態,要改過自新。

沈某的轉變讓民警很欣慰,但他們知道,對沈某做的工作不能就此結束,他們繼續從生活和工作上幫助他,幫他一起整理家務,幫他聯繫相關部門辦理低保,為他捐款資助……

村裡的鄉親們都說,沈某像換了個人。


常山縣拘留所:八年的怨氣得以消弭

2010年9月8日凌晨3點左右,浙江省常山縣的鄭某等三人來到一條幽暗的小巷內,為幫朋友討賭債“助陣”。

丁某恰好路過此處,見此情景,為欠債方打抱不平的他和鄭某等人扭打在一起。

學過擒拿格鬥的丁某以一敵三不在話下,見情況不妙,鄭某揮起了手中的菜刀。丁某下意識地抬起手阻擋,整隻手被生生砍了下來,頓時血流如注……

鄭某等人嚇得飛速逃離了現場。

丁某的一隻手就這樣被互不認識、從無過節的鄭某揮刀砍掉。禍不單行,因為醫生大意接錯了肌腱,丁某的手掌雖然被接了回去,但痊癒的希望卻因此斷送。

丁某的噩夢就此開始:行兇的鄭某在監獄服刑,法院判鄭某付的9萬元賠償款無處可追,高額的醫療費用讓他花光了積蓄,他因此妻離子散,人生一落千丈。

丁某無時無刻不在等鄭某刑滿釋放。就在他終於等到這一天時,鄭某卻又因尋釁滋事坐了牢。

2017年11月22日,丁某終於等到了鄭某第二次出獄,他立刻向法院申請執行。2018年1月14日,鄭某被司法拘留15日。

進了一趟拘留所,他們卻“因禍得福”

鄭某因第三次羈押而心懷不滿,丁某則因殘疾又拿不到賠償款而心懷仇恨。民警依經驗判斷,這種情況如果處理不好,雙方矛盾很可能升級。

於是,常山縣拘留所迅速啟動了矛盾調解機制,決定先了解雙方的思想和意願,再抓住時機打開心結。

在與鄭某的交談中民警瞭解到,鄭某想給丁某賠錢,但有心無力:父母年事已高,自己剛娶妻生子,一時拿不出9萬元。

基於此,民警建議他分期付款,鄭某表示贊同。

然而對於鄭某分期付款的表態,恨不得手撕對方的丁某並不接受,他要求鄭某必須將賠償款一次性給清,否則等鄭某出來後就與他同歸於盡。

進了一趟拘留所,他們卻“因禍得福”

第一次調解失敗後,常山縣拘留所決定嘗試讓雙方通過視頻通話的方式進行遠程調解。

第一次視頻通話,丁某積壓心頭七八年的仇恨在看到鄭某時瞬間爆發,對其破口大罵。

雖然此次調解還是沒成功,但民警卻巧妙地讓丁某盡情宣洩了積壓多年的情緒。
等到丁某發洩完,常山縣拘留所的俞寒冰所長向丁某分析了當下的利害關係:分期付款好歹能拿到一部分錢,希望他能給鄭某一次改正的機會。

丁某發洩完後也冷靜下來,權衡利弊之後,他勉強答應再與鄭某視頻溝通一次。

進了一趟拘留所,他們卻“因禍得福”

鄭某在視頻中看到丁某可怕的傷疤,想到自己這些年的鐵窗生涯,心頭五味雜陳,懊悔不已,突然對著視頻當場給丁某跪了下去。

那一刻,鄭某的行為讓大家看到了他發自內心的懺悔,也感動了丁某。

就這樣,雙方達成了還款協議,鄭某當場付3萬元現金,並承諾在三年之內還清餘款及利息。

這樁延續近八年、積怨深重的舊案在常山縣拘留所以化干戈為玉帛收場。當事雙方一方怨氣得以消弭,一方在懺悔中得到救贖。

餘杭區拘留所:民警的特別工作室

2014年,小衛的父親因公司急需資金週轉,找到了有著幾十年交情的金老闆借了330萬元,兒子小衛和朋友馮某作為擔保人。

雖然錢借到了,但公司最終還是倒閉了,小衛的父親也因罪獲刑。債權人金老闆一紙訴狀將沒有履行擔保責任的小衛告上法庭。

小衛因此被判15天的司法懲戒。2019年1月10日,小衛被戴上手銬,送進餘杭區拘留所。

進了一趟拘留所,他們卻“因禍得福”

第一次進拘留所,小衛心裡很害怕。不過此時,還有另一件事情更讓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管教民警唐金高看出了小衛有心事,就把小衛叫到自己的特別工作室——唐氏理髮室。

這個理髮室於2015年9月設立,在這裡,老唐用早年在部隊學的理髮手藝,在為被拘留人提供理髮服務的同時,也由此打開他們的心扉。

進了一趟拘留所,他們卻“因禍得福”

在“唐氏理髮室”,老唐弄明白了小衛的心事。

原來,1月23日原本是小衛要結婚的日子,但他的釋放時間卻是25日。這樣一來,他與未婚妻的婚事就被耽誤了。

瞭解並核實情況後,老唐立即聯繫了法院承辦該案的沈法官。

承辦法官建議,最好爭取與申請人達成還款協議,提前解除對小衛的拘留。然而,小衛被拘留前沒有穩定收入,根本拿不出來330萬元。

此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小衛的未婚妻小俞的父母得知情況後想悔婚,小俞的父親還給女兒下了最後通牒:

如果繼續跟小衛在一起,就不承認她這個女兒。

已經相愛四五年、感情很深的小俞和小衛都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老唐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當天下午他就聯繫了沈法官、申請人金老闆以及小衛的母親、舅舅等家人,來到拘留所矛盾調解室協商。

進了一趟拘留所,他們卻“因禍得福”

債權人金老闆要擔保人小衛至少承擔330萬元債務中的150萬,而小衛及其家人則表示最多隻能承擔50萬元,並且要分期付款。

雙方各不退讓,調解無果而終,小衛的情緒很是低落。

老唐跟小衛分析現狀,讓小衛跟未婚妻商量推遲婚期。但小俞表示父母原本就對出現在小衛身上的債務極為不滿,對此根本不予考慮。

為了讓小衛振奮精神,老唐和其他民警們又去找小衛談心,鼓勵小衛無論對債務還是感情,都要勇於承擔責任。

在民警們的教育和鼓勵下,小衛決心振作起來,為自己和小俞的這份真愛再努力一把。

他拜託老唐和他一起打電話做母親的思想工作,讓她再次與債權人金老闆協商,並想想其他辦法籌款。

當天晚上,小衛的媽媽找到了金老闆協商,還做出了下跪的驚人舉動,讓金老闆心生動容;同時,老唐也不遺餘力地對金老闆進行思想工作。

最終,雙方達成小衛一家能力之內的還款協議:還款80萬元,先一次性還18萬,餘款兩年內還清,矛盾圓滿解決。

1月28日上午,舉行完婚禮的小衛,帶著錦旗和喜糖來到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拘留所,再次對老唐和拘留所民警表示了感謝……

拘留所是執法環節的“最後一公里”,過去,拘留所的工作是“一看二守三送走”,如今,浙江作為楓橋經驗發源地,在公安部和省公安廳部署下,全省79個拘留所都開展了矛盾化解工作。

化解一起糾紛,消除一處隱患,增添一份和諧。拘留所的民警兢兢業業,以心換心,用汗水和智慧化解矛盾,為社會排除一個個不易被察覺的暗流險灘,為百姓平安、社會穩定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