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成國內最大光學顯微鏡生產基地 八成光學顯微鏡寧波產

中國寧波網訊 昨日,第33屆ISO/TC172/SC5顯微鏡和內窺鏡國際標準化會議在寧波舉辦。本次會議上傳出信息,寧波光學顯微鏡產量佔到了全國的80%以上,寧波成為國內最大的光學顯微鏡生產基地。

光學電子產業是我市重點培育的“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之一,具有科技含量高、製造精度要求高等特點。經過近10年的發展,寧波光學電子產業已經具備一定的規模優勢和技術優勢。2018年,寧波42家規模以上光學電子企業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54億元,同比增長15.1%。其中光學顯微鏡相關企業達到30家,形成了從機械、電子等基礎材料到設計、加工、集成的完整產業鏈,湧現了永新光學、舜宇集團等龍頭企業。永新光學還主導制定了光學顯微鏡國際標準ISO9345,成為該領域首個由中國企業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2018年,寧波企業生產了約200萬臺光學顯微鏡,佔到全國的80%;產值達到25億元以上,佔全國的70%左右。

儘管寧波的光學顯微鏡產量大,但產品檔次有待提高。中國顯微鏡標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寧波永新光學總經理毛磊告訴記者,國產光學顯微鏡主要以教學和科普類為主,用於研究級別的顯微鏡並不多,產品技術水平和附加值均不高。如一臺教學顯微鏡的售價約為1000元人民幣,而研究類顯微鏡的售價在30萬元人民幣左右,差距一目瞭然。目前高端的實驗室顯微鏡和研究級顯微鏡基本上被德國、日本等國外企業所壟斷。國產光學顯微鏡的技術水平與國外領先企業的差距在10年左右。

“顯微鏡和內窺鏡的全球市場規模有300億美元左右,目前中國企業的市場佔有率還不到1/10。”毛磊表示,在高端顯微鏡領域,永新、舜宇等寧波龍頭企業都在發力,加大研發力度,加快追趕步伐。目前用於生命科學和生物醫藥研究的“共焦顯微鏡”已有企業研發成功,並實現小批量生產。該類高端顯微鏡的市場售價可達150萬元人民幣。

中國顯微鏡標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莊松林院士在寧波設有院士工作站,每年都會來寧波與相關企業進行交流、指導。他表示,近10年來他一直很重視寧波光學顯微鏡產業的發展,寧波是中國光學顯微鏡最大最具實力的產業基地,不管是產業製造能力還是產業鏈整體水平都有明顯的優勢,也具有技術升級的空間,假以時日,寧波有望成為光學顯微鏡產業高質量製造的代表性基地。寧波晚報記者王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