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的力量背後,是一個人的見識和格局

思維一旦固化,一旦拒絕輸入,隨著年歲的增長,人也就停止進步了。所謂的外在事物其實都是我們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而一個人相信什麼,他未來的人生就會靠近什麼。

今天的文章不算長,希望大家都能靜下心來讀一讀,相信能帶給你新的思考。

我們身邊總有不少這樣的人:質疑一切成功,懷疑一切美好。

“他成功,還不是有個有錢的爹。”

“上次加薪是她,這次升職是她,一定有背景。

“他兒子讀了北京四中,不知道送了多少錢。”

……

王朔的《知道分子》出版後,曾有一段內心剖析: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對社會上一切的事情,非要往最下三濫的地方想才安心。

彷彿只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所有的預想都正確。

才能為自己總是“遭冷遇”“不成功”“生活在底層”找到合理開脫……

從而也證明了自己機智過人,總有一雙洞悉世事的眼睛。

1、你相信什麼,就會看見什麼

讀過心理學家麥基寫的《可怕的錯覺》,我才明白了這個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

麥基在研究很多人的經歷後,提出了一個概念: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

當一個人內心充滿某種情緒時,心裡就會帶上強烈的個人偏好暗示,繼而會導致主體從客體中去佐證。

“喜歡某個人或事物的時候,我們的心靈會讓自己在現實中搜尋印證。

然後再用這些似是而非的印證,來佐證自己的心理預期,最終形成一種‘真是如此’心理定勢。

若是憤怒、仇恨或是懷疑時,我們又會不斷尋找材料來強化自己的臆想,在偏執於憤怒、仇恨的情緒裡,讓暫時壓抑的情緒感得以宣洩。”

也就是說:

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們選擇看到的樣子。

你相信什麼,你就能看到什麼。

你相信潛規則,就會發現無數潛規則;

你相信不公平,就會發現無數不公平;

而你相信努力,就會發現努力真有回報;

你相信美好,就會發現生活處處有美好。

2、你相信什麼,未來的人生就會靠近什麼

麥基還發現:一個人相信什麼,他未來的人生就會靠近什麼。

“人的一生正如他天天中所想的那樣,你怎麼想,你怎麼期待,你就有怎樣的人生。”

​琢磨這句話,發現現實生活還真是如此。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寫過一篇《相信奮鬥的力量》,文中講了他一段經歷。


高中時,他的老師對全班同學說:

你們在座的,沒有一個能考上大學,以後一定都是農民。”

很多同學就這樣相信了。不是中途退學,就是考一次就放棄了。

但是俞敏洪不相信階層會永遠固化。

他只相信努力和奮鬥終會有回報,所以考了一次不成,就考第二次,不行就考第三次……

最後終於考進北大,人生從此改變。

的確。

這個世界,一個人相信什麼,他未來的人生就會靠近什麼。

你相信什麼,才能看見什麼;你看見什麼,才能擁抱什麼;你擁抱什麼,才能成為什麼。


3、懷疑一切,往往就會失去一切

人民日報副總編盧新寧,曾受母校之邀,回北大做了一個演講。

演講中,她說了一段發自肺腑的話: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們已經不再相信。

不相信規則能戰勝潛規則,不相信學場有別於官場,不相信學術不等於權術,不相信風骨遠勝於媚骨……”

“懷疑一切往往就會失去一切。”這不是唱高調,而是真心話。

很喜歡顧城的一首詩:

“你不願意種花。

你說,我不願看見它,一點點凋落。

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我們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往往不是因為不夠聰明。

而是因為我們不再相信,因為不再相信,而避免了一切美好的開始。

相信的力量背後,是一個人的見識和格局

駿一孵化器2005年創建,致力於為創新型科技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的企業孵化服務,形成了涵蓋“眾創空間---孵化器---產業園”的雙創空間整體佈局。提供辦公空間、知識產權,工商註冊、財稅代理、人事代理、政策諮詢、法律諮詢、投融併購等一站式創業服務;目前孵化器現有在孵企業2000餘家,累計服務企業超過4000家,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0餘家;駿一孵化器幫助中小微企業快速發展壯大,是創業公司的最佳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