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考察學習先進經驗 再添措施確保項目落地——澄城縣多舉措推動加快高質量發展大會成果轉化

外出考察學習先進經驗 再添措施確保項目落地

——澄城縣多舉措推動加快高質量發展大會成果轉化

渭南日報 記者 韓樂 通訊員 王怡蘅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持續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連日來,澄城縣採取系列舉措推動加快高質量發展大會成果轉化,積極在幹部群眾中凝聚“謀求高質量,建設新澄城”的強大合力。

10月30日至31日,澄城縣召開加快高質量發展大會,邀請國內知名專家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把脈問診、出謀劃策。大會共簽約項目76個,總投資556.8億元,涵蓋產業發展、城市建設、文化旅遊、生態修復、民生工程等多個領域。此次大會所簽約的項目數和投資額創近年來澄城縣招商引資之最。

11月8日至10日,澄城縣黨政代表團利用週末時間先後深入富平縣,寶雞市眉縣、陳倉區及寶雞高新區學習考察。縣級四大班子領導,部分部門及各鎮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考察團一行先後來到富平前海智能項目、溫泉河溼地公園項目、眉縣(國家級)獼猴桃會展中心、興洲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農夫山泉太白山生產線、陳倉區奧瑞金包裝有限公司、機器人智能製造產業園、綠豐源現代農業園區、寶雞高新區宏運海河灣等20餘個項目建設和企業生產現場,實地考察學習兄弟縣(市、區)在脫貧攻堅、城市規劃建設、產業轉型升級、文化旅遊發展、項目建設等方面的工作新理念、新舉措。

一路走來,邊看邊學,邊議邊思。結合主題教育檢視問題,考察團成員一致認為,總量偏小、項目不足、結構不優、幹部思想不解放是澄城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大家一致表示,這次考察既學到了經驗、開闊了視野、開拓了思路,又看到了差距、感到了壓力、鼓舞了幹勁。在今後工作中,要認真學習借鑑各兄弟縣(市、區)的先進經驗和做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奮鬥、苦幹實幹,切實增強追趕超越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進一步解放思想,狠抓落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不抓項目我們別無選擇,要深化思想認識,把項目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來抓”——11日上午,縣委、縣政府召開加快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結合總結此次學習考察,對全縣加快高質量發展大會簽約項目落地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安排。

會議指出,從比較中看差距,從經驗中受啟迪,從思考中謀發展。要通過此次學習考察,進一步增強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要堅持“行動至上、項目為王”理念,精準策劃、實施一批引領性、帶動性、支撐性強的大項目、好項目,補齊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努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要把項目建設作為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抓手,切實解決廣大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推動縣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要通過推行縣級領導包聯簽約項目制度,強力推進加快高質量發展大會簽約項目早落地、早開工。

會上印發了《澄城縣加快高質量發展大會簽約項目包聯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指出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樹立強烈的效率意識,迅速行動、主動對接,確保簽約不是一簽了之、束之高閣。《方案》指出要由工業、農業、文旅、住建四個板塊的縣委、縣政府分管、聯繫領導負責,對各自板塊簽約的項目進行全面梳理、綜合研判、分類推進。所有縣級包聯領導要每週召開項目落實會,四個板塊牽頭領導每半個月召開項目落地推進會,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每月聽取項目工作彙報,同時由縣紀委牽頭,抓好項目進展工作督查,確保儘快將協議轉化為合同,將合同轉化為落地。同時成立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簽約項目落地工作推進領導小組,全力以赴為項目建設清障護航。

澄城縣委強調,要堅定發展信念,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執政第一要務,作為主題教育和脫貧攻堅破題的關鍵路徑。全縣上下要把補短板、強弱項、抓落實作為當務之急,圍繞簽約項目,切實抓好落實落地。要發揮比較優勢,堅持項目為王,精準把握政策導向,緊盯“兩個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吸引更多高端優質項目落戶。要持續優化環境,著力打造宜商、宜居、宜業環境,為加快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和支撐。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到精力盡可能地向民生集中、財力盡可能地向民生投放、政策儘可能地向民生傾斜。要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執行能力,強化責任擔當,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交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滿意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