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琴散文:幽蘭性高潔,總不負春光

周月琴散文:幽蘭性高潔,總不負春光

自古以來,蘭花被人們視為品性高潔的象徵。女子以蘭為名,詩人以蘭喻志,畫家以蘭揮毫,小資以蘭怡情。蘭花的清雅而不自傲,低調而不媚俗的品質早已深入人心。"千古幽貞是此花,不求聞達只煙霞。""我愛幽蘭異眾芳,不將顏色媚春陽。"

春節期間,我去朋友家拜年。一進家門,一股馨香撲鼻而來,不用說是蘭花開了。我們徑直來到陽臺,只見地上、窗臺上、架子上擺滿了盆栽蘭花.我一眼就看見一盆盛開的春蘭,花瓣晶瑩剔透,花朵挨挨擠擠,像一群快樂的天使振翅欲飛。

我俯下身深深吸一口,花香清幽,沁人心脾。我一數,哇,竟有24支花!真是難得一見!我驚呼,朋友們都圍攏來,主人也笑盈盈地走過來說:她可是我們家的吉祥花!看我們一臉疑惑,她接著說:你們看這盆蘭花的葉子不一樣吧,我是試著把下山草和大棚草栽到了一起,沒想到它們竟能和睦相處、共生共榮。

頭幾年花開得少,但到第四年竟開了12朵,應了一年12個月,而今年更奇了,竟開了24朵,又應了一年24個節令之吉兆。主人說得神采飛揚,我們也嘖嘖稱奇。她索性丟下手頭的活兒跟我們如數家珍:你們再來看看這盆蘭花,是我去年從垃圾桶裡拾回的,當時葉子已經枯萎,只剩幾莖草尚有點綠色,回來後,我給它修根剪葉,栽倒盆中,沒想到它當年就長出了新葉,更讓人我想不到的是,今年春節它竟然開花了,而且是稀有的品種。我仔細一看,果然不同凡響,普通的春蘭是五瓣一舌,而這棵蘭花卻是七瓣兩舌,如同一張美麗的笑臉,在寬寬的葉子襯托下嬌美可人。

就在我意猶未盡之時。主人又領我們來到另一盆蘭花前,只見這盆蘭花的葉子又細又長,舒展著,如同仙女的飄帶,幾片剛剛長出的新葉夾在其間顯得格外翠亮,好像一掐就會擠出水來似的。你覺得它弱不禁風,但它向上挺拔的樣子卻顯得那麼倔強和有生命力!“這棵蘭花也是我撿回來的,當時草已發黃,也以為是普通的春蘭,誰知當年九月就開花了,還是株蕙蘭。”主人得意之色溢於言表,一臉的幸福滿足。我們也被感染了,既陶醉於蘭花的靜美,又佩服養蘭人的手藝。我彷彿聞到這株蕙蘭的馨香,看到它婀娜的姿態。我想,棄蘭者視其為敝帚,愛蘭者待之如珍寶,這株蕙蘭有此歸宿該是多麼令人感慨!

今年春夏之交,偶然一次機會,讓我邂逅了一場蘭花盛宴!各種各樣的蘭花競相開放:"蝴蝶"翩翩,"舞女"婆娑,"安吉"如嬰;飛鴨蘭、天使蘭、白鷺蘭形態逼真,美輪美奐。我從未見過諸多形態各異、綽約多姿的蘭花,我感慨大自然的神奇,更佩服育蘭人的別具匠心。然而這些奼紫嫣紅、富麗絢爛的洋蘭固然美麗,而我更鐘情於風姿高雅、花容清秀、花香清幽如謙謙君子的國蘭.“幽蘭生山谷,本自無人識。只為馨香重,求者遍山偶。”

周月琴散文:幽蘭性高潔,總不負春光

飯桌上,我們的話題依然是蘭花。朋友告訴我,她每年清明節回鄉下都要裝一些適合蘭花生長的土回來,再拌些餅肥漚一段時間放到陽光下曬乾,以備蘭花換盆時使用。家中幾十盆蘭花,冬天搬到南陽臺,夏天搬到北陽臺。添土、施肥、治蟲、修剪,精心照料。都說盆栽的蘭花不易開,而她家的蘭花盆盆開、年年開!原來,每一朵花開的背後都有養花人的精心付出!臨別之時,主人看我那麼喜歡蘭花,於是就慷慨地送我一盆,但她反覆叮囑我:樓房養花比不得在地上養,不用心是不行的。任何植物都需要接受陽光和雨露,要記得給蘭草換土,土質也有講究。澆水、施肥都要適時適度,不是想起來才去做……殷殷囑託猶如送別待嫁的閨女。她小心地把蘭花放到我手上,並讓我有什麼問題及時給她打電話,我覺得我搬在手中的不是蘭花,而是育蘭人的一份重託,頓時覺得好沉好沉。

多年前,我也曾養了一盆蘭花。那是一盆普通的春蘭,是我親手從山澗中挖回來的,雖比不得墨蘭的清雅,寒蘭的飄逸,惠蘭的名貴,但這山野的春蘭花開也輕靈且香氣悠遠。古詩云:"春到蘭芽分外長,不隨紅葉自低昂。梅花謝後知誰繼,付與幽花接續香。”但慚愧的是這盆蘭花在我家只開過一次,後來面黃肌瘦、精神萎頓,葉片只剩瘦瘦的幾片。雖住所幾經搬遷,丟棄的物件很多,但這盆蘭花我怎麼也捨不得丟。從朋友家回來後,我按她教的方法給這盆蘭花重新修剪、施肥、換盆,夜晚將它搬到陽臺外,接受甘露滋潤;白天陽光強烈就把它搬到蔭涼處;閒暇時梳理它纖細的枝葉......

功夫不負有心人,盛夏時節,我驚喜地發現白瓷花盆裡的蘭花竟抽出了十枝新芽,尖尖的葉子直愣愣向上,嫩綠嫩綠、蓬蓬勃勃,真叫人喜不自禁!我心中期盼,明年開春,這盆蘭花定會"婀娜花姿碧葉長,不負春光不負卿!”

周月琴散文:幽蘭性高潔,總不負春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