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鬧市低調房子,歷經600年屢毀屢建,如今再修復陝西人都來逛


跟著歷史去旅行 第168站:陝西西安 都城隍廟!

作為千年古都的西安,散落在城市各處的文物古蹟實在是太多了,每次來西安旅遊,可以說可以遊覽的地方都不會重複。今天,青椒君就來介紹一處西安老城之內的低調古建:都城隍廟。

西安都城隍廟就位於西大街的鼓樓附近,是西安市內僅存的兩座道觀之一和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隍作為我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都是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的,是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西安都城隍廟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原址在東門內九曜街,在明宣德八年移建現址,是當時中國的三大城隍廟之一,與北京、南京城隍廟齊名,統轄西北數省的城隍,所以被稱為“都城隍廟”。

清代時都城隍廟曾多次重建,規模宏大,分廟院和道院兩大部分。主要建築有大門、玉皇閣、樂舞樓、牌樓、大殿、道舍、廂房等,後大多被毀,現僅存有清雍正元年(1723年)重修地大殿一座,斗拱出簷,雄偉壯觀。

後來這裡還一度成為小商品市場,直到新世紀才重新大規模修繕,恢復了巍峨壯觀的都城隍廟大牌樓和山門,牌樓正面大匾上書四個貼金大字“都城隍廟”,背面則書寫著四個貼金大字“你來了麼”,這八個字均選自顏真卿的真跡楷書。

穿過這座壯觀的大牌樓,經過一條狹長的商業街,就是文昌閣和財神殿,然後才是都城隍廟的主體建築:儀門、忠孝祠、戲樓、木牌坊、大殿、火神廟、聖母殿、寢殿,還有廂房和配殿等建築。

乘車:乘坐公交23路、31路在廣濟街站下車即可到達。門票:免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